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花样人生 > 第九十一章 结婚
    周六白天上午党课结束,郁瑾若和程瑞就直奔大伯家。郁玮茗结婚,还是男方,像郁瑾若这样的小姑娘是帮不上什么大忙的。贴喜字、准备结婚用品这些,早就准备得妥妥帖帖。他们到大伯家的时候,大伯一家走进走出,忙碌着各种琐事,郁瑾若看到家里人都在,赶忙先叫人。赵一非也在,一看见她来,就拉着她招呼程瑞找地方坐下。

    赶着统计名单,要办签证在年后出门,所以这两天电话费都花了好几百。人员统计好,昨天他已经拿着证件去办签证。赵一非家里,只有高玉芬去,赵卫东要去各家店看着,走不开。其他人有:郁瑾若、徐丽芳、程瑞、徐青华、徐玉莹、徐一帆、郁致远、郁焱笙、赵卫星、陈红云、赵奇峰,基本上都是在校读书的学生,趁着年后到开学前的空闲时间出去。其他人都要工作,去不了。

    晚上吃饭在赵家的饭店。郁家的长孙结婚,亲近的几家亲戚朋友,前一天就要来吃饭,隔天就已经有10桌客人。郁瑾若和程瑞、赵一非、徐玉莹等几个小辈坐一桌,讨论一番去澳大利亚旅行的事情,要不就是关于各自学校里面的趣事。

    晚饭后,亲戚们都各自回家,郁瑾若跟着赵一非、程瑞坐程琪的车到郁玮茗的新房去。新房装修是王萍萍和郁玮茗一手包办的,装修简洁,颜色清新淡雅却不单调,搭配着布艺沙发和文艺范的软装、别致的工艺品,明显看得出两人的品味不俗。

    郁瑾若在新房兜了一圈,所有的东西都是簇新的,忙个不停的大伯一家,都是面上笑呵呵的,哪怕带着遮不住的黑眼圈,也丝毫不减笑意。这样忙碌的日子,她也想帮点忙,但整个新房走下来,都没什么需要她能干的。

    大伯和大伯母都呵呵笑着说:“你自己玩吧。家里的事情有大人呢。小孩子只要玩就行,不用帮忙。”

    说着,还塞给她一大把奶糖,又抓了一大把瓜子、话梅之类的零食装在袋子里给她。

    郁瑾若一口袋糖,一手拎袋零食,晃晃悠悠的去问堂哥。

    郁玮茗倒是想到派给她一个任务,明天跟着去王萍萍家迎亲,赵一非、程瑞几个人都要去。

    郁瑾若想着明天她也没有正经的差使,都是跟着人混的,就是些吃吃喝喝的事,去迎亲也行,帮哥哥壮大点队伍。

    玩了一会儿,郁瑾若看见大伯母杜鹃带着一个没见过的5、6岁的小男孩,在叮嘱他晚上和郁玮茗一起睡,还问他晚上要不要尿床,让他晚上想小便一定要叫郁玮茗带他去上厕所。旁边一个年轻女性,看上去像是小男孩的妈妈,笑着向她保证,晚上肯定不尿床。

    看来这个压床的小男孩是杜鹃家的亲戚了。郁家的小孩子除了白冰冰,都年纪不小,不适合压床。而白冰冰是女孩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哪怕是亲外甥女,根据风俗,也不适合给自己舅舅压床。

    第二天一早,郁瑾若就被徐丽芳叫醒,穿上前一天挑选好的新衣服,还了化淡妆。上午仍旧跟着赵一非、程瑞、赵奇峰等几个哥哥,吃着大人们给的零食,帮点小忙,比如帮郁玮茗的婚车上贴喜字,帮爷爷奶奶跑个腿拿东西之类的。

    中午在饭店吃过午饭,仍旧坐程琪的车跟着郁玮茗的婚车,到王萍萍家去。一整个车队,连摄像车辆、装电器、新婚物品的中巴车、接女方亲戚的客车等,一共有18辆。要不是要留几个座位给伴娘团和女方的亲戚坐,光是想去女方家凑热闹的人都把车能坐满。

    嫂子王萍萍家在西环边的一个小区里,房龄不算老,但也有10多年以上的历史。浩浩荡荡的车队,一路鞭炮、喇叭齐鸣,声势浩大,远远的,就吸引了小区里的众多目光。在有组织有安排的停靠好车辆后,郁瑾若下车,跟随哥哥们去接新人。

    越靠近王萍萍家,人越多,女方亲戚、男方迎亲队伍、邻居,还有一些听到动静赶来看热闹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挤到楼下的时候,基本走不上楼梯。捧着鲜花接新娘的郁玮茗笑得嘴都合不拢,任凭老丈人、丈母娘家的大门被关得死死的,门后一大伙儿人出难题为难他,还嚷嚷着要红包。

    郁瑾若跟在程瑞身后,他身高马大的,不怕挤,还能为自己开出一条道。

    给了红包、烟酒、糖之类的开门礼,王萍萍家的大门才算是打开,伴郎、新郎打头,后面跟着郁家去接亲的人,一窝蜂的挤进去,特别是郁玮茗和伴郎团们想趁机直达王萍萍的卧室。但伴娘们早就预计到这样,把门关的严严实实,压根就推不开。

    郁玮茗被一大群伴郎簇拥着,全部堵在王萍萍卧室门口,准备迎接伴娘们的难题。郁瑾若看人太多太挤,自己走不上前,就乖觉的找了一个角落站着,既能看见新娘房门口的动向,又不被人挤到。

    伴娘们一道一道的难题丢出来,什么说出新娘的10个优点、说10个夸奖新娘的成语、唱10首歌词中带有“爱”的歌曲、说10个带“爱”字的成语等等,总之翻着花样的为难新郎。伴郎团也不是吃素的,七嘴八舌的把自己的知道的都说出来,个别差的,郁瑾若再补充一下,集思广益,七拼八凑下,也算是安全过关。

    后面又有不知道哪个雅人出了一道题,要背出3首情诗。这可为难起他们,都是毕业多年的人,哪怕记得也是零碎的几句有名的诗句,没有一首说得完整的。抓耳挠腮之下,还是身为 “现役大学生”的郁瑾若挺身而出,为哥哥来回答,才算过关。

    功成身退的“大功臣”看着伴郎团们,好不容易回答出问题,给了一轮又一轮的红包,才算逮到一个卧室门开了一条缝的机会,拼命用脚抵住门,不让关住,后面又有人用力推,总算是进了房门。身高马大的伴郎们推着郁玮茗逮着机会进去,又要面对新一轮的考验,比如找出藏起来的新娘的鞋子,还有当面重新求婚什么的。卧室里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哄笑。

    这时的郁瑾若只可怜巴巴的待在客厅,人实在太多,个个身高比她高出一截,除非死命挤进去,否则只能待在外面听个热闹声。

    还好有女方的亲戚给了她一碗桂花豆沙小圆子。按照习俗,新娘家,都要让男方迎亲的人吃一碗糖水才能走,不规定是什么,但是必须是甜的,讨一个甜甜蜜蜜的口彩。

    一小碗热气腾腾的桂花豆沙小圆子,量不大,但是气味清甜,颜色清润,抿一口汤水,甜而不腻,豆沙细腻微甜,入口即化,肯定经过过滤,没有一丝渣渣,腌渍过的糖桂花,清甜温润不干涩,舀一小勺小圆子,软糯微甜,口感特别好,一吃就是高手做出来的。郁瑾若一勺接一勺,没几分钟一碗就见底了。

    中年妇女看着郁瑾若秀气的舀着勺子,抿着嘴,斯斯文文的吃着,一副很喜欢很享受的样子。不由得笑着上前:“好吃吧?要不要再吃一碗?”

    郁瑾若用纸巾捂着嘴,咽下嚼得软烂的小圆子,双眼笑成了新月状:“特别好吃。可以要吗?我再吃,剩下的够不够啊?”

    “够,够,够。准备得多着呢。把碗给我,给你多舀一点。”热心的阿姨接过郁瑾若的碗,往厨房走去。

    “谢谢阿姨。”郁瑾若跟随阿姨的脚步,很快来到厨房,看到里面有三个阿姨轮流在舀小圆子到排成一排的小碗里。一个超级大的电饭锅,里面翻滚着白胖绵软的小圆子,旁边一锅冒着豆沙的香气,厨房台面上还有一大罐金黄的糖桂花。

    “阿姨,麻烦你帮我小圆子少点,多点豆沙和糖桂花。”厨房不大,郁瑾若也不挤进去,站在厨房门口,踮着脚尖,遥控指挥着热心的阿姨。

    阿姨很上道,小半碗小圆子,大半碗汤,舀一勺厚厚的豆沙蓉,再用不锈钢勺搁一勺糖桂花,均匀的撒在最顶上,香甜细腻的味道扑鼻而来。

    “哦呦,这个小妹妹长得好漂亮。是男方家的亲戚吧?”一个在厨房忙碌的中年阿姨问道。

    “嗯,是的。新郎是我大伯家的哥哥。”郁瑾若看到自己的吃食被端过来,想上去接。

    热心的阿姨笑着挡开她的手:“我来,我来,烫的,小姑娘家家手嫩,拿不住。你是新郎的妹妹啊?长得好看的,你们家的孩子倒是长得都不错。今天来的几个小伙子模样都很端正呢。”

    阿姨嘴里说着,手脚麻利的将满满一碗桂花豆沙小圆子搁在桌子上。“多吃点,不够还有。”

    “够了,够了。谢谢阿姨。”来迎亲的还有不少人呢,哪能自己一个人多吃多占,而且肚子也装不下。

    有了这碗,郁瑾若也不纠结自己挤不进去看热闹,面对着卧室的方向,定定心心的坐着吃。

    陆续的,也有几个迎亲的人,在女方家亲戚的邀请下,坐下来吃糖水。

    “这是小瑾吧?今天这小圆子做得好,喜欢的话,就多吃一碗。”王萍萍的妈妈穿着一身红色的外套,满脸笑容的招呼她道。

    郁瑾若之前也见过两次王萍萍的父母,虽然是普通的公务员人家,但是性情爽利,说话很有分寸,仅有的两次见面,对他们的印象也挺好的。

    “伯母好。这个小圆子很好吃,这已经是第二碗了,刚刚有个阿姨还帮我添了一碗。”

    “那就好,那就好。来,这是家里的糖,还有吃的,拿回去慢慢吃。”王母喜笑颜开的,今天是闺女的大喜日子,嫁了一户好人家,事事如意,心情特别高兴。看到郁家的小闺女,知道是个有规矩懂事的孩子,满心欢喜的抓了一大把巧克力、奶糖,又抓了一把花生、桂圆、核桃、红枣,装了一大袋子给郁瑾若。

    “够了,够了。谢谢伯母。”郁瑾若连忙接过,这样的日子,给这么多东西,绝对是看得起你,才享有的待遇,所以也不多推辞,客气了一下就接过。

    “好好好,那你好好玩啊。”王母高兴的招呼好她,又忙着张罗给其他人抓糖。

    “好的,伯母。您去忙吧。”这样大喜的日子,主家都是最忙碌的。

    郁瑾若第二碗小圆子吃到一半,新房里已经到最后的进程,该找的东西已经找到,表白誓言也都说完,拍照的,摄像的,都已经拍到。留着新郎新娘再说几句话,伴郎伴娘和围观的亲戚,也大部分都退出来。女方家人招呼着男方的亲戚吃糖水,吃喜糖。

    郁瑾若指点着赵一非、程瑞、程琪、赵奇峰几人,让他们去吃小圆子,用再一次空空见底的碗表示,真的非常好吃。

    几个哥哥团团围上来,坐在旁边,边吃边打趣郁瑾若 “眼尖”,有什么好吃的,肯定是第一个吃到的。扒拉着王母给她的零食袋子,眼红她到哪里都会受到长辈们的宠爱。

    吃完糖水,估算差不多时间到要出门。亲戚们、伴郎团将留在家里的部分嫁妆往外搬,子孙桶、被子枕头、小家电、碗筷、日用品等,除了家具和大家电是提前安置在新房里的,其他都需要当天从女方搬到男方。

    放炮竹、鞭炮,新娘在众人的祝福下,离开娘家。郁瑾若看到王萍萍虽然没有哭,但是出门的时候眼眶还是泛红了。

    迎亲队伍离开王家,来到郁玮茗和王萍萍的新房。新房楼下,杜鹃也是穿着红衣,笑容满面的按照习俗将王萍萍带到家里。嫁妆归置,新人稍作休息,接下来就是去饭店举行婚礼。

    饭店几乎被郁家的婚宴包场,到处是喜字、气球、玫瑰花。婚礼的流程大同小异,台上举行着结婚典礼,台下忙着吃吃喝喝。郁瑾若乖乖的坐着吃东西,时不时的看看台上进行的典礼,实在是这样的场合,她只要做个吃喝玩乐的小孩子就行,偶尔逗逗白冰冰。小冰冰现在足岁1岁半,还是待不住的时候,没心思吃宴席,只想跌跌撞撞的到处跑,白家爷爷奶奶年纪大看不住她,郁瑾若就时不时带她到处走走看看。白冰冰正是学习说话的时候,咿咿呀呀的和郁瑾若聊天,眼睛还不住的盯着气球、花朵等东西,伸着小手一直想去拿。

    郁珏菲和白威都是今天下午才到的,之前白冰冰被提前送回白家,郁瑾若只在吃饭的时候才看到,由白威的父母带着。郁珏菲和白威都是才下飞机就赶回来。

    郁瑾若趁着这次的婚宴,和郁珏菲、郁蕊、王淼几个姐姐,好好的说了一会儿 “私房话”。赵家大舅公,以前几乎和郁家断绝来往,这次也全数出席,不管是真心还是面子情,总算是两家恢复了往来,出席婚宴就是一个信号。郁瑾若也趁机和赵紫苏交流了一回感情。

    晚上,郁瑾若拎着两大包吃食回到宿舍,除了各种糖、巧克力和零食,还有从饭店打包的婚宴上没有动过的“硬菜”,给宿舍里的人打打牙祭。

    郁玮茗婚礼过后,就是新一年的元旦。

    元旦放假,郁瑾若早上睡到自然醒,起来以后也没有在家休息。吃了一顿饱饱的早午饭,就和徐丽芳、郁楠浚打了个招呼出门。她早就想去书店、文化市场买书,特别是那本《东周列国志》想买回家。

    文化市场兜了一圈,没有特别中意的书,只买了2本《疯狂英语》的杂志。离开时才想到,也许古旧书店有自己想买的书籍。今天放假,路上车特别多,郁瑾若打不到空车,只能坐公交车,公交车上的人也是挤得满满当当,她站立不稳,还得一手拉着吊环,一手护住包,免得有小偷趁机偷东西。再次觉得节假日的时候,不是适合出行的日子。

    马路上、商场、饭店、园林景区的人都很多,但在古旧书店,却没有多少人,偌大的书店,一楼只有不到10个人,2楼更是只有5个人,人气实在不旺。郁瑾若记得其他书店客户虽然少,但还是能维持正常营业,而古旧书店在几年后就算装修重营业,还是没有改变一向零落萧瑟的人气。

    不过这里的书倒是很符合郁瑾若的要求,大部分都是前面十几年或是几十年前的老书,哪怕最新的,也是4、5年前出版的书籍。书虽然老旧,但是内容却十分丰富,对于现在郁瑾若想了解的知识也很有帮助。

    《东周列国志》、《宋汴京遗迹志》、《宋代地域经济》、《宋代地域文化》、《金瓶梅词话校注》,再加上一套8册的《杭州掌故丛书》,都是80、90年代出版的历史人文类书籍,不光对她写作有帮助,和她学习的专业、想了解的专业知识也很契合。

    买书一时爽,要拿回家就不那么方便了。重重的一大袋,哪怕营业员帮忙套了双层马夹袋,拎在手上也坠得手生疼。

    下午2点多,肚子有点饿,是直接打车回家还是继续逛逛?不想现在就回家,但这么重一包书,带着逛街也不现实。

    郁瑾若在路边的奶茶店买了一杯珍珠加布丁的大杯奶茶,迎着瑟瑟寒风,脚边放在一大包书,满足的吸了热热的一大口,决定先打个电话回家问问,再自己找个地方填饱肚子。

    早上出门时,徐丽芳和郁楠浚说晚上到爷爷奶奶家吃晚饭,全家都去。这个时间点不知道有没有人已经出门。或者打电话给赵一非,他晚上肯定要去吃晚饭,如果没事,先把他叫出来陪自己逛逛,顺便当拎包的苦力。

    西里呼噜,喝完大半杯奶茶,饿得咕咕叫的肚子才有点缓解。郁瑾若翻着手机,考虑先打给谁。其实这个点,不早不晚的,好像叫谁都不合适。

    翻了半天,手机往包里一放,算了,还是自己找个近点的吃饭地方,先把肚子解决再说吧。

    附近大饭店多,小吃店也很多,还有洋快餐,郁瑾若被冷风吹得指尖有点发凉,才决定简单点,还是去吃肯德基吧,最起码点了东西能一直坐着没人催你,也没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盯着你看。

    最近的肯德基大概有300多米远,郁瑾若走一段歇一歇,再次为自己一买书就忘记拿不动的事实懊恼。

    天无绝人之路,在离肯德基还有100多米的时候,郁瑾若遇到了来约会逛街的谢振毅和杨琪。

    两人很诧异,郁瑾若拎着这么大一包东西,居然还想去逛街。在得知她准备去吃饭的时候,两人决定先送她去肯德基。反正他们也是没有目的的随便逛,不如帮帮她。

    郁瑾若推辞不过,只能让谢振毅帮忙拎着书,送到肯德基里面。找到座位坐下,郁瑾若掏出别人送她的优惠券,问他们吃什么。帮忙拎书,不吃东西也要喝杯饮料再走。

    不过谢振毅不答应。“我还欠你饭呢,怎么能让你请客。吃什么?随便挑,哥哥请客。”

    郁瑾若虽然已经喝了一大杯奶茶,但还是没有饱,挑挑拣拣,在两大张优惠券里面,挑出几样自己喜欢吃的,再询问谢振毅和杨琪的意见,帮他们也挑了几样,跟在谢振毅后面去点单,东西太多一个人肯定不好拿。杨琪坐在位子上看着他们的包包和书。

    节假日里人很多,哪怕是非午餐时间段,很多年轻人都来这里吃点东西,聊聊天,特别是一些小情侣,点杯饮料,说上半天话,也比去外面吹冷风强。

    郁瑾若和谢振毅跟在长长的队伍后面,说着话,直到排到队伍前面,才发现负责点单收银的,居然是606宿舍的刘红。她记得刘红家境不好,入学的时候申请过助学金,没想到她在这里做兼职。

    刘红见到郁瑾若也很意外,但还是很有责任心的先问他们吃什么。郁瑾若和谢振毅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先点了单,趁她准备食物的间隙,才问道:“你在这里做兼职?多久了?”

    刘红朝她笑笑:“是啊。没有多久,也就一个多月吧。”

    郁瑾若想多问几句,但看她正忙着,后面还有一长排等着点单的人,就没有再说,拿到东西道谢以后就和谢振毅离开。

    坐了一个多小时,吃了一个汉堡、一对烤翅、一个蛋挞和一杯热柠檬红茶,还有一肚子的八卦内幕,比如舞蹈团的团长姚菲菲倒追宋越的全部过程,以及在为宋越造势,想让他以后担任团长;比如拉拉队现任队长和杨琪之间的互别苗头,争着当拉拉队一姐;比如陆玲花之前担任组织部副部长时和部长的点滴往事,还有郁瑾若现在在学生间的人气、受欢迎程度,以及圣诞夜那个追求者高杰追求手段是由他们宿舍的哪个人支招的等等。反正都是郁瑾若平时不知道或没有关注的事情。

    郁瑾若倒是不知道高杰那天表白送花的事情,还有人知道的那么清楚。事后她没有听到什么人讲起,以为没人知道呢。住的自己那栋楼里面的人,就算是进出看见高杰拿着花等,也未必知道是在等她。她拒绝的前后不到10分钟,来往的人几乎没有,就以为这件事情已经风平浪静的结束了。

    不管怎样,郁瑾若都没有接受他的打算,所以这个事情到这里就算是翻篇了。倒是谢振毅和杨琪的八卦天赋不能埋没,她准备以后有时间就多和他们聊聊天,打听打听有没有最新消息,说不定能知道更多学校里的小道消息。

    带着一肚子的食物和八卦,郁瑾若向刘红道别。在谢振毅的帮助下,等到了提前通知的赵一非,才向他们道谢离开。赵一非带她打了辆车,直奔爷爷奶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