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 第二章 小郎君和放粮报复
    柳家就在村口山脚下,山对面就是小镇,走大路脚程约半个时辰能到,大旱前四乡八村的人都往那儿赶集买些日常用物或做些小生意,再有些作为的人便往小镇外面走,到人流量更大的市集谋生。

    而她现在要赶小路进山。

    大旱后村子里一片沉寂,自从知道新县令不会弃百姓不顾,小凉山和周围一带的村民都在家待着休养生息,就等着领两天后的种子使上全身力气种一季明年的早稻,家门口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零零散散地聊着。

    不出意料,越春归被喊住了。

    “柳家那丫头,天快暗了你上哪儿啊?”

    越春归作势低头抹了一把脸,转身柔柔地应了一声:“爷爷,我上山看看有没有野菜。”

    开口的是村里一门独户,打铁为生,上了年纪的手艺人在村里有些地位。

    他说话直接:“县老爷按人头分的粮,你们这么快就不够吃了?”

    越春归为难地笑笑:“爷爷……我们家的粮在全叔那儿。”

    这话一出,周围一圈老人都抬了眼,正巧里正家媳妇出来叫公婆进屋,顺口一问:

    “你家的粮怎么在他手里?”

    越春归支支吾吾,眼睛红了一圈:“放粮前,全叔……说帮我们取粮……”

    心思转得快的老人早就“哼”了一声,敲了敲烟枪,远远地朝柳全家的屋子瞪了一眼。

    大旱才刚过去,一口粮就是一条命,谁会把自己的命交代给旁人!分明是有人昧了良心欺负人孩子家里没了倚仗!

    一旁里正他爹已经黑了脸。

    里正媳妇是个胖乎乎的女人,脾气再好不过,见状心里也有了数,怕家里公婆气出好歹,连忙开口:“春归丫头,前两日下过雨水,山苦菜一准冒尖了,你采些回来,婶子待会儿给你送些鸡蛋,这山苦菜炒鸡蛋呀鲜鲜嫩嫩,知平这么小的娃娃也能吃!”

    越春归一听连忙擦了擦眼睛,一脸感激道:“谢谢婶子!谢谢婶子!”

    “全叔倒是借了我两只鸡下蛋。”她不好意思道:“……就是抱来五六天了,还没下过一个蛋,想来是我人小,不会照料蛋鸡。”

    里正媳妇一听也怒了,直暗骂柳全,五六天下不出蛋还叫下蛋鸡吗!那柳全分明就是拿养了数年早就生不出蛋的鸡糊弄人孩子!亏他还有脸一天到晚吆喝给侄子侄女一家送了两只鸡下蛋补身子,

    越春归吸了吸鼻子:“这鸡过两天就得还给全叔,一直下不出蛋我才想着到山上找点野菜。我饿着不要紧,可家里弟妹已经饿得不行了,知平今天还饿得直哭。婶子您真是好人!”

    一说完几个老人的脸色越来越差,敢情这鸡不仅下不出蛋,过几天还得还?!

    里正他爹当即起了身,阴沉着脸从怀里掏出两个煮熟的芋头给儿媳妇:“等会儿跟鸡蛋一道给孩子送去。”

    又转头道:“如今天黑得快,采了野菜赶紧回来,你这事我们都记下了!”

    说完背过手进了屋,显然被气得不行。

    越春归扫了一圈正在嘀咕叹气的老人们,一脸忐忑地跟里正媳妇道谢,转过身后满意地笑了。

    村里人被旱情折磨得久了,孤苦无依没了倚仗的半大孩子们被族亲逼得只能上山采野菜可是件新鲜事儿,等下回官府放粮就热闹了……

    齐州是丘陵地带,南方一带山不算多高,越春归只走了片刻,就到了一处平缓的矮坡,远远望去,新生的植被已经冒了尖。

    再等几场雨水,整座山便能活起来。

    她小时候是爷爷带大的,老一辈信奉山是吃不光的,只要山还在,人就能活下来,山比人更能适应天灾。

    就跟里正媳妇说的一样,矮坡一侧已经长了一茬嫩绿色的山苦菜,她忙不迭摘了一手。这里人只当野菜糊口,其实野菜营养价值高着呢,几个孩子喝上一碗苦菜鸡汤,再吃口苦菜炒鸡蛋换口味。等她回去先把剩下那只鸡也宰了,接下来几天都不愁吃了!

    这边她摘得起劲,殊不知后面正站了一个人。

    天将尽,程祁佑平静地看着眼前的女子采了一大把山苦菜,脸上还泛着笑容。他的那碗米糊看来起了作用,只是不知道挨过这么一场后她是否认清了那位族亲的真面目。

    摘了满满一兜野菜后越春归才起身,这一带泥土都泛着湿润,想来地底下已经返潮,旱情也算真正地过去了。

    这样想着起了身,越春归突然瞄上了泥土堆里一串泛了黄的藤蔓,走近一看,越春归笑了,这不是一根番薯藤吗!这地方居然还能长出野番薯!看来等再下几场雨水后她还要再上来一趟,这新的一茬长出来她得移种到家门口,柳家父母在院子里开垦的这么一大块地也不算荒废。

    记下位置后,越春归总算满意地站直了身子,转过头猛地吃了一惊,正对上一张清白瘦削的脸。

    程祁佑手里拿着两只野兔,此刻正血淋淋染红了一小片地,双目清冷地看着她,还没等越春归反应过来,程祁佑拎出一只兔子扔在她脚边,扔完了头也不回立刻转身要走。

    这么一副桀骜的模样确实把越春归唬住了

    瞥到脚下还在扑棱的野兔后她才回神,迟疑地开口:

    “诶!你……是祁佑?”

    瘦高个儿不搭理人的熟面孔,再看了看,总算对上了面孔。

    “诶,你等等!”越春归不顾脚下那只野兔,连忙上前叫住了人,边把自己采了半天的山苦菜分了一半想要塞进那半大孩子手里。

    如今对上了脸,这孩子所有的遭遇对于她来说都有了具象的感受。

    “多谢你的米糊,姐姐知道家里那点米糊也是你硬省下的,从前我没心力,如今醒了神,也该管顾你一些。”春归边念叨,边拿过他手里那只草篮子,一大半的野菜全装了进去。

    程祁佑似是没想到,这一腔热情让他疑惑,毕竟不久前原身还傻得天真,把那位族叔当成至亲长辈,傻傻抱着两只不会下蛋的鸡。

    春归装完一篮子野菜后才瞥了一眼他手里另一只死透了的野兔,心里不免叹了口气,好好的读书郎,如今去漫山遍野地打猎。

    两人之间一时无话,过了会儿程祁佑嘴角才勾了勾,知行家只要这长嫂醒了神,日子该不会像他这般难过。

    他收了一篮子山苦菜,似是很久没有开口说话,声音干涩道“你刚醒,那野兔拿去补身子吧,两只鸡吃了就吃了,还是要想想怎么推脱过去。”

    放下一句话后便直接走了。

    春归看着他瘦削但挺拔的背影走远后才醒过神,转头捡起那只野兔眨了眨眼,看来知行那碗鸡汤应该进了他的肚子了,只是他应该还不知道她已经在村子里给那柳全上了一大波眼药,才出口提醒。

    春归笑出声,真是个聪慧又别扭的孩子。

    这一趟满载而归,春归没想到村里的人竟然如此朴实,等她下了山村口还聚着三三两两的老人,见她来了才松了一口气。

    “总算平安回来了,哟,还有只野兔子呢!”

    春归心里一暖,看了看野兔想到那瘦得不像样的孩子,眼神一闪顺口说道:“奶奶,我哪会捕兔子呢!刚刚在山上碰到了祁佑,他平日里跟我们知行交好,知道我刚醒过来,把刚捉的兔子给了我补身子。”

    一众老人似是想起了什么:“祁佑.......是老程那会念书的小儿子吧!”

    另一个大爷吸了口旱烟,皱眉道:“不会错,柳家那几个跟程家那两个孩子的名儿全是老齐秀才起的,我记着呢。”

    村里的老人都颇受人尊敬,几十年前小凉山出了第一批读书人,凤毛麟角出了市集,剩下的一批全留在了小凉山,组织人在镇上开了私塾,又修桥铺路,打理了村子。那些都是实实在在有着强烈荣誉感和使命感的一代建设者。

    春归笑道:“爷爷记性真好,刚在山上我还差点没认出来呢。小孩儿还没满十五,整个人瘦成竹竿儿了。”她惭愧道:“我都不好意思收下这兔子。”

    几个老人沉默了,念书的孩子大晚上还在山上捕猎,这哪是件好事儿,这村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污糟事儿。

    “他跟他兄嫂大旱前分了家,一个半大的孩子过得这么艰难还分我一只兔子,我真是……诶。”春归一脸无奈。

    几个老人眼神立刻锐利,个个敛声屏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春归心里嗤笑一声,她早就觉得奇怪,一个念了书的半大孩子竟然会被强制分出去。

    敢情连这分家都是瞒着村里一众老小!

    见目的达到,春归赶紧道了别。她提了提手里那只兔子,看那几个老人的神态,显然把程祁佑的事儿记上了。

    老人们虽然受人敬重,可年纪大了,村子里的消息都不太灵通,春归一出来晃荡,直接把族亲抢粮和兄嫂赶弟两件事儿捅到了跟前,虽不能立刻改善几个孩子的实际现状,可谁知道以后呢!

    到了家春归把野兔放到笼子里拿布盖着,野菜就着水池洗了,一打开门果然看到知行正在洗碗。

    见她来了,知行笑着举了举手里的碗,指了指放在一边的两个芋头和五个鸡蛋。

    他神色有些激动:“嫂子,李婶子刚刚送了芋头和鸡蛋过来!还......还嘱咐我们下回自己去领粮食。”

    说完崇敬地看着越春归,他读过书是家里最机灵的孩子,一想就知道肯定是嫂子做了什么。

    春归笑笑,揉了揉他的脑袋。

    知行继续说:“嫂子,刚刚祁佑也来过了,他要上山捕猎,我给他盛了一大碗鸡汤。”

    春归把野菜放进橱柜,再接过知行手里的碗说道:“嫂子知道,刚刚嫂子碰见他了,他还送了嫂子一只野兔!”

    知行眼睛一亮:“祁佑捉到兔子啦!那这两天他也不会饿肚子了!”

    春归眼神一软,这也是个好孩子。

    她摸了摸知行的脑袋,指了指那几个鸡蛋,轻声道:“知行,嫂子接下来的话只说一次,你要记着。”

    见她突然这么严肃,知行也连忙正了神色:“嫂子您说。”

    春归:“从前有爹娘和你大哥护着,咱们循规蹈矩地过日子不愁什么,心性养得单纯才被全叔哄骗走了粮食。”

    知行眼神蓦得凛冽。

    春归继续道:“可嫂子刚刚死过去一回,如今已醒过神,才知晓人性中有像祁佑自强自立又纯善这般,也有那全叔罔顾亲情那般,咱们不能再这么过日子了。”

    知行目光晦涩,张了张嘴:“嫂子,我懂。”

    “嫂子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但那之前,也会好好收拾从前欺侮过我们的人!”

    知行连忙抬眼:“嫂子,我会帮你!”

    春归勾了勾嘴角:“嫂子只是知会你们一声,并不要你们做什么,只是知敏那边还要你........”

    这回不等她说完,知行就抢了话,他正色道:“嫂子,我都明白,知敏也会明白,咱们家只有我们几个了,不团结起来还会被全叔那样的人欺侮!”

    他们家再也不能再像今日这样看着嫂子毫无声息地躺在床上,却什么也做不了。

    春归松了口气,孩子懂事就是好,一点就通。她也不怕这些孩子哪天发现她跟原身之间的性格差异。

    “你李婶子说得对,两天后就是最后一次放粮,等那日我们一个都别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