88读书网 > 重生花样人生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咖啡
    唐溪通知郁瑾若去拿奖学金的时候,她正在向黄源涛请教做视频和画图方面的问题。

    黄源涛现在课程不多,有闲暇时间也在找实习单位准备实习。之前也有机会随便进一家公司,干一段时间也能给盖章。但他还是想趁着秋招那段时间找个合适的全职的实习单位,说不定未来还能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而不是为了实习盖章而随便将就。

    许文娟工科技术员出身,后来换工作干了文职,会的都是word、ecxel、ppt中最常用的一些功能,很多办公软件中更多的实用功能从来没用过,甚至都不知道。这次因为要剪视频,她下载了视频剪辑软件,倒是让她想多掌握一些实用的操作。

    郁瑾若也是上次要考二级向黄源涛和计算机社团的人请教后才知道,原来她以前以为计算机专业的人办公软件玩得溜、软件硬件都会搞、会修电脑会装电脑都是错误的观念。现在她想多会一些办公软件的功能、会简单弄视频、会简单画图,就先到图书馆去借几本书看看,实在有不了解的地方,才会问问黄源涛懂不懂。也亏得他可能以前也被人问多了专业以外的问题,在计算机社团的时候也帮其他专业的同学处理过不少匪夷所思的奇葩难题,所以郁瑾若有些不懂的地方他也能帮忙解决。

    郁瑾若拿到的是一等奖学金,足有5000元。不过经过漫长的等待,申请时的畅想和公示时的激动,都已经消失。平平淡淡的接过后随手放进书包里,没有太多的情绪,毕竟她也是拿过稿费的人,这点钱还不算多。这一表现倒让唐溪以为她淡泊金钱名利,有大将风范。不得不说,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奖学金怎么花?大部分的人都有个常规操作,必须请宿舍里的人搓一顿,有些交际广的人,还会请其他朋友、社团的人吃饭。不过郁瑾若要这么做的话,这些钱也剩不下多少,但又不能不做任何表示。她不需要用奖学金来交学费或是改善生活条件,假如当做若无其事,肯定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不过,回到宿舍感受到冷冷清清的气氛,郁瑾若提不起请她们吃饭的兴致。

    想了一个晚上,郁瑾若在第二天午饭后,去学校的超市买了两大袋零食,一袋给王小慧,让她分给宿舍里的人,另一袋拿到学生会和团委办公室,每个部门分一点,多少是个心意。英语和法语社团那边,她也买了给朱媛媛和罗婷婷,让她们帮忙分一下。唐溪、陆红、谢振毅、杨琪,以及班里的几个班委等人,自然也没拉下。倒是程瑞,也拿到了二等奖学金,所以他和赵奇峰都没让她请客,平时他们都是吃她的多,这次不想再花她的奖学金。

    用了三天时间,才把这件事解决,郁瑾若把没用完的奖学金存到卡里,头疼的感叹,好人缘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

    这个月的零花钱涨了,加上原来的存款和刚刚存进去的,里面的余额有3万多。郁瑾若看着这么多钱,决定抽空去一趟证券交易所。这次出去玩,买回来的衣服鞋帽和日用品,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前几个月买的书也够她看个半年以上,除非有突发状况,最近一两个月内肯定不会有大额的支出。郁瑾若买的几支股票有涨有跌,但综合下来还是赚的,即使没有别人那样赚得盆满钵满,也比存银行的利息多不少。考虑过即使以后还是有很大的赔本风险,郁瑾若还是咬咬牙想将多余的零花钱投入股市,毕竟她现在的抗风险能力远比以前有工作的许文娟还高很多。

    周三上午第五节没有课,郁瑾若在上完第四节课以后就急忙往校门口去。到校外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证券交易所。不远处,马琴琴也正在拦车,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话,别过头只顾自己的事情。

    到了证券交易所,卡着上午营业时间结束前的剩余十几分钟,郁瑾若抛了一支跌得比较厉害的股票,再加上卡里的3万元,凭着为数不多的记忆中,好像有点发展前景的印象,买了一支新股。这样,卡里还有800多元的余额,应该也够用一段时间,没有大的支出的话,坚持到下个月肯定没有问题。

    鉴于刚刚有一大笔支出,以及卡里剩下不到4位数的余额,郁瑾若决定中午吃顿便宜点的。没去吃汉堡、牛排,只用一碗酸菜牛杂米线解决了午饭。

    毫不淑女的摸了摸吃撑的肚子,郁瑾若用纸巾掩住口鼻,打了个饱嗝。吃饱喝足,回去继续学习。她还要去找李老师借钥匙,到音乐教室练琴呢。两个老师花了不少时间指点她,自己也几乎天天在练,这段时间进步不小,他们都说,照这么练下去,银牌肯定能拿到,说不定还能冲击一下金牌。

    郁瑾若心知肚明,金牌很悬。几百名参赛者,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天赋,中间还停练了几年,能拿个银牌不错了,想拿金牌还是少做白日梦吧。

    经过一家星巴克,郁瑾若迟疑了一会儿,毅然推开门进去。这样高档、洋气的地方,许文娟是绝对不会进去的,即使消费得起,她也觉得这不是自己可以来的地方。就像诚品、王品,偶遇去一次不会让她伤筋动骨,但是她会觉得不合适。文化市场不能买书吗?能打折,有优惠,为什么非要买原价书呢,如果感兴趣,可以到里面翻看,不一定要买。如果要吃牛排,必胜客、豪客来这样的地方也有,对于吃惯中餐,偶尔换换口味的她来说,这些地方更平民,更经济实惠。所以,要喝咖啡,买盒咖啡自己回去冲调不可以吗?或者小资一点,到街边的咖啡店去奢侈一回,也能满足一下想当个时尚洋气人士的幻想。

    许文娟这样卑微、怯懦、羡慕白领阶层的心态,源于经济不够充裕造成的底气不足和长期的心理失衡,这不是简单的调节和心理舒缓就能调整得过来的。哪怕成为郁瑾若,一个在别人眼中的样样出色,几乎完美的人,也有不少许文娟带给她的心理问题,包括至今还存在的不自信、敏感、容易情绪化、对人有强烈的戒备心理,以及隐藏的讨好型人格。即使是已经努力在改变自己要变得和前世不一样,很多深入骨子里的东西仍然存在。

    成为郁瑾若以后,她在努力让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和许文娟相反的选择,让自己更勇敢、更阳光、更努力,也更义无反顾。

    这是郁瑾若第一次,也是两辈子第一次来星巴克,却没有任何胆怯、畏缩的心态。热情的服务员立刻打招呼询问要什么。郁瑾若想喝□□少点的咖啡,服务员就推荐她和拿铁。郁瑾若对咖啡其实并不是那么一无所知,只是第一次到这样的全球连锁店,难免会希望听到更专业的建议。刚刚的酸菜牛杂米线,使得她现在嘴里还有热辣感,口腔中还残存着酸菜的味道,现在迫切想消除这些异味。比较了一下,她选择了冰拿铁,还在服务员询问建议下,选择了去冰,凉而不冰的口感应该正是她现在需要的。

    付了钱,等待咖啡的空档,李老师打电话过来了。电话中,询问她今天怎么还不去拿钥匙。

    郁瑾若看了眼手机,才发现时间比往常去李老师办公室的时间超过了10来分钟,估计是她看到自己还没有过去,以为今天不去练琴,所以打电话过来问问。

    郁瑾若连忙道歉,只说出来办事,刚刚吃过午饭,还没有回到学校,今天要晚点才能去她办公室。

    李老师知道后,笑着让她不要着急,等下她在音乐教室等郁瑾若过去。

    郁瑾若一边道谢,一边在看到服务员为自己打包咖啡后灵光一闪,忙问李老师喜欢喝什么口味的咖啡,等下她带一杯过去。

    李老师哪里好意思喝学生送的咖啡,忙说不用。

    郁瑾若现在也有经验了,只说自己拿到奖学金,请老师喝杯咖啡,如果李老师不说,自己就随便带一杯回去,不过合不合口味就很难保证了。

    李老师闻言 ,只得说自己要一杯热摩卡。

    等郁瑾若拿着两杯打包的咖啡气喘吁吁的跑到音乐教室时,里面除了李老师,居然还有一个人,潘华。

    “你这孩子,那么客气干什么?这杯咖啡多少钱?我给你。”李老师嗔怪道。

    郁瑾若边把咖啡递给她,边说:“我不是说了嘛,之前拿奖学金了,所以想请你喝咖啡。这杯还是我请你,最近一直要麻烦你借我钥匙和指点我练琴,如果有演出需要,以后还要借钢琴或是古筝,打扰你的机会多着呢。”

    李老师原想说,郁瑾若上个星期还送了一个dior的3瓶小样香水套装给她,用的也是借钥匙、指点练琴和借乐器的理由。只是看到旁边的潘华,到底没有说出口。郁瑾若送给李老师的香水是在机场免税店买的,虽然价格不贵,但难得合她心意又有意义,被郁瑾若用差不多的理由说服收下后,李老师特别喜欢,隔三差五就拿出来要喷一次。

    郁瑾若见李老师不再拒绝,又转头对潘华说:“抱歉,我不知道你在这里,没有准备你的,这杯我已经喝过,不方便给你。”

    潘华忙说:“没关系,本来我就是经过,看见你过来打个招呼的。”

    李老师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个男生之前可是说,有事特意来找郁瑾若的。不过她再瞟了两眼潘华看郁瑾若的眼神,立刻明白怎么回事,笑而不语的低头喝咖啡。

    郁瑾若也听出了他逻辑中的问题,只是没想追问,拿出冰拿铁喝了两口咖啡缓解一下口渴,才拿出谱子开始练习。

    整曲的大问题没有,一些细节问题和节奏处理的错误经过两个老师的多次指点也基本上全部改掉,只是整体的流畅度和情感处理,还是不够细腻。这不是一两天或是一段时间的练习能完全解决的,更多的是需要高水平的弹奏能力和对曲子的领悟。郁瑾若弹得再好,也只是在业余选手中处于上游水平而已,在专业人士眼里还是问题一堆。

    一进入教学状态,郁瑾若和李老师都有些忘我,旁若无人的一个人沉浸在弹奏中,另一个人专心挑毛病找问题。当几遍下来,郁瑾若记着各种要点的谱子上又多了两处备注时,她的闹钟响了,提醒她要赶去下一个教室上课。

    这时潘华才恍若惊醒般想起来,自己下午也有课,而且书还在宿舍里。急忙打电话到宿舍,让舍友帮他拿到教室。

    李老师锁了门,将钥匙递给郁瑾若:“我明天开始请两天假,要下周一才会回来,钥匙就放在你那里,想练习的时候就自己过来。只是,你一定要在离开前检查门窗和照明是否都已经关闭,钥匙也必须保存好,不能弄丢了。”

    郁瑾若明白李老师把钥匙给她,其实有些不符合学校规定,只是“民不举官不究”,只要不出事,就无伤大雅。她自觉的将钥匙放到包的内袋中,把拉链拉紧,朝李老师比了个“ok”的手势。

    即使要赶着去上课,潘华也跟在郁瑾若后面,不急不慢的骑着捷安特,没有想超过的意思。

    郁瑾若看了他两眼,抿了抿嘴,最终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只是加快了骑自行车的脚步,反正两人不是在同一幢教学楼上课,早晚要分开走的。

    果然到了岔路口,潘华依依不舍的说:“小郁,那我先去上课啦。”

    郁瑾若点点头,猛踩一脚,一句“再见”抛在身后。

    晚上,郁瑾若照例提前到了罗老师家。罗老师在上的课还没有结束。帮郁瑾若开门的是罗老师的亲戚,那个小男孩的妈妈。两人也是见过几次面,所以笑笑以后两人回到各自常待的老位子。男孩的妈妈继续坐到旁边记笔记,郁瑾若则坐在一边背《离骚》。高中时背的是节选,现在要背全文,而且从专业角度来讲,最好还需要能全部理解。

    遇见过几次以后,郁瑾若知道了小男孩叫肖潇,他的妈妈是罗老师的表妹,而他是个自闭症儿童。

    郁瑾若两辈子第一次遇到自闭症儿童,以前只在影视剧里看到过。几次见面,只觉得他比平常的孩子更加孤僻、不与人交流、从不说话外,没有发现其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倒是在练琴时,显得比一般孩子反应更少,面对弹奏中的问题,改正更困难。

    每次肖潇弹奏中出现什么问题,他妈妈会详细的记录下来,督促他回去以后练习改正,如果罗老师有重点提醒的地方,也会反复询问清楚后标记清楚,写明怎么弹奏处理。在两人身上,郁瑾若还没看见任何不耐烦和抱怨,两人都是用最真诚的态度来教授肖潇,帮助肖潇。只是郁瑾若从没有听到肖潇说话,也没有见到他有别的反应。

    肖潇下课后,罗老师给郁瑾若上课。他的意见和李老师差不多,也是要求她多练,偏偏这是她现在最缺乏的。郁瑾若觉得如果实在不行,这个周末的两个中午休息时间也利用起来,李老师给了钥匙,她还能抽空去弹一个多小时。

    周四上午第五节也没课,照理说,平时没课的时候都是她自觉的在办公室值班。但黄源涛得知她最近事情比较多,主动提出帮她值几天班。他现在课不多,除了准备简历、找单位实习外,有大把的时间。而且在新一任团委、学生会干部评选出来前,他还是组织部的副部长,仍旧有义务为部门做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坚持为部门值好最后一班岗。

    有了黄源涛的帮忙,郁瑾若总算有时间去图书馆,将一个月前借的书还掉。在里面转悠很久,想借的书实在太多,但她没有太多的时间看,大二有很多要看的书,要背的文章,加上周末的两门心理学课程在这周要同时结束,下下周要考试,肯定要花时间将重点背出来才能去考试。过了周末只有5天时间,那时再看书背书肯定来不及,所以她从这周开始就先背一些,这样才能赶上其他人的进度。叹了口气,她还是就借一本棋谱吧,其他的,等考过2门心理学课再说。

    她在学校没有机会,也找不到人下围棋,原本听说学校有个围棋的社团,打听了一下,也没几个人,关键还和其他的时间冲突,所以就没去。老师让没空或找不到人对弈练习的人,看看棋谱,郁瑾若也只好用这个方法了。比较了一下图书馆几本围棋的棋谱,郁瑾若挑了一本难度适中的。很多要么内容浅显,要么太深奥,不适合她现在的阶段。

    拿着一本棋谱,顺手再拿了一本汪曾祺的《逝水》。多的不借了,先把手头的几本看完再说吧。

    她看到图书馆难度还有零星的几个空位,就准备在这里看会儿书再到食堂去吃饭。要知道,现在准备考研的大四学生几乎霸占了图书馆和大部分自习教室的座位,郁瑾若最近都放弃了在图书馆看书的念头,只找教学楼中高层的自习教室,才能人少点,低层的自习教室都是座无虚席。

    比较了几个空座位的位置,郁瑾若坚定的走到偏僻一点那个座位旁,地方偏经过的人就少,不容易被打扰。她走近以后,才发现那个座位旁边坐着的是隔壁班的袁丽。

    袁丽也发现旁边来了一个人,侧头一看,是郁瑾若。

    两人相视一笑,都没有说话,坐着安安静静的看书。郁瑾若借的两本都没看,搁在一边,从书包里拿出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就着上面的笔记背书。而袁丽手上一本看过一半的萧红的《生死场》,旁边放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郁瑾若悄悄的蠕动嘴唇默背知识点,能背出来的就用铅笔小小的做个记号,然后背下一条。她已经练就了心无旁骛,专心学习的本领,压根没注意到时间的流逝。还是袁丽准备去吃饭,整理完东西,发现郁瑾若还坐着没动,在盯着书本背书,迟疑了一下,才轻轻地推了推她的手臂。

    “嗯?”郁瑾若茫然的抬头看她。

    袁丽用气声小小声的说:“已经过下课时间了,你不去吃饭吗?”

    郁瑾若掏出手机一看,果然已经超过下课时间了。想到现在食堂肯定有一大波人在那里,就有些不想去。

    她朝袁丽笑了笑:“现在食堂肯定人很多,我不想挤来挤去,干脆晚点去吧。反正肚子不怎么饿。”

    袁丽听了她的话,没怎么考虑,也坐下来,说:“那我也晚点吧,刚好这本书看到关键的时候。”

    袁丽坐下来,摊开到刚刚在看的那页。她看见郁瑾若正在手机上设置闹钟,犹豫的靠近郁瑾若,问道:“你借的书,是讲什么的?好看吗?”

    袁丽在图书馆遇见过郁瑾若几次,也看过几本郁瑾若借过的书,发现她虽然口味很杂,各种类型的书都有,但都很好看,很多知识点和观点自己从来不知道,也没有涉及过。所以有时,她也会观察郁瑾若借什么书,然后借回去看。

    郁瑾若大方的把书递给她。

    袁丽对围棋书不感兴趣也看不懂,就马上还给郁瑾若,只将《逝水》的序言翻看起来。

    郁瑾若看她似乎很感兴趣,就道:“喜欢的话,这本书你先拿回去看吧。我这两天都不看。”

    袁丽有些意外道:“可以吗?那我快点看,早点还你。”

    “不着急,我这两天有点事情,最快也要下周末以后才看,你晚点还我也行。”她这两周还是以背书为主,先把心理学的两门课考过。

    袁丽压低嗓音,朝她笑道:“好,那我上大课的时候还你。最多一个星期。”

    袁丽也风闻过郁瑾若宿舍里面闹矛盾的时期,好像还和自己有点关系,而且她也知道很多女生都不喜欢她,背后对她指指点点,所以她从来不凑到她们面前。她发现郁瑾若现在也很少待在宿舍,能见到她的机会不多,不过她们是一个专业的,好几个专业课都会一起上,到时候找机会还给她就行。

    郁瑾若点头,看她低头看书,也继续闷头背书。

    有了闹钟的提醒,郁瑾若没有再忘记吃午饭。避开了最热闹的时间点,食堂还是有不少人,6成的上座率让郁瑾若东张西望,想找个最干净的桌面。

    袁丽是和郁瑾若一起来吃饭的,跟着她后面,发现她一直在找座位,忙对她说:“小郁,左边是不是你们宿舍的刘玉兰?她旁边有两个座位。”

    郁瑾若在她的提醒下看过去,果然是刘玉兰,不过她不是一个人,而是和曹震在一起。两人面对面坐,在说笑着吃饭。

    她果断的走向相反方向:“算了吧。她和男朋友在一起,我们还是不要凑热闹了。”

    袁丽好奇地看了几眼,最终还是跟在郁瑾若身后往另一边走去。

    挑了个相对干净的座位,两人同向而坐,面对刘玉兰他们,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两人。

    郁瑾若赶时间,也没有太多八卦的心态,所以专心吃饭,没有特意关注两人的举动。倒是袁丽,时不时的抬头看看,目光中透露着羡慕。

    刘玉兰和曹震虽然没有像一些比较开放的情侣那样,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但曹震一直在把自己那份中的排骨和刘玉兰喜欢吃的蔬菜用干净的筷子夹给她,刘玉兰也把汤放到曹震顺手的那边,还是时不时递给他纸巾,提醒沾到脏东西的地方。

    就是简简单单小情侣间的动作,袁丽却看得羡慕又难过,她从小知道自己外貌方面很不讨人喜欢,但是渴望有个人喜欢,有个人照顾的心情却一直存在,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人出现。

    心里存着事,吃饭的速度就有点慢,郁瑾若吃完的时候,袁丽的饭菜才吃了一半。

    郁瑾若向她道了个歉,她还要赶着去音乐教室,所以要先离开。袁丽自然不会介意。

    因为前面的耽搁,练琴时间不足40分钟,郁瑾若抓紧时间,一分钟都没有休息,都用来练习。

    晚上到爷爷奶奶家吃过晚饭,练了一个多小时古筝才回学校。郁瑾若在自习教室和宿舍之间犹豫了三秒钟,果断放弃了去自习教室。

    围着操场一口气跑满三千米,郁瑾若感觉自己越来越适应这个距离和节奏,等再多跑一段时间以后,也许还能慢慢加点量。她卖力蹬着自行车往宿舍赶,脑袋中还在计划,争取一年以后,能从五千米起步。

    经过宿舍门口,郁瑾若被黄阿姨叫住,然后给她一个星巴克的袋子,以及一束大红色的玫瑰花。

    郁瑾若看了一眼,应该是11朵:“黄阿姨,是谁给我的?”

    黄阿姨笑得喜气洋洋的,说道:“一个白白净净,个子高高的小伙子,长得很好看。他只说姓潘,没看见你今天去自习教室,就拿到这里来了。”

    黄阿姨对小男生追求到宿舍来,也司空见惯了。只是没听说郁瑾若谈男朋友了啊。

    郁瑾若打开星巴克的袋子,里面是一杯咖啡和一小块包装地很好的蛋糕。也许是跑步能放松心情,难得她没有对此产生反感,只是也绝对不喜欢潘华这样的操作。这些东西放在黄阿姨这里,不知道有多少经过的人看见,又有多少人在背后把这些当做聊天的话题。

    没考虑多久,郁瑾若把花返还给黄阿姨:“阿姨,这花拿回宿舍不合适,就送给你吧。这个袋子我拿走。”

    黄阿姨诧异道:“啊?给我啊?不就是一束花吗?怎么不合适了?”

    她当了多年的舍管,不知道见过多少小姑娘带着花走进走出,别人都恨不得被人看见,只有郁瑾若反而不要。要知道,就算不是喜欢的人送的花,很多女孩子都舍不得丢掉,这么一包花,要花费多少钱啊,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

    “是啊。真的送给你。”郁瑾若干脆的把花放到黄阿姨手里,转头就往楼梯走去。

    “哎,小郁,要是那个男孩子再来,看见花在我这里,我怎么说?”黄阿姨一时反应不过来,急吼吼的问道。

    郁瑾若朝黄阿姨摆摆手,头也没回:“你就说,我不喜欢。”

    至于是不喜欢这束花,还是不喜欢这个人,没有再说。

    东西拿到宿舍,郁瑾若打开后才发现是一杯冰拿铁和一块草莓蛋糕,冰拿铁早就没有了冷意,应该是很久之前买的。她倒没有因为不喜欢潘华今晚的行为而将咖啡和蛋糕直接扔掉,或是给其他人。只是在考虑过了这么久的咖啡还能不能喝?这个点喝咖啡会不会晚上睡不着?又喝咖啡又吃蛋糕的,晚上会不会长胖?

    这些问题没过几秒钟就有了答案。宿舍里除了刘玉兰和艾莲,其他3个人都在,面对王小慧欲言又止的表情和马琴琴、米莉想装作不在意却又时不时瞟过来想八卦的目光,郁瑾若果断打开包装袋,一口咖啡一口蛋糕,花10分钟解决。

    把空杯子、包装盒往垃圾桶里一扔,郁瑾若痛快的抹抹嘴巴,拿出洗漱用品和上次在香港买了还没穿的新衣服,洗澡去。跑步以后再来给热水澡,太舒服了。

    10点半,当郁瑾若做完事情,坐到床上打开电脑时,脑中叮嘱自己:下次再见到潘华,一定要说清楚,她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