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唐姬新传 > 第74章 曹操卖兵
    一行人开始往回走,唐姬问郭嘉:“大家都说颍川多名士,你还能给我介绍几个吗?”

    郭嘉沉默,没有及时回答。唐姬接着问:“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我怕娘娘听了生气。”郭嘉小声回答。

    “我没那么脆弱,你说吧。”

    “大家对您议论很多,尤其‘西湖诗扇’,对娘娘的才学十分钦佩。但要他们投娘娘,可能会比较困难。”

    “为什么?”

    “一则认为您不是正统,早晚为朝廷所不容,投靠您风险过大;二是因为您是个女子,担心您做不长久。当然,这是他们对您不够了解,如果了解了……”

    “不用安慰我,他们有这种想法不奇怪,但我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他们的想法是错的,我会证明给他们看的。”唐姬打断郭嘉的话,“那么你们都比较看好曹操了?”

    “是的,大家比较看好曹操,觉得他雄才大略,又能礼贤下士,将来必成大器。”

    “那你为何又转道来我这里?”

    “说了您别生气,我是不相信‘西湖诗扇’上的诗是您做的,想来讨教讨教。”

    “‘讨教讨教’,客气了吧,我知道,你是想来出我洋相的。”

    “娘娘赎罪。”

    “好了,只要我们把江南发展好,到时候就让他们羡慕去吧。”

    “我相信,通过这些天的了解,您有这个实力……”

    几天后,大家回到徐州糜家。这时,离结拜的日子只有三天了。糜家张灯结彩,搞得非常喜庆。唐姬回到卧室,甘宁来报:“东郡太守曹操来见。”

    “曹操!”唐姬大吃一惊,就是那个自己叫人挖了他祖坟的曹操?

    为了礼节,唐姬立即到糜竺会客厅门口等待。曹操没想到会受到如此礼遇,赶紧行礼:“曹操拜见王妃娘娘。”

    “免礼免礼,曹操者,雄才大略,国之栋梁,小女子敢不迎接。”

    “岂敢岂敢。谬赞谬赞。”曹操深深凝望唐姬,有些迷惑,心想:“难道她真的如此评价我?”

    进入会客厅,大家客套一番,东南西北说了些闲话。最后,曹操提出曹氏家族想和江南发展贸易,互通有无,唐姬满口答应。

    曹操说:“我很羡慕您啊,您江南不缺粮,我却每天为军粮愁死了。”

    “那是因为江南人口比较少,加上没被战争波及到,相对稳定所致。听说您最近大破黄巾,军队增长过快,缺粮在所难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唉,我这次来,除了参加娘娘的结拜之礼,也想请娘娘支持,卖一些粮食给我。”

    “粮食……”唐姬突然心里一动,看来曹操掘墓可能就是粮食紧缺给逼的,就帮他一下好了。于是,唐姬说:“这样好不好,我缺人,您缺粮,不如我们做个交易,您给我3万黄巾俘虏,我给您30万斤粮食,反正您周边黄巾多得很,收编黄巾轻而易举。”

    曹操沉吟片刻:“加10万斤粮,可否?”

    “各退一步,5万。”

    “成交。”

    “好,长江边,一手交人,一手交粮。但不能都给我一些老弱病残啊。”

    “娘娘知道,黄巾队伍本来就是些老百姓,青壮并不多,我给您一半对一半吧。”

    “好,成交。”

    两人相对一笑。

    “和干脆人打交道就是痛快。”曹操说。

    “同感。”唐姬笑笑。

    晚上,唐姬、糜竺隆重宴请曹操一行。

    酒桌上,自然喝的是“江南贡酒”,曹操对“江南贡酒”大加赞赏,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曹操本身是品酒大家,唐姬对曹操的意见相当重视。

    酒至半酣,唐姬的脑袋突然出现了曹操自己做的诗,顽皮地想,我要是把他自己十六年后在赤壁做的《短歌行》背出来,他会有什么反应?

    “小女子想赋诗一首,请曹大人点评点评,不知可否?”

    “不想王妃娘娘有此雅兴,在下洗耳恭听。”

    唐姬端起酒樽站起来,模仿男子的声调,缓缓地吟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唐姬吟诵完毕,曹操却一动不动,陷入沉思,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曹操不明白,这首诗怎会如此熟悉,仿佛就是在抒发自己的心声。唐姬一个小女子,怎会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诗来?应该是我写这首诗才对啊。再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难道唐姬也有如此恢弘的志向?

    “怎么,我这首诗不好?”唐姬笑问。

    曹操一惊:“不不不,这首诗太好了,我被深深陶醉。抱歉抱歉,拿大碗来,我自罚三大碗。”看曹操大气豪迈,唐姬也很折服。

    酒后,唐姬说:“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想斗胆请曹大人赐墨,书写此诗,我想搞个江南诗碑,叫人刻于石碑之上,置于西湖边,供学子欣赏,可否?”

    曹操此时正是心情激荡之时,毫不推辞。来到书房,一挥而就。曹操本是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建安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书法自然大气磅礴、浑然天成、力透纸背,唐姬发自内心的钦佩不已。

    曹操说:“曹某确实对您十分佩服,可惜,我们可能会兵戎相见,不过,您放心,我不会真打,躲在后面凑凑热闹罢了。”

    “什么,马上就要兵戎相见了?”

    “不会太久,董卓不会轻易放过您的,不过我相信大家都不会真的跟您打,但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除外,尤其袁术,您要好好提防。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也许时局会有其他变化。”

    “吙,看来我要对付联军了。不过我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能奈我何?”

    “佩服娘娘豪气。”

    “要是董卓能多来点西凉铁骑就好了,您知道,我们江南特别缺马……”

    曹操哈哈大笑:“巾帼不让须眉,佩服,佩服!”

    唐姬也笑了:“江南不比大平原,仗打不打,怎么打,不是他董卓说了算,是我小女子说了算。”

    “那倒是。”曹操凝视着唐姬,心想:“她要是能给我当妾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