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花样人生 > 第十八章 小学
    中考了,放暑假了,郁瑾若要上小学了。

    郁珏菲正常发挥,顺利的考进了一中的高中部。郁瑾若也结束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在对家人软磨硬泡后,郁子泉找熟人走后门,让郁瑾若提前上小学,顺利的和赵一非一起成为实验小学的准新生。

    程琪、程瑞、郁瑾若、赵一非都在实验小学上学,因此除了刚开学的那天,郁子泉送郁瑾若去学校报到以外,平时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是和他们一起。加上汪旭四人,以及程瑞和赵一非在学校的好朋友,郁瑾若在众多哥哥的保护关爱下,愉快的度过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小学生涯的每一天。

    刚上一年级,由于郁瑾若的年纪比同班同学小2、3岁,老师没有安排她担任班里的任何职务,怕她耽误她的学习,跟不上其他人的进度,也怕她年纪小,其他同学不听她的指挥。可是经过半年的相处,发现她的对于老师教授的课程都是学有余力,明显高于一年级的水平,每次的测验都是满分,次次都是年级第一。平时对老师都是恭敬有礼,和同学相处相当和睦,尽管年纪小,但是同学们都喜欢和她在一起玩耍学习,有不懂的问题她都能耐心细致的解答。虽然看上去纤细娇弱(总算在暑假的时候瘦了一点,也有部分原因是长高抽条了),一付天之娇女掌上明珠的样子,但在平时的值日和劳动中,表现的超出常人的熟练和吃苦耐劳,负责的卫生区域总是比其他的孩子干净整洁。

    在一年级上半学期的结束的时候,除体育外,她拿到了各科成绩满分的成绩单和三好学生的奖状。下半学期开学的时候,在各科老师一致同意下,郁瑾若众望所归的担任了班长一职,开始了漫漫的“校官”生涯。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一路高升。年年拿三好生奖状,次次考试年级第一。

    由于平时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前世的积累,郁瑾若的真实写作水平比高年级学生明显高出一截,因此校际的作文大赛,她都能拿到第一、第二名。偶尔拿不到冠军,也基本上是因为她现在不是真正的小学生,无法像小学生一样的思考,怕文章中有太多的成人思想和不属于这个年代的言论,只能中规中矩的写,从而丧失了拿第一的机会。即使这样,老师还是把她每次的作文都当成范文,在课堂上分析给同学们学习。除了校际比赛,还让她参加省级和全国的作文大赛,以至于她多次拿到前三的成绩。更是有好几篇作文被刊登在各类小学生作文书和报刊上。由此,郁瑾若也打开思路,积极向姑苏晚报或其他文学报刊投稿,用朱颜的笔名写了多篇不同程度超出现在年纪和阅历的文章,在赚取稿费的同时,也同时让家人都认为她在思想上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从而对于她以后言论思想和行为举止成熟化做了很好的铺垫。

    郁瑾若前世除了语文、英语比较好以外,数学成绩也是中上水平,对于学校老师让她参加数学方面的竞赛,她不像作文比赛那样积极。因为她知道,自己只是占着学过的先机,而不是真正的有学习数学的头脑,因此她把几个哥哥的数学书都一一看过,巩固到初中的程度,再订阅学习了数学报、学习杂志上的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吃透,以应付学校和老师对她参加数学比赛的强烈要求。

    不仅如此,其他方面她也是学校的骨干。从四年级开始,她就是校内比赛和文娱活动的主持人,每次参与表演或编排准备的节目也都能获得活动的前三名。

    二年级的时候,宋老师由于年纪大,不再带学生,郁瑾若就被推荐到她的一个学生那里上课,宋老师的学生姓罗,在少年宫当钢琴老师。罗老师也从宋老师处知道了郁瑾若的情况,对她特别照顾,不仅平时要求严格,还经常让她参加各种比赛锻炼。小学几年中,郁瑾若已经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得金银奖。

    在郁瑾若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终于通过郁楠浚朋友的推荐找到了一个专门教授拉丁舞的老师,如愿以偿的开始学习让她惦记了两辈子的拉丁舞。花老师是拉丁舞方面首屈一指的老师,在省里也颇有名气,带出来的学生也大部分到国内的各个舞蹈学校深造。现在还不像后世那样到处是学习拉丁舞的培训班,花老师班里学习的人也没有其他中国舞或芭蕾舞那么多,像郁瑾若这么小的孩子更是凤毛麟角。在面对花老师怀疑的眼光中,郁瑾若用自己的努力让他相信,自己是很有诚心也有毅力学好的。

    同年7月,郁珏菲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校的英语专业。

    暑假期间,郁子泉为了奖励郁珏菲考上大学,也为马上要上高三的郁玮茗和上初三的程琪在接下来一年中的艰苦学习做准备,就和赵翠芬带家里的几个小孩以及赵一非去北京旅游。原本家里的其他人还担心老的老,小的小,路上会不会不安全,身体会不会吃不消。可是他们都要上班或做生意,根本抽不出人手,只能在郁子泉和赵翠芬保证不累着自己,郁珏菲和郁玮茗保证肯定照顾好弟弟妹妹、程琪程瑞保证不调皮捣蛋配合大部队的行动、郁瑾若和赵一非保证听爷爷奶奶的话保证紧跟着哥哥姐姐不乱走的情况下,忧心忡忡的看着他们登上火车,开始了他们的慢游之旅。是的,在老少组合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节奏慢的旅行方式。

    这还是两辈子第一次去北京。前世,许文娟总是舍不得花钱在这方面,从小的拮据,也没有养成到处旅游的习惯。虽然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景点名胜心想神往,但始终都没有出过几次远门,最远也就是到邻市的上海。今生她除了上海,也只在苏州范围内游玩过。

    天坛、故宫、长城、恭王府等著名的旅游景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天/安/门升旗仪式看得大家热血澎湃,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郁瑾若不禁流出了泪水。她爱这个国家,也知道这个国家未来会越来越好,她以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北京烤鸭、炸酱面、北京的糕点茶点等小吃,让大家留恋忘返。琉璃厂、潘家园的古董旧物,老字号的工艺品、美食更是让郁子泉和赵翠芬捂紧了钱包,就怕东西买多了却带不回家。一个月的北京之旅,两辈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也让郁瑾若感受到了旅行的魅力。更开阔了眼界,不再把目光放在头顶的一小片天空,更让她在以后节假日有空的时候,开始了天南地北的旅行生涯。

    四年级,多了每周一次的写毛笔字的课程,郁瑾若正好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的学写软笔书法。她现在的铅笔字已经比前世成年以后写的字还好,端正大气还有点风骨。郁瑾若学写毛笔字,除了学校的老师,在家里也有现成的老师。郁子泉生长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写了一手极好的毛笔字,钢笔字反而是后来才学的。在他的指导下,郁瑾若又开始学习软笔书法。郁子泉让她临摹的是褚遂良的字。褚字,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他的书法有一种风度,不铺张,单纯、自然和平静。从大字开始。郁瑾若每天尽量抽出时间,从最基本的开始,一点一点的进步。专注加上勤奋,虽然没有天赋,但是进步却是肉眼可见的。在软笔书法方面,她没有任何优势,前世虽然也写过,但也是应付老师,学完就丢。现在完全是零基础,不过她已经不像前世那么浮躁,多年来都能坚持先完成学习再玩,一些不良的习惯已经在逐渐纠正,拖延症已经不能影响到她。

    94年10月份,郁瑾若读小学5年级时,郁楠浚在东环路边的一个高档小区购买了两套同一单元,门对门的四室两厅。平江路的老房子虽然不算小,但是房屋建设的陈旧和卫生设施的落后,让郁楠浚决定购买新的房子搬到条件更好的高档小区里。原本他们想让郁子泉和赵翠芬和他们搬到一起居住,2套房子各住一套,对门住还能相互照应。可是老两口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和老邻居,尽管居住在老房子有种种的不便,还是没经过什么考虑就拒绝了他们的建议。最后只得一家三口住进新家,对门的那套就在简装以后租了出去。

    而有了合适的空间,郁楠浚也为她换了一台雅马哈黑色的小型三角钢琴,虽然不是高配,但是也花费了好几万。

    郁瑾若很惋惜不能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不过除了每个周末以外,平时郁瑾若放学以后还是会经常到他们那里吃晚饭,晚上再回家睡觉。

    这年,程琪读初三,郁玮茗读高三,两个人都面临着人生中重大的考试。郁瑾若三人搬出去后,他们就一起搬进去,由郁子泉和赵翠芬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第二年6月,程琪中考,7月郁玮茗高考。9月份,郁瑾若读小学6年级,这是她在小学的最后一年。程琪顺利的考入实验中学,郁玮茗考入s大法律系,成为了郁家孙辈中第一个继承衣钵的人。

    对于郁瑾若来说,6年级对她而言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除了正常的上下课以外,她还是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课外学习上。原本郁家人和老师看她对最后一年的学习不放在心上,只顾着利用空余时间练习钢琴和拉丁舞,连在校的课余时间也基本上用来看课外书,就想劝她把心思多放在课内学习上,可是看她不认真学习照样每次考第一就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郁瑾若现在已经把语文、英语、数学“自学”到初二的程度,这三门是她前世成绩最好的科目,所以“自学”起来没有什么困难,她想先把这三门先巩固好,等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暑假就把以前薄弱的物理、化学多花点时间和精力从头学起,打好基础,以后正式学到以后就可以逐步提高。政治、历史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记忆的科目等学到的时候再多多背诵记忆。

    对现在郁瑾若的程度而言,只要正常发挥,考个好的初中不成问题。可是有没有能力考入好的高中,乃至考入重点大学什么的,总是没有足够的保障和底气,所以心里总是犹豫不决。不过还有个最最重要的原因——她还不知道现在是否有许文娟这个人存在。如果没有她的存在,那么她就只需要带着见不到囡囡和前世亲人的遗憾,没有后顾之忧的全力拼搏属于郁瑾若的未来。可是如果有许文娟的存在,那么她不可能放弃前世和今生最重要的人——女儿朱颜,没有牵挂的去其他城市读书工作。她要呆在有她存在的城市,要想办法和她见面,还要能在尽量离她最近的地方。可以这么说,许文娟是否存在,或者正确的说,朱颜以后是否存在,将直接对郁瑾若的前途和未来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对她的影响就是考哪所中学。

    基于以上的考量和对许文娟是否存在的不确定,让她有了对前途的茫然和犹豫,离毕业考试越接近,担忧、困扰、茫然、犹豫、不确定等等各种情绪揉杂在一起,让她渐渐有了烦躁的情绪,这样的负面情绪像不断充气的气球,越涨越大,逐渐有爆炸的趋势。在强制按捺下,郁瑾若勉强克制住不良的情绪,应付过去了6年级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迎来小学的最后一个寒假。

    爆竹声中辞旧岁。

    春节应该是全国人民最重大的节日,过年的时候也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不仅有很多零食吃,有新衣服穿,还有压岁钱拿。

    过年,也是郁瑾若一年中收获最大的时候,逐年增加的压岁钱,让她有种满足感。前世的经历和生活,让她对钱看得很重,从她重生以来的第一次过年开始,她就说服徐丽芳把她的压岁钱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存起来。除了每年的压岁钱是最大的进项以外,平时家人也会很大方的给零用钱。郁家和徐家家境优越,每个人收入相比当时的平均物价水平高一截,还有大款的干爸干妈,她不要求也都会主动给她零用钱。前世养成的节俭的习惯,以及对现在很多东西不像真正的孩子那样感兴趣,让她每个月都可以攒下同龄人中称得上巨款的零钱,加上她投稿得到的稿费以及参加一些比赛拿到的奖金,让她在前几年就晋级万元户的行列。

    今年过年,亲戚朋友给她的压岁钱将近有一千,加上前几年的存款,总共能有4万。

    想想前世上学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零花钱,家里给了点生活费要小心算着花才不会超支,偶尔想要买本中意的书或一件漂亮衣服,要把用的钱算了再算,从牙缝里节省出来。刚工作的那几年,为了攒钱,不舍得买零食,不舍得买贵的衣服,买样东西都要算计半天,时间一长,她也被同学和同事说成是越来越小气抠门。那时候养成一个爱好,看着存折上的数字慢慢增加,就是她最大的乐事。

    往年如果看到有那么多压岁钱,肯定能让她快乐整个春节。可是今年,困扰她的问题在期末考试以后不仅没有让她放轻松,烦躁不安的不良情绪反而变本加厉的影响她。吃不香,睡不着,干什么都没有精神。放寒假以后,多了更多空闲的时间,也多了更多胡思乱想的机会。

    为此,她除了用做寒假作业来分散注意力,更是把空余时间都放在弹钢琴、练舞蹈、写书法、背古文上,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半宿半宿的背英语和法语单词。一周下来,寒假作业全部完成,钢琴和舞蹈也有很大的进步。书法她还在连续,只是内容不再是写字或词,而是换成了大篇大篇的古文,什么篇幅长字数多就写那篇,既练习了书法又背诵了古文,一举两得,写完了钢笔字就写毛笔字,右手写酸了就换到左手写,没几天就写了10厘米厚的一叠纸。英语和法语的词汇量也因为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而增加了上千个。

    如果有哥哥们在奶奶家的日子,她还拖着他们陪她打羽毛球,用尽全力的挥拍,不停变换位置的跑动,让自己头脑放空,全身心的投入到最大运动量中,直到手软脚软,筋疲力尽的没有力气动弹、彻底累倒才作罢。郁瑾若后来回忆这段时间,感觉过的很自虐,因为那时候她在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用超负荷的运动量和脑力消耗在虐待自己,而且还没有注意到自己心理方面的正确调整和引导,反而用极不恰当的方式透支身体和大脑的健康。每天只睡4、5个小时,加上大负荷的运动量和不松懈的大脑超量使用,终于在过年前2天彻底病倒了。

    本来郁家人也不会那么大意的忽视郁瑾若这段时间的反常。只是恰逢阳历元旦和农历新年很接近,郁楠浚在事务所的事情特别多。

    而徐丽芳在95年过年后就在计划从原来的工厂出来,办个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半年多的计划和实施,最终在95年最后几天正式离职,跑了大半个月办下了相关手续,联合原先和她关系很不错又很有创业想法的老同学刘玉珍,招聘了3个手下,风风火火的开始创业之路。虽然徐丽芳这次的创业并没有来自婆家和娘家的太大的反对,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多支持,特别是娘家人大多数都很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反而要去办个会计师事务所。不过郁楠浚还是很支持她的,不仅帮她分析了原先单位效益不景气的前景,也提到越来越多的人在下海经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办大企业,有些只是几个人的小公司,那么就不会有必要找个专业财会人员,找个外包的事务所所来解决作帐、审计、税务等方面的问题也是顺理成章。

    现在在国内这样的事务所还不多,但是办起来以后只要经营的好,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不想在原先企业半死不活的等着被裁员的徐丽芳,经过思想斗争和老公女儿的支持,最终决定闯一闯。好强的性格让她咬牙克服了巨大的压力,找地方、招人手、办执照、找业务,忙的没有空闲的时候。也因此和同样忙碌的郁楠浚没有注意到宝贝女儿的反常,只是觉得放寒假前宝贝好像有点心不在焉,得到是因为期末考试的答复也就没有当成一回事。

    放寒假以后,郁瑾若白天基本上都在连轴转的学习,郁子泉和赵翠芬也因为临近年关,多了一些杂事,所以一开始对于郁瑾若的反常得到了因为要准备考级的答复以后,就没有多想,而且她晚上没有和他们住一起,也就不知道郁瑾若现在开始有失眠症状,很晚才能睡着。直到郁瑾若的“自虐”行为持续了近一个星期以后,他们才觉得有点不对劲。四个人一合计,觉得郁瑾若肯定有心事,而且还瞒着他们不肯说,可是想仔细问清楚,郁瑾若都找借口敷衍过去。虽然他们都知道郁瑾若没有告诉他们实话,可是看她的样子,也知道她不想说。问其他人,也不知道原因。有心想要弄弄清楚,可是事情多,只能等过年以后再好好问问。疏忽下,没到过年,郁瑾若就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