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风华鉴 > 第一千零三十章 两个乂
    李世安也不知道现在这局该如何解,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温宛是最后一个见到宁林的人。
    眼前周帝怒火正盛,他为转嫁怒火只得把矛盾焦点朝在场的那几个人身上推。
    其中就有宋相言。
    “皇上明鉴,老奴当时拼命想要跟进去,可被宋小王爷死死拽着,小王爷还把老奴推进池塘里扒了衣服关在前院,若是别人老奴还敢反抗,若是伤了小王爷的话端荣公主……”
    “你就不会绕着他走?!”或许在周帝心里,萧灵是唯一的温柔。
    所以在李世安提及‘端荣公主’四个字的时候周帝脸上不自禁表露出一丝无奈,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宠溺。
    李世安叫苦不迭,“老奴绕着小王爷走了,可小王爷根本不给老奴路走,他直接就……”
    “与宋相言何关!他懂个屁!”在周帝眼里,宋相言就是个娃。
    李世安见周帝没有要追究宋相言的意思,也不好再把事端朝这上面引,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肯定,周帝对端荣公主跟宋相言母子,终究不同。
    甚至比对那几个皇子要好。
    “还有,宁林为何要把免死金牌给郁玺良?”周帝慢慢沉下心,冷声开口。
    这点李世安也不是很明白,“老奴实在不知,好像宁林跟郁玺良之前还有过节。”
    御书房里气氛低沉,周帝龙目微眯,“他知郁玺良是密令者,临死之前用在朕这里诓去的圣旨把免死金牌给了他,分明就是在保护!他还将温宛叫进屋里……莫不是将朕跟那个背叛者一起告诉温宛了?”
    李世安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但又觉得不太可能,“老奴觉着,以温宛现在的身份地位,承不起这么大秘密,此事怕是宁林的报复。”
    周帝皱眉,“为何?”
    李世安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分析,“此事不仅皇上动怒,那个背叛者也一定很生气,偏偏宁林死前只叫温宛进去,制造出来的假象就像是温宛知道一切,好引皇上跟背叛者一起对付御南侯府,届时皇上与背叛者都会以御南侯府为中心,以皇上的英明神武,定会找出蛛丝马迹揪出背叛者,宁林这招,怕是想引皇上跟背叛者鱼死网破。”
    “呵!”
    周帝气极冷笑,“宁林也是煞费苦心!”
    “至于温县主是否知道内情,老奴以为若宁林跟她有深仇大恨,倒是会把秘密告诉她,否则应该不会。”
    李世安这样解释绝非是替温宛开脱,尊守义的计划是想先利用太子府斗败二皇子也就是周帝。
    若然周帝先朝御南侯府下手,暴出遗诏跟密令者,战幕定会转移目标先灭萧臣,那时坐收渔利的就是萧允。
    不管尊守义还是李世安,他们都相信比起萧臣,周帝更难对付。
    这也是事实……
    “你找人给允儿捎信叫他不必担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朕都会替他扫平所有障碍,还有,密切监视萧臣跟郁玺良他们一举一动!”
    “是。”
    周帝尚须冷静,摆手退了李世安。
    待殿门阖起,周帝便再也坐不住,他打开机关走下密室。
    有时候他觉得父皇离不开一经是有原因的,他现在似乎也有些依赖这个老和尚,倒不是一经能说些内幕给他,实在是这个老和尚的存在能让他沉下心,找到自信。
    而且这几日他开始叫一经给他念经听。
    别说,虽然听不懂但还真好听……
    自宁府出来,温宛等人直接回大理寺,郁玺良先安顿好小铃铛且叫上官宇留在孤园保护,此刻包括宋相言在内,四人皆在雅室。
    戚枫留在外面看守,有些事他很清楚自己该不该参与。
    房间里,温宛刨除蛊神滴血的部分,把剩下的事实和盘托出,包括幻蛊。
    大概意思就是宁林把她叫进去之后只为守香,一柱香的时间,她再去叫宁林的时候人已经没有了呼吸,当时她在宁林身边发现一张空白圣旨,跟两个锦嚢,其中一个锦嚢里有两个字,另一个锦嚢里的字是‘烧’。
    “屋里有两桶石脂油,应该是景王准备的。”温宛说到此处,心里颇为难过,“现在看景王早在进去之前就已经想好去死了。”
    “可他为什么要把免死金牌给我?”郁玺良一路都在想这个问题,如今知道圣旨是空白的,他越发疑惑。
    温宛看向郁玺良,“景王活着的时候不止一次与我说想娶小铃铛为妻,他既是把小铃铛当作阿丑,自然是想给她最好的,拥有免死金牌的父亲是小铃铛最大倚仗。”
    温宛前几句话说的都很不错,最后一句让郁玺良心脏猛抽一下。
    宋相言也觉得温宛解释的对,“他还把房契地契都给了小铃铛,真是用心了。”
    郁玺良,“……温县主可否把宁林留下的另一张字条拿出来?”
    温宛恍然,急忙从怀里取出那张字条,上面有两个字,其中一个是‘真’,另一个字写的奇怪,凶字里面两个‘乂’。
    正常‘凶’字只有一个‘乂’,宁林留下的字却是两个,两个‘乂’上小下大。
    “真凶有两个?”宋相言不愧是大周皇城有史以来最有成就跟建树的大理寺卿,一句话点醒众人。
    也得说宋相言对‘真凶’两个字特别敏感,温宛就没朝这方面想,包括萧臣都在思考‘爻’字的含义。
    郁玺良倒是很赞同宋相言的猜测,萧臣亦在心中赞叹。
    毕竟除了这个解释他们也没有更好的解释。
    “可景王指的是什么案的真凶?”温宛又问。
    宋相言几乎秒回,“蛊患案真凶。”
    温宛再次投去震惊又羡慕的目光,同为人,有的人脑子是脑子,有的人脑子是豆腐,平的连皱纹儿都没有。
    某县主在这一刻认清现实,哪怕在过去某些个节点上她觉得自己智商已经无限接近眼前这位小王爷,但事实是,还差的远!
    “这个很好理解,宁王舅身上就背着这一个案子。”宋相言理所当然道。
    萧臣跟郁玺良之所以没有这么快回答,不是脑子转的不够快,是他们想的更深远。
    来杀宁林的杀手,不是一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