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花样人生 > 第八章 打算
    此时旁边的干爸提到了一件事情,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想在人民路嘉馀坊口开个大饭店。

    干爸赵卫东原来是在一家国营厂的食堂里当厨师,烧的一手的好菜。而干妈在一家丝织厂当工人,夫妻俩一直觉得虽然工作稳定但是工资不高,不能满足家里的需要。以后儿子上学,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他们想让儿子读重点高中上名牌大学,不要再像他们一样吃苦受累,而学费等各类费用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因此前两年和人合开了一个小饭店,生意很兴隆。最近生意越来越好,客流越来越大,小小的门面挤的经常要排队,性急的客人看到里面坐满了人就不愿意进去,情愿去其他地方,让他们觉得流失了不少生意机会。但是他们现在饭店的附近已经没有可以让他们扩张的地方,大胆有魄力的夫妻俩在嘉馀坊口找到一个2层楼的大门面,想去那里开一家更大的饭店,可是合伙人却满足于现在的成绩不同意扩大生意规模,怕走了老客户没有客流亏本了。因此他们2人想和郁家商量,和合伙人拆伙,自己借钱单干。

    当初2人辞职开饭店,2家的家里人几乎都不同意,觉得2人都有份正经的工作却放着“铁饭碗”不要,去干个体开饭店,不体面也不稳当,都不支持。还是在郁家人鼓励下,他们找了另外一个合伙人才干起来的。现在他们想扩大规模,还想听听郁家人的意见,郁家人学历高,见识广,应该会支持他们的想法。

    赵翠芬是赵卫东的亲姑妈,赵卫东母亲早逝,赵翠芬很照顾他,他把姑姑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妈妈。加上他们夫妻俩和郁家是干亲,所以赵翠芬对他比其他的侄子更亲近更上心。听到他们想扩大生意规模,很担心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

    “钱够吗?那个地段的租金不便宜,而且大门面装修各方面的花费也不少。”

    “是啊,资金是一方面,饭店的经营定位,客源等等都是要考虑的。你现在是要做大,不能用以前小打小闹的想法和做法来考虑以后问题。”郁子泉吸了口烟,缓缓的说:“既然你现在提出来,说明你们夫妻俩已经考虑的很成熟了。说说你们的想法。”

    赵卫东和郁楠浚是表兄弟,2人五官很相似,但是气质完全不同。郁楠浚一副高级知识分子的模样,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白皙的皮肤,浓眉大眼,面容俊朗,与其说是律师,不如说更像是大学老师。而赵卫东则身形高大,偏瘦,古铜色的皮肤很健康,眼神锐利,神色精明强干。

    他听到姑父问他有什么打算,匆匆咽下口中的茶,答道:“我们考虑了一段时间了。觉得现在的店面规格小,虽然每天都满座,但是流失了很多客人。我还年轻,吃的了苦,经的起历练。老吴年纪比我大了十多岁,对现在的生意很满足,可我才30出头,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就算是这次亏了,失败了,还能东山再起。提倡改革开放那么多年了,大家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去外面吃饭的人也肯定会更多。现在正是赚钱的好时候,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们夫妻当初从厂里出来,就考虑的很清楚了,现在有机会发展的更好,当然要好好的打算打算。”

    “那你们对要开的那家店有什么计划?你们既然已经考虑清楚了,今天应该不是只来告诉我们一声的吧。还有什么,一起说。”郁楠浚笑着看他突然不继续说下去,插嘴说道。

    赵卫东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嬉皮笑脸的说:“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不顾郁楠浚“去”的一声甩开他的手,站起身帮在座的人都倒了茶,才坐下继续说:“我和玉芬盘算了一下,我们这几年赚了有小十来万,但是要开个大的酒店还不够,租金、装修,员工的工资,都是不小的开销。所以我们想向你们借钱或投资。借钱就是你们把钱借给我,打借条,到时候我用高银行5分的利息还。投资,就是你们投钱入伙,只拿分红不参与饭店的经营管理和日常的事情。除了你们,我爸那里,二弟那里,姨夫家,建设、建国2家,我都准备借点,钱应该差不多了。如果实在不够,就用家里的房子做抵押,贷款。饭店开起来以后,我专心管生意,厨房的事情就交给大厨。我想让和我一起学厨的二师兄当大厨,他手艺比我好,之前想叫他一起出来他一直不同意,他觉得有个铁饭碗稳当。这几年他老婆一直有病,钱总不够用,看到我赚了钱很眼热。昨天我问过他,他肯出来帮我干。玉芬管帐,但是她不懂财务会计什么的,只能简单记账,我想让丽芳来当饭店的财务,管总帐。我开给她工资,每个月她只要月头月尾的时候来看看、算算,平时的一些简单的,就交给玉芬来做。玉芬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丽芳。想开大饭店,生意上去,各方面都要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也不长久。”

    郁瑾若有些吃惊的看了他一样,没想到这个干爸看似是个简单的暴发户,心里的打算却很精细,看来之前的成功不完全是因为大胆和运气,应该是个有经营头脑的人。

    郁子泉听了觉得挺满意,这个侄子看着不仅胆大有魄力,还很有头脑,对实事和环境也很有眼光。他有心要办大事,自己有条件当然要帮一把。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当然很好,只是不管做什么,都要谋划好,生意方面我不懂,但是你既然要做大,那么除了规章制度要完善,卫生环境、菜式口味、服务质量都要考虑进去。好的饭店不是有个大门面,有宽阔的环境和好吃的菜肴就可以了。你要学的地方还多着呢,虽然不一定要像能向老字号饭店那样来做,可你总是要做的越正规越好。面对的客户群体也要考虑进去,太高档了客户消费不起,低档了对盈利和发展有没有影响,都要确定好。至于钱嘛,我们手上是还有些闲钱,不过能帮你的不多,就先借给你,也不要算利息不利息了,到时候把本钱还给我就可以了。”

    赵卫东听了姑父对自己的嘱咐,忙答复道:“姑父,你放心,我会好好干的。你说的那些我也都想到了,等一下我就把我想到的好好和你说说。钱既然你借给我了,我肯定要算利息给你的,如果你不要我的利息,我情愿去向别人借。而且酒店正式开张以后,还要拜托你们帮我好好宣传宣传呢。你们人脉广,能帮我找到不少客人呢。”

    赵翠芬嗔怪的看着他说:“你这孩子,跟我们还算利息不利息的。我们从小看着你长大的,还不相信你的为人?难为你有上进心,既然你现在有困难,我们帮你一把,难不成还要求你的回报吗?”

    赵卫东为难的看着他们:“姑姑,我知道你们疼我,照顾我。现在我是大人了,也在做事业。既然我想正正经经的做事,难道还要你们贴着钱来帮我不成。你们就当是投资或把钱存银行了。而且我还有点事要拜托你们,你们白借给我,让我都说不出口了。”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郁子泉和赵翠芬。

    “你这孩子,我们又不是外人。如果是其他人,我们也不一定会借的。你现在起步阶段,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你还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先说说。”赵翠芬责怪道。

    赵卫东认真的说:“姑姑,姑父,我是认真的。亲兄弟,明算账。谁也说不好,我能不能赚大钱。既然我已经准备这么做了,前面也考虑的很清楚了。如果你们支持我的,就不要推辞了,那些利息是你们应得的。如果你们不要利息,我就不向你们借了,最多多跑几家。抵押,贷款,总有办法酬到钱的。”

    郁子泉是家里的大家长,虽然平时赵翠芬也很有主意,以前在工作中也是说一不二,可是她毕竟还是受过传统教育,凡是家里的事情总以丈夫的意见为先。尽管有心想说服侄子,可是还是顾虑到丈夫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没有马上再说话。她想看看丈夫是什么意见,如果有什么问题,私下里他们也能谈谈的。

    郁楠浚看他认真的样子,知道他肯定也考虑清楚了才提出来的。想帮他在父母面前说说,可是不知道父母的想法,所以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出声。

    在场的其他人也是差不多想法,所以也只看着郁子泉不说话。

    郁子泉沉吟了一会,说:“既然你话已经说到这里了,我和你也不用客套。你一定要算利息的话,也不用多,就和银行一样就行。我们2个的退休工资足够我们安逸的生活了,平时柏清、楠浚、竹筠也会贴补给我们吃的用的,所以我们两人也用不了多少,钱基本上也都放在银行里。把钱借给你,我就当存银行了。”

    “我们家2个孩子现在上初中,开销有点大,能拿出来的钱不多,估计也就几万。回头我把钱取出来给你,你也给我银行的利息就成。”郁柏清是老大,通常是跟在郁子泉后面发言。

    接下来程国栋和郁楠浚也表示能拿出钱借给他。徐丽芳对于让她去做财务也表示支持,只是说不要工资,免费帮忙。还是赵卫东和高玉芬再三坚持,在郁楠浚的拍板下才定下来每个月拿正常工资的2/3。

    赵卫东把自己现有的计划方案从头到尾细说了一遍,对其他人有不明白的地方都加以说明,听到好的建议和意见也用心记了下来。这样2个多小时以后才定下了饭店经营的大概章程,同时商定好三天后赵卫东来拿钱。

    说完公事,就要谈私事了。赵卫东这才把他之前说的要帮忙的事情说了出来:他们夫妻要忙饭店的事情,2边的老人都帮不上忙,赵一非马上要开学去幼儿园了。下午去幼儿园接孩子和晚上吃饭想让郁家二老帮忙解决,老夫妻俩一口答应了。反正他们退休了,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围着孙女和锅碗瓢盆打转,而且2个外孙子也经常在父母忙的时候接送和带回家吃饭、睡觉的。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孩子多了能互相做伴,还能让大的带着小的。

    说到下半年赵一非要上大班,倒是让郁家想起来:郁瑾若下半年也到年纪,可以去幼儿园上小班了。赵一非就在郁家附近的中心幼儿园上学,那里的条件和规模都不错,到时候让郁瑾若也去那里上学,离家近还能让孩子做伴。

    郁瑾若听到还要从幼儿园小班开始上学就马上头大起来。她知道自己现在是小孩子了,但是让她从小班开始,与一群比她前世女儿还小的小孩呆3年,还要从“1、2、3”,“a、o、e”开始学习,无论如何她都不能接受。只是让她学小说里主角那样提前上小学,跳级读书,还是下不了决心。她知道自己前世的学习很好,到初中为止的学业对她来说还能应付,但她从来没有上过高中,就连以前初中的成绩也只能算是中上,而且还是普通中学的中上水平,如果到重点中学说不定连中等都算不上,要不前世也不会只上了大专。这世她要从上初中就开始努力,尽量扎实基础,才有可能在高中的时候还保持较好的成绩靠上大学。现在考虑上什么大学还很久远,眼前要解决的是要不要上幼儿园的事情。她做不到和真的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打打闹闹,不想让自己太出格,只能尽量少和他们在一起。只是让她去跳级上学,也不是良策,小学和初中的前2年能应付过去,但是后面就没有办法保持原来的水准,到时候成绩下降,自己不就成了现代版的“伤仲永”了?这也不符合她要强个性的做法。还好现在离她上学还有半年,她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将来怎么上学的问题。

    于是她集中精神回到现在他们正讨论的话题,因为他们正在讨论的内容也和她有关:上特长班。

    高玉芬提到最近看到其他人都在把孩子送到少年宫学习一些特长,她准备让赵一非也去,这个话题立刻得到了郁竹筠的积极响应,因为她也正在考虑这个事情。程琪、程瑞班里的有同学在上特长班,学习乐器,还有学习书法、武术、棋艺的。让他们也产生了兴趣,想去学点什么。

    “老二家的红云不是在少年宫当老师吗?前两天她告诉我,现在少年宫开了几个的特长班,有学乐器的,有钢琴、小提琴、笛子、二胡什么的,还有学围棋、象棋、书法、画画、武术、跳舞唱歌什么的,总之开了不少班呢。他家奇峰刚报名去学武术了,那孩子皮的让她头疼,说是学学武术消耗消耗精力,也让老师管管他。”高玉芬口中的红云,是指赵卫东亲弟弟的老婆,陈红云。

    “我想让非非去学钢琴,不是说弹钢琴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好处嘛。如果他有精力学其他的,再学下棋、画画什么的。现在家里都是个把孩子,当然要好好培养,没有条件还要创造条件上呢,现在有条件可以让他多学点东西,肯定要支持的。我们辛辛苦苦的赚钱,不就是为了他们嘛。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孩子有机会多学的东西总是好的。我也是听我们医院的同事说起孩子在外面学书法,还有学英语的,现在程琪和程瑞,我看他们平时也有空余时间,就想让他们去学点东西。艺多不压身,有一技之长对他们将来也有好处。”

    “对啊,我听红云说,现在有些孩子3、4岁就有去学的,想想我们非非现在开始学还不算晚,等将来长大了再去学就晚了。不是说有什么童子功什么的嘛。”

    “童子功说的是练武,弹钢琴也有这样的说法的吗?”一旁的干爸听了,觉得有点疑惑。

    “不管能不能这么说,但意思在这里,小时候学的东西,记得总是长久一点,而且小时候开始学总是有好处的。最起码起点比别人高啊。”高玉芬听听到自己老公这么说,有点不依了。

    “囡囡也4岁了,是不是也可以去学弹钢琴,画画什么的?还可以学跳舞啊,女孩子又会弹琴又会跳舞,多有气质啊。”徐丽芳也开始感兴趣。

    “对对对,我们囡囡将来还要会写书法会讲英语,要做才貌双全的才女。好啊,我们现在就可以列个培养计划,把囡囡培养成全面型的淑女加才女。这样我就是才女的爸爸了,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我呢。”郁楠浚的兴趣更大,已经想到将来了。

    “照你这样的说法,你是为了让人家羡慕才培养囡囡的?本末倒置。不管学什么,学多少,要量力而行,不能累着孩子。而且还要顺应孩子的心意,孩子不感兴趣的,勉强了也学不到精髓的,只能学个皮毛,还引起了孩子的反弹和厌恶,得不偿失。”郁子泉一盆冷水泼了过来。

    赵翠芬不忍心心爱的小儿子被呵责,忙打圆场:“楠浚也是说说而已,你急什么。不过,让囡囡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我们反正也在家没有什么事,等囡囡再好一点了,把以前学的数学、唐诗什么再继续学下去。这个特长班我们也挑一、两样孩子感兴趣的学,学到哪里是哪里。不求孩子将来做什么才女,只要求她识文知理,懂得做人,健康平安也就好了。”

    徐丽芳看到公公说老公,不能开口帮忙,现在听了婆婆这样说,忙接话:“我也正想说,让爸妈有空多教教囡囡唐诗什么的,先自己在家打个底子,将来学习也轻松一点。特长班就先让玉芬姐了解一下,我们改天好好看看,报个囡囡感兴趣的学起来,有兴趣了才学的久。”

    就这样,郁瑾若未来的特长学习,不用自己提,就已经被安排上了日程。

    还是高学历、有知识的家庭注重孩子的成长培养啊。这样也好,不用自己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找理由来满足前世的遗憾。既然他们说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那么接下来郁瑾若的重点任务就是要了解本尊以前学了多少东西,以及先从什么特长开始学。

    晚上,在徐丽芳和郁楠浚压低嗓音兴致高昂的讨论中,郁瑾若心情轻松的悠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