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风华鉴 > 第七百九十二章 打个赌吧
    翠团一盏碧螺春,坐看流云自在人。
    对面茶楼里温宛叫莫修送进来一壶刚刚冲泡好的极品碧螺春,待莫修退下,她抬手提壶斟满茶杯,嫩绿的叶子飘浮在水面上,条索纤细,卷曲成螺。
    因为温谨儒喜欢喝碧螺春的关系李氏这些年也跟着习惯了,平日里只喝碧螺春。
    温宛将茶杯毕恭毕敬端过去,“婶婶。”
    李氏显得拘谨,眼睛不时瞄向斜对面如珍如宝的铺子,她不知道温宛为何会请她到这里喝茶,也不知道温弦怎么与她前后脚找上楚倦,他们在里面说些什么?
    “婶婶与楚倦的事宛儿知道,温弦也知道。”温宛几乎没有任何隐瞒,直接交了底。
    李氏闻声羞怒,“你……你查我?”
    “我查楚倦,也是因为温弦查他在先,我好奇。”温宛抬手将半掩的窗户推紧,“婶婶当温弦是亲生女儿,那你想不想知道,她待婶婶如何?”
    “弦儿待我十分孝顺!”李氏重声开口,脸上露出不喜神色。
    温宛浅笑,“打个赌?”
    李氏皱眉,“赌什么?”
    “赌在温弦心里,婶婶如同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要一有机会她就迫不及待想让婶婶出丑,甚至想毁了婶婶,毁掉整个御南侯府。”
    “温宛!”
    李氏突兀站起身,目露寒意,“要不是看在这段时间御南侯府发生太多事,你这样诬蔑弦儿,我这个做婶婶的得动手打你!”
    “若非深切体会,宛儿不敢与婶婶开这样的玩笑。”温宛迎向李氏目光,“如果温弦能经受住这次考验,本县主手里伯乐坊的两成股,我给她。”
    李氏从温弦口中知道她已获伯乐坊六成股,剩下四成股中有两股在温宛手里。
    之前温弦还与她抱怨过这件事,温宛那两成股实则是借宋相言之手从她手里抢去的,那时温谨儒被抓进去,李氏哪有心思管这件事,如今倒是温宛先开口。
    “你说真的?”李氏狐疑看向温宛。
    “婶婶坐。”温宛缓声道。
    待李氏坐下来,温宛不免一笑,“婶婶待温弦真的很好,哪怕此时此刻温弦就在如珍如宝里与楚倦说话,婶婶都不好奇他们在说什么,只想着替她得到伯乐坊的股成。”
    李氏这才想到,温弦在如珍如宝里已经很久了。
    “你想怎么打赌?”李氏透过窗棂看了眼对面铺子,心里略微忐忑。
    温宛只有一个条件,“婶婶只要当什么事都没发生,温弦叫你做什么你便做什么。”
    “这么简单?”
    “越简单的东西越纯粹。”
    温宛看向李氏,“我相信婶婶不会与温弦说出我们的赌约,毕竟婶婶也想知道温弦对您有多孝顺。”
    “怎么判断输赢?”
    “如果温弦见楚倦这件事的结果是好,我输,结果是坏,婶婶输。”温宛想了很久,她得让李氏知道这件事,因为她得让李氏有退路。
    楚倦的出现意在温宛对温弦重生之事的证实,而让李氏看清温弦嘴脸只是她想把这件事发挥到极致。
    她哪怕相信李氏对二叔的感情可也不能冒险。
    为了君庭,温宛不可能让李氏蒙在鼓里,她要拆穿温弦真面目,而非拆散一家人。
    所以李氏只有知道内情,才不会贸然说错话。
    这时,温弦自如珍如宝里走出来,登上不远处的马车消失在人群。
    李氏沉默半晌,“我若输了又如何?”
    “没有温弦这个女儿,婶婶还有君庭,还有我跟少行。”温宛用无比真诚的目光看向李氏,“不管婶婶是否相信,我比任何人都希望这场赌局,婶婶能赢。”
    李氏没喝茶,她答应温宛赌这一局,也答应她不会把赌局的事告诉温弦。
    她还信誓旦旦与温宛说自己不会输。
    温宛没有反驳。
    待莫修把李氏送走,回来时温宛正在品茶。
    难得有时间,她想坐在这里静一静。
    “县主为何把这件事告诉夫人,万一夫人告诉温弦怎么办?”莫修从头到尾参与此事,温宛也没瞒他。
    “不会,婶婶最喜欢‘想当然’这三个字,这场赌局在她看来,只要她什么都不做就一定能赢,那又为什么多此一举。”
    站在李氏的角度,这件事只要李氏不与楚倦私奔结果就是好的,走与不走李氏自己就能决定,与温弦毫无关系,也根本不需要温弦做什么。
    温宛浅喝过碧螺春,落杯时怅然一句,“而唯有豪赌,才能让婶婶相信此事与我无关。”
    莫修听的糊涂,但他相信眼前女子的本事。
    “对了,九离还在朔城没有回来?”温宛难得想到自己那个树洞,狐疑问道。
    莫修背脊一凉,“回县主,九离说他得在朔城多呆一阵,私事没办完。”
    温宛微微颔首,“你退罢。”
    “是。”
    雅室房门闭阖,温宛想起与九离相处的日子,心中难免后悔。
    如果老天爷再给她一次让她选一人从朔城同行而归的机会,她选九离。
    拿了她的钱不给她干活可以,但是揣着她的秘密不在她身边呆着,这就危险了。
    不行,她得给歧王去信。
    找人……
    大周皇城真是一波平一波起,都不给人喘气的机会。
    温侯案没消停两天,盅患案又如一片乌云压下来,在人们心头埋下恐惧的种子。
    一经这段时间吃睡都很规律,因为周帝又开始正常喂投了。
    这会儿密室石门开启,周帝端着托盘走下来。
    为了不让外面的人怀疑,一经所食皆是周帝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这也归功于周帝自小用膳不喜人伺候,否则一经吃饭都是难题。
    而省饭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帝王不可偏食,过往周帝每样菜都要吃一些,不喜也要吃,现在他只需要吃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有人帮他吃。
    问题就在于喜欢的不能多吃,不喜欢的又不吃,一来二去,周帝瘦了。
    托盘置于案前,一经双手被松开。
    “大师对当年蛊患有没有印象?”周帝如往常坐在对面桌案后面,龙目深邃,一身威严。
    一经漫不经心夹起托盘里的水晶肉,搁到嘴里入口即化,“皇上如何提起这个?”
    “五日前,朱雀大街有蛊人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