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嫡女归来:王爷又作妖 > 第395章不对劲
    “你点清楚了,整整五千两银子,不多也不少。”

    温沉将一包比之前更加沉甸甸的包裹递到桌子上去,面容严肃,不苟言笑,“半个月之内,我们要知道有关稻谷子的一切事情。”

    雪禾挑眉,接过包裹,看了看,交给棠梨去点,“温少庄主,您说的倒是轻巧,这来来回回至少得要一个月的功夫,半个月……恐怕太强人所难了。”

    云谦调笑,“可你们是欢煦坊啊,找你们办事,不就是图个效率跟速度吗?否则白出这五千两银子了。若是一个月才能有消息,那我们还不如自己去呢。”

    “就是啊。”

    温沉很不满,桓誉要把钱拿回来,被棠梨侧身一避。

    雪禾微微笑,“行吧,几位都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那欢煦坊就赏几位一个面子,二十日如何?”

    “半个月。”

    桓誉的语气很坚定,没得商量,“不然这桩买卖就作废。”

    雪禾似乎有些迟疑,“这……半个月?”

    棠梨在她耳边轻声说些什么,一本正经地点点头。

    雪禾抿唇,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好吧,那就半个月,正好我们坊中有一位姑娘如今在边城,前些日子修书要回来,正好就将这任务交给她,可以省去一些麻烦功夫。要是能走吹雪湖,就更快了。”

    温沉哼了一声,“这还差不多,希望欢煦坊能说话算话。”

    “这是自然。”

    雪禾笑容温婉,“都是江湖中人,欢煦坊什么规矩,几位也是清楚的,这件事就不必再质疑了。”

    雪禾和棠梨带着四个人去欢煦坊内屋一个房间里。

    这个房间满屋盈香,醉人心脾,仿佛是来自天上的仙,令人流连忘返。

    欢煦坊的规矩是,先给钱,再签合约。

    “请吧,四位公子,一位公子签就可以了。”

    棠梨将一式两份的条约放在桌子上,拿来笔墨。

    四个人围在一起,将那合约内容研究个够,最后推桓誉签完合约。

    棠梨收过合约,并将欢煦坊的那份给他们,只见这上面落款处签了好几个名字,雪禾,棠梨和朱棋。

    “朱棋是?”

    温沉又起了疑心,“这是她亲笔签的吗?”

    雪禾看了一眼,笑了笑,“朱棋就是在边城的姑娘,那个即将替四位奔赴郑国的人啊。”

    “人在边城呢,如何亲笔签?”

    棠梨不以为然,“这欢煦坊能签得上名字的,时间又满足不了几位公子的要求,只有一个远在边城的朱棋,就只能暂时我代签了。若是公子不满意,那这个生意我们就做不了了。”

    桓誉皱了皱眉,看向那合约上的“朱棋”名字,跟“棠梨”的笔迹完全不同。

    他们四个月各自看了看,最终决定就这样。

    “规矩都过了吧?”

    温沉有点不耐烦了,“半个月之后,我们亲自来要信息。”

    “不用公子亲自来,一旦朱棋回了江南,我们就让人将信息给你们送过去。”

    雪禾收好合约,将合约放在一个精致的红木匣子里去,“公子,合作愉快啊。”

    只有云谦很配合地笑笑,“合作愉快。”

    “哎,几位公子怎么都这般没气色呢?棠梨,带他们去楼下转转,遇见什么漂亮的姑娘,让她们可得好好陪陪几位公子。”

    雪禾笑得明媚,“毕竟也是我们的大客户。”

    “不用了。”

    温沉将合约给收好,面无表情,“我们不是来玩乐的。”

    雪禾无奈地耸耸肩,“好吧,那棠梨,送客。”

    “是。”

    温沉回了绮玉山庄,思来想去总觉得这事似乎有点不对劲。

    桓誉在庭院下练剑。

    这些天他都没有回天工坊,之前因为那一千两银子的事情,现在天工坊对他多有抱怨,他回去不是听管家念叨,就是听弟弟妹妹念叨,还不如就在绮玉山庄呢。

    “你又在想什么?”

    桓誉又见温沉眉头紧蹙,盯着栏杆,眼睛瞪得很大。

    温沉的表情很复杂,动了一下身子,又是长时间的沉静,等到桓誉打了个哈欠之后,他才开口说话,“你有没有感觉……欢煦坊不大对劲。”

    桓誉一顿,“欢煦坊?昨天去的时候,好像是有点。传闻欢煦坊做生意接任务,时间是能少则少,效率要求最高。按理说,一个月还是长了一些。”

    “要是一个月花五千两买个消息,那这欢煦坊就别想做生意了。一个月,我还不如自己派人去呢,那也比欢煦坊快,效率约莫也不比它低。”

    温沉越想越来气,“时间拖得这么长,怎么想都觉得奇怪。”

    桓誉被他这么一说,感觉好像也有道理,“你是怀疑欢煦坊有猫腻?”

    “对。”

    温沉郑重其事地点头,“不行,我得找人去试探一下。”

    “试探?”

    桓誉皱了皱眉,“想要瞒过欢煦坊的眼睛可不容易,你小心被她们看出来,那里面的女子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温沉哼笑一声,“那就随便找个人去试探……”

    “少庄主,有线索了!”

    温沉搓搓手,正要说明自己的计划,忽然脚步声匆忙,伴着一道激动的声音。

    温沉有种雄韬伟略却被活活打断的感觉,他沉着脸,看向他手下的小弟,“什么线索?”

    “是周老,二家米粮庄的!”

    小弟气喘吁吁,还是很激动,“五天前,我们去向他家粮庄购置了米,调查一番发现毫无线索,但是刚刚我们的人得知消息,原本一个管米仓的帮工,忽然离开了。”

    温沉霍然起身,“谁!”

    “那人叫薛虎,据周老,二说是一个月前才来的,因为吃苦耐劳,体力又出奇地好,为人仗义正直,人缘特别地好,所以很快就跟其他工人打成一团了。”

    小弟故作玄虚,“而更奇怪的是,周老,二去找他档案的时候,竟然找不到了,那一页纸被撕下了!”

    桓誉眯了眯眼睛,“薛虎,这个人倒是值得一查。”

    温沉神经紧绷着,“走,去趟粮庄。”

    到了米粮庄,周老,二就看见了两尊冷面煞神,不禁心一颤,心想着自己最近应该没有惹事吧。

    “薛虎啊?”

    周老,二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如实说了,“当初来的时候,他说自己是外地的,因为妹妹病重,所以来这繁华地带赚点钱。哎,昨天忽然告诉我说妹妹的病又严重了,撑不了多久,他想回去陪陪人,我心想着这人也不容易,所以就给了他双倍的工钱,放他回去了。”

    温沉眯了眯眼睛,心道果然不对劲,“他是外地哪儿的?”

    周老,二仔细回想,“好像说是临州那边的吧?”

    旁边的工人纷纷附和,“没错,薛虎说他老家在临州乡下,离我们这儿也还挺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