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花样人生 > 第一百章 来临
    郁瑾若提了个不错的建议,会后好几个人都向她翘起大拇指。

    “小郁,有空吗?需要麻烦你帮个忙。”郑元西看到郁瑾若要走,连忙叫她。

    “什么事?你说。”

    “我们部门有个外联宣传活动,需做一份海报,上面还要写几个毛笔字。你毛笔字写得好,能帮我们写几个字吗?”郑元西是外联部的副部长,经常有活动要和各个部门协作完成。

    写字是小事,但郁瑾若没有马上答应下来:“宣传部的干事张行,毛笔字写得比我好多了,还拿过学校软笔书法比赛的一等奖。他应该比我更合适吧。”

    “张行的楷书写得是很好,但这次海报上要用到隶书,这个你写得比他好。所以想麻烦你帮我们写一下。”郑元西解释道。

    郁瑾若明白了。张行是半路出家,写毛笔字是天赋加上自学,擅长楷书和行书,楷书字体比她好很多。但郁瑾若是经过书法老师系统性教课的,也考过级,所以隶书比张行好。

    她点头应道:“好的。你们什么时候要,我帮你们写。”

    郑元西忙道:“我们最晚后天下午要用,你什么时候有空?”

    郁瑾若想到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表,答道:“我每天上午第一节课都在办公室,明天早上我去你们办公室吧。如果你有课,留个干事把要求告诉我就行。”

    郑元西微笑道:“我明天上午没课,我等你。”

    郁瑾若点点头,还没回答,身后就传来学生会主席金洪明带着笑意的声音:“小郁,小郑,你们两个说什么呢?那么投机。”

    不等郑元西回答,郁瑾若抢先回复:“没什么,就是郑元西让我帮他们海报上写几个字。”

    金洪明个子高,走路快,本来在他们后面一段距离,几句话的功夫,已经走到他们身边。

    “小郁可是才女啊,多才多艺,会弹琴会跳舞,书法好,成绩也好。不知道面对这么多追求者,有没有看上谁啊?”金洪明笑眯眯的问道。

    郁瑾若顿了一下,淡淡一笑:“我还小呢,还没成年。现在学业为重,不会考虑其他的事情。”

    金洪明呵呵笑道:“果然是好学生,一心就想着学习。不过其他方面也不能忽视啊,比如部里的工作。吴老师很器重你,经常在我们面前夸你办事稳重,又细心。今天你又提了个好点子,说明你办事能力很强,老师没看错人啊。”

    金洪明这个人,是学生会副主席,除了程瑞有一次提到,说他很圆滑,会阿谀奉承外,没有其他不好的评价。而她得知,大部分学生会的人都觉得他还不错,有能力,会办事,老师面前也混得开。可郁瑾若却在面对金洪明时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她一向比较敏感,虽然不喜欢用直觉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但总会不由自主的和她感觉不舒服的人保持距离。金洪明就是那种让她感觉不喜欢接触的人,所以一向只和他有礼貌的简单交流。

    她淡淡笑道:“吴老师谬赞了。不好意思啊,我还要赶去社团活动,要先走了。”

    “行,行,你先去吧,我和小郑再说会儿话。今天是法语社团活动吧?听罗婷婷说过,你法语说得不错,和法语专业的学生比也不差什么。你这样出色,真让我们有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感觉。”

    “我可没有你说得那么好,都是大家夸张了。你可是学生会的骨干栋梁,能力一流,我还要多向你学习呢。不好意思,时间有点急,真要走了。”郁瑾若朝他们点点头,离开。

    今天是有法语社团的活动,但她计划是参加周五的活动,每周一开完会后,剩余的时间用来自习的。既然已经提到要去社团,她肯定要过去转转,圆一下谎。其实她明白自己性格方面的短处,哪怕心理年龄不是个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但还是带着一种执拗的天真,面对不喜欢、感觉不好的人,不愿意多应付。做不到八面玲珑,圆滑的对待,就干脆走远一点,眼不见为净。

    今天的法语社会活动是讨论法国人的新年和习俗,她去的晚,就找了个后面的角落位置,听他们讨论。这样的讨论,内容方面没什么新意,主要是要用法语来表达,所有人哪怕提前有准备,都是说得磕磕绊绊,很多发音都有问题。如果让这些人和真正的法国人说话,肯定连最基本的日常交流都有问题。这也是学习外语中的一个通病,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会的也都是中国式的外语。

    活动结束后,郁瑾若找到朱媛媛,向她打听法语考级的事情。梅舒建议郁瑾若去试一下6月份的大学法语四级考试。郁瑾若原本是准备6月份考英语六级的,现在再增加一个法语四级,想知道两个考试有没有时间冲突,如果没有,还想问问朱媛媛有没有合适的教辅书推荐一本,提前刷刷题。她大部分都是自学和旁听,连考试都没有考过,不知道题型和题目的难易程度。

    时间上,两个考试虽然都是在6月份,但并没有冲突。而法语四级的教辅书、真题,都只有在外文书店才能买到。朱媛媛将她用过的书名和出版社名称告诉郁瑾若,她准备周末的时候就去买来做做,了解一下题型,如果没把握就先把英语六级考过以后再准备法语四级的考试。

    晚上,郁瑾若写到1点,才将“感恩”主题活动的策划和活动流程写了个6000千字的初稿。

    第二天早上6点半第二遍闹钟响起,她在温暖的被窝里多捂了5分钟才磨磨蹭蹭的起床。

    这学期她把自己的课程时间排满以后,将上午第一节课的时间都空出来去办公室值班,在这个位置上,时刻有人盯着,很多时候需要以身作则,将很多人早上最难熬、最不想起床的第一节课“认领”掉,哪怕其他时间不值班,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一节课时间短,用来自习、做事干不多,所以干脆每天都早起半个小时,提前去,这样可利用时间多些。只是现在天气还冷,每天早起是个大问题,闹钟响的时候都只想关了继续睡。

    到办公室时,又是第一个到。将大门全开,窗户打开一条缝透透气,闷了一个晚上,有点味道。打开饮水机开关烧水,办公桌椅简单擦一遍。才将温热的早饭和专四题集拿出来,边吃早饭边戴着耳机做专四听力题集。一盒热牛奶喝完,正好听力做完一课。在烧开的饮水机上冲洗一遍杯子,泡上红枣桂圆枸杞茶,才边吃粽子、鸡蛋,边做专四真题。

    郑元西过来找她的时候,她已经将早饭吃完,专四真题的一单元也快要做完。

    “早饭吃了吗?”郑元西问道。

    “吃了。去你们办公室吧。”郁瑾若把真题、笔袋放到书包里。

    郑元西看到她真题的封面,上面明显的名称就是专业四级。“你这是在做专四的题目?我们应该不能考专四吧。”

    “嗯,随便做做,了解一下题型。走吧。”郁瑾若三言两语说完,东西已经装好,就背起包将窗户关上,大门随手合上。

    海报上要写的字数不多,但上面还要绘画,所以字体大小和方位都有要求。宣传部的干事已经将画画好,就缺几个字。郁瑾若和他们沟通了一下,先在草稿上写了几遍,才小心的写在海报上。

    字不多,也不难,前后不到20分钟就已经搞定。郑元西有心要和郁瑾若多说几句话,但她已经告别离开。

    回到办公室,将刚刚没做完的专四真题写完,再看了会儿图书馆借的书,等轮到值班的干事到达以后,才卡着上课的点离开。

    晚上,她又熬夜到近一点才将前一天写好的活动策划修正了一遍,增加了一些白天想到的好点子,删去了部分不必要的东西。

    直到周四晚上,她通读一遍,看下来没有问题以后,才在周五早上将活动策划及流程发给吴老师。

    她提议的活动没那么急,“学雷锋”活动已经在邱斯蓉的主持下开展起来。会议上提出的几个好的建议都被采纳,每个部门都有相对应负责的事情。郁瑾若接到对应的任务,也和黄源涛、陆玲花商议过后,分配给相应的干事。这些都是期末总结时能加分的项目,所以大家做起来都不敢大意。

    活动按部就班的开展,郁瑾若作为学生干部,也在被安排到去车站做志愿者的队伍中。周日整整一天,都是在“为人民服务”中度过的。

    “学雷锋”告一段落,又有新任务到。最近两周,学校里陆续有2、3个同学在逛街途中被骗钱,还有其他院系的同学在打工过程中被骗服装费、押金的。学校又得大力宣传防诈骗,严厉调查正在做兼职的同学,严禁去不正规的场所打工,防止有遇到同类的事件。一方面和宣传部做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配合学校、系部对班级的同学做调查,统计汇总是否有学生在做兼职、在哪里做兼职等,课余时间,连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而她之前连续3个晚上1点左右睡觉,哪怕再小心翼翼,台灯昏暗的灯光和笔记本打字的声音都对宿舍里其他人有影响。米莉和马琴琴都向她提出“抗议”,郁瑾若不得不将作息时间调整。

    晚上要用电脑做的事情,尽量都在熄灯前完成。10点半熄灯后,趁着还有人没睡觉,用来学习外语半个小时到11点睡下。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第二天的闹钟开在5点响起。听法语、英语到6点多起床,洗漱以后就带着早饭7点到办公室。写小说、看书学习、做团委和班级需要办的事情,这个时间点办公室没有人,安静的环境适合静下心完成需要动脑的事情。计算机、英语、法语刷题、看课外书等,都利用其它课余时间用“碎片化学习”的方式完成。

    前世,许文娟除了看小说外,都不能长时间花费在做一件事上,学习的时候特别容易分心,往往背几个单词,看一会儿学习材料都脑海中发散思维,远到拉都拉不回来。现在郁瑾若时间少事情多,时间急剧被压缩,繁忙到需要卡到“分”来分配到每件事情上,反倒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全身心专注做一件事情。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三月的感恩主题以“感恩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开始,以校园内的校工、保安、舍管为对象,开展感恩活动。郁瑾若抛出个引子,后面多的是有才能的同学来完善各种策划和活动。由校到系到班级,能人辈出,主题活动多种多样,倒是让整个三月都在弥漫在“暖意融融”的人情味中。

    三月,郁瑾若的重心都放在计算机二级的考级上面,理论知识点在刷过三遍往年的笔试题后,还是不放心,总觉得有疏漏。而c语言编程,更是跟着计算机社团的时间,一次不拉的到机房上机练习,连黄源涛都觉得合格肯定没问题,她还是不敢放松。主要是这方面实在是她不擅长的领域,而且太想一次性通过,不希望再有第二次、第三次的痛苦学习。

    三月初的党课培训以后,还找机会写了2篇千字的思想小结。趁着周末去外文书店买了法语四级的教辅书和真题,粗粗的刷了两单元,觉得难度不大,就是以前没做过这方面的试题,还得多做题多熟悉题型。

    事情一多,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连宿舍都只是在睡觉前才回去,课余有点时间都在自习教室、图书馆里度过,对当下发生的“新鲜事”、新闻更是缺乏敏感度,所以不知道前世一场巨大到涉及整个东南亚乃至全球的重大传染性疫潮早就已经爆发,连网络和新闻中也已经有大量报道播出。

    每年都会有季节性流感、禽流感,或一些其他呼吸道疾病爆发,只是情况不严重,新闻报道中偶尔有一两条报道出来。郁瑾若一开始听到有呼吸道疾病的新闻报道,还没有上心,直到听到南方地区的板蓝根、醋、口罩都脱销的新闻,才一个激灵,立马想到“非典”。

    前世这个城市虽然在“非典”最严重时期有各项措施,如不去公共场所,每天消毒、测量体温,部分大型场所关闭,高校封校等,但因为这里不在“重灾区”,全程没有一例确诊病例,所以只在全国最严重的4、5月份时,生活受到影响外,其他时候没有特别的感觉。

    当郁瑾若反应过来:“非典”已经到了,突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对这场疫病,帮不上任何忙,现在已经3月份,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并采取措施,她除了比其他人更早的知道并接受这一灾难外,没有任何办法。想到一两个月后,全国上下齐心抗击“非典”的事迹,想到因此去世的大量医护人员和无辜百姓。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哭。为未来会去世的人哭泣,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哭泣。夜半时哭泣,天亮以后还得装作若无其事,毫不知情的样子。

    内心煎熬焦灼,一天三遍以上的听广播中的新闻,有机会就上网刷新新闻和各地网友发表的当地病情。前世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是4月初,而她当时关心的重点就是哥哥去世的消息。

    对了,就在愚人节,是哥哥去世的日子。又是一个明知道会发生的但无力改变的噩耗。她离哥哥太遥远,连想预警或提示都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染血的日子一天天的接近。

    痛苦、焦灼、寝食难安、挥之不去的罪恶感,郁瑾若渐渐开始沉默寡言和心事重重,心里像是成天揣着一块石头,沉甸甸,喘不上气。晚上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经常被各种光怪陆离的恶梦惊醒。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缩短,郁瑾若在深夜听外语,躲在被窝里刷题、看书的次数越来越多。刚开始夜里偷偷哭过两次,导致第二天眼皮浮肿被人发现一直追问原因,使得她后来连半夜偷着哭都不敢。

    心里再怎么难受,当太阳照常升起时,生活还要继续。“非典”会加重,哥哥会去世的恶梦,像一把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会准时落下。国家领导人的新班底如期更换,伊拉克战争也如记忆中那样爆发,该来的总是会来。郁瑾若能做的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一切。

    3月末,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如期进行,徐青华今年报了公务员考试,之前从外婆的口中得知,他准备得很刻苦,废寝忘食,起早贪黑,当年高考也差不多这么努力。

    而学校的官网也发出公告,关于下一学年的双学位专业招生简章。对于双学位,唐溪也集中向大家说明了一下。这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的机会,而且在本学期期末有一次测试,测试通过的人才有资格辅修,选择的专业也不是学校所有专业,只有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历史学、新闻学等11个专业,连外语类专业都没有,更别提郁瑾若想报的法语。

    对于这个双学位,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正方的观点是:如果学有余力,可以通过双学位多学一门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将来工作就业也有更大的选择机会。如果对现在的专业不满意,想跨专业考研,提前修双学位有很大的好处。将来考公务员,选择的岗位也更多一些。反方的观点是:这个双学位太水,而且双学位不代表是两个专业学位,拿到的是双学位专业学士学位证书,也不发给双学位专业毕业证书,不是转学院专业学习,不够权威,将来很多公司单位未必承认。并且专业选择狭窄,要在2年内要修满学分,意味着这两年的周末和假期完全泡汤,如果学有余力,完全可以将精力和时间用来考研上,通过的概率还大一些,说不定成绩好还能保研。拓展知识面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在图书馆看书等方式来实现。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支持反方的同学还更多一些。因为招生简章中,对于本学业的成绩要求,双学位的学分要求也不低,加上很多人都认为课程不够权威、专业选择不多,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太多,反而没有正儿八经本专业考研来得更正规,明确选择辅修双学位的人并不多。随着讨论的次数越多,周围人的言论影响,刚开始热血上头,想一展抱负或雄心壮志的人也逐渐打消了念头。

    郁瑾若对于辅修双学位,一开始也有点动心,花两年的周末时间拿两个学位证书,肯定很好。但持反方观点的人也说得很有理。目前开设的11个专业中,她有点兴趣的只有应用心理学和历史学,像法学、管理学等等,都是她报考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摒弃的专业,现在肯定不会再选。很想报的法语或是其他外语专业,又不开设课程,所以过了刚开始心动的时候,她对这个双学位也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报考。

    现在她对自己的专业很满意,和自己的兴趣很契合,将来考研肯定仍旧是这个专业。历史学的学位对她帮助不大,真感兴趣要多学历史知识,多看书就行,而且将来考研的时候,她应该也会选择古代文学方面的专业,没有必要再多加一个历史学的学位证。而心理学专业,她以前曾考虑过将来从事心理咨询师等方面的工作,后来还是觉得s大的这个专业不够分量,才没有选择。现在如果要选择这个专业,将来考研应该也不选择跨到这个区域去,所以拿这个专业的双学位也有点鸡肋。犹豫之下,倒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