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唐姬新传 > 第122章 多事之秋
    第二天早上,建筑大队十几个大队长在王子法的带领下早早的就在郡府门前等候。唐姬出来,说:“派人去找一户人家,生火熬糯米浆,你们和我出城,我给你们讲讲方法。”

    唐姬叫大家找来几块木方,带着石灰出了城门,唐姬指挥大家将石灰用水化开,挖一些黏土,充分搅拌。一个时辰后,糯米浆送来了,唐姬叫把糯米浆慢慢倒入,再继续搅拌,直到搅拌均匀。

    唐姬又指挥大家用木板做成槽,周围用石块儿挡住。

    唐姬说:“如果是筑城墙、码头,木板用木棒在两边顶住,如果筑房屋的墙,就做一些木卡,把木方卡住。好了,现在我们具体来操作,我们先在地上铺一层搅拌好的灰浆,卡一层石片,再抹上一层灰浆,再卡一层石片。你们来做。”

    一会儿,大家做好了。

    唐姬说:“就这样,一层一层筑上去,每天筑完后找东西盖好,不要被雨淋,等它干了就行了。这样做出来的墙非常坚固。用石头造墙,可以减少砖的用量。如果石头、砖都没有的地方,可以直接用土来筑墙,只不过糯米的用量比较大,现在可能很难买到大批量的糯米,所以尽量用石块和砖。”

    “娘娘,就这么简单?”

    “是啊,就这么简单。不过你们以后要不停地实验,摸索最好的配比。不同的石灰和黏土配比是不一样的。我以后还会叫人研究水泥,到时候就更方便一些了。好了,为了避免瘟疫发生,留一个大队在这里修补城池,派两个大队去高密县修房子……等等……”唐姬突然停了下来,心想:“糟糕,我把高密县忘了。到现在,高密县县城的消毒还没有做,而那里的人死的时间最长,都快二十天了。”

    唐姬喊:“吕绮玲,立即通知医部令脂习,组织人到高密县消毒,掩埋尸体;通知所有离开的部队,一定要绕开高密县走,最好绕远一些,不准靠近高密县。”

    “诺!”吕绮玲立即回城通知。

    唐姬想想,说:“我重新布置,留一个大队在这里修补城池,一个大队在这里修建医院,其余的人先到不其县码头待命。立即出发,注意,一样要绕开高密县,切记。”

    “诺!”王子法和大队长们答应。

    “好,你们去吧,去找吕绮玲先预支一部分经费,给大家讲清楚,怕瘟疫感染,有困难克服一下。”

    “诺!”王子法答应。

    唐姬匆匆回到郡府,问脂习:“人派出去了吗?”

    “没有,石灰不够,已经叫人去买了。”

    “买什么买,哪里有石灰立即征用,官府打收据给他们,过后再结账,时间第一,让骑兵部队去办。”

    “诺!”

    “我把不其县给忘了,火烧不其县黄巾的时候正好是六月盛夏,天气十分炎热,而后面来的那些黄巾将领是绝对不会去掩埋尸首的,这么多天了,千万别出事啊,都怪我。”

    “娘娘不要自责了,您不是一直在打仗吗?想管也管不了。我这就亲自带人去。”脂习说。

    “那好,我跟你去。”

    “娘娘不能去。”孔融过来拦住唐姬。

    “为什么?”

    “您忘了您父亲的话了,您不能涉险,我陪脂习去。”孔融说。

    “你们都不要去,去了也帮不了我,在这里坐镇指挥好了,帮我把物资协调好。”

    唐姬想想,点点头:“好,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是医匠,自然理会得,我会先观察周围的村庄,看有没有问题。现在最需要的是石灰,包括这里都还要继续消毒,疏散的百姓暂时不要回来。我去高密县,如果有问题,还需要大量的油、木材,要用火烧才行。”

    “好,我们这边抓紧准备,你那里有需要赶快通知我们。”

    “好的。”

    脂习带着人走了,唐姬对孔融说:“真是万幸,幸亏脂习在这里。”

    “是啊,吉人自有天相,娘娘不用太担心。”

    “但愿了。”

    唐姬听到“吉人自有天相”,突然想到这两天脑子里多了一些制作焦炭的资料,还有石灰石、萤石的使用配方。唐姬想,这一定很重要,得赶紧录下来,别忘了。

    唐姬正想着,斥候来报:“刘晔县令大人来报,按新方法生产的生铁质量很差,请问娘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唐姬一下明白了。

    “你立即用信鸽回复,先停产。新的冶炼方法我明天派人送出。”

    “诺!”

    唐姬对孔融说:“你盯着消毒这件事,江南炼铁出了点问题,我去给刘晔写封信。”

    “好的,你去吧。”

    唐姬刚要走,又一个斥候进来:“禀报娘娘,工商令马异大人来信,说江夏太守黄祖扣押了我们三艘运盐船。”

    “为什么?”

    “他说我们的船是在贩运私盐。”

    “我们以前不是一直在运吗?”

    “是。不过黄祖私下放话,说要和江南谈判,如果能把长江的运输业务交给他来做,他立即放还船只。马异大人问,要不要谈判?”

    “谈什么谈,不谈。告诉马异,暂停长江方面的运输业务,船让他扣着就是了。”

    “诺!”

    “嗯,娘娘,您这是什么意思,船不要了?”孔融问。

    “不要,那不便宜他了,我在想怎么对付他呢。惹毛了,我把江夏给他打了,别以为弱女子就好欺负。”

    “娘娘别生气,不就三船盐吗?我猜想,那黄祖也就想要点好处罢了。我到觉得,那黄祖水军强大,如果他要的不过分,不如给他一点罢了。”孔融劝道。

    “孔大人啦,不是那么回事。江湖上,保镖行里有一个信条,那就是‘宁少路边钱,不少路边拳’。为什么呢?因为你给他好处,他会永不满足,会不断提高价码,最终成为大患。所以对这种勒索,一定得打,只有把他打疼了,他才会老实。好了,暂时不管他,我先处理炼铁的事。”

    “好,我出去指挥消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