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门春色:山妻太撩人 > 第411章 怕是满头白发
    “在爱琴人的眼中,这琴价值千金,在不爱琴的人看来,这琴一文不值。”

    “我要将这琴卖给爱琴者。”林凤仙便说道。

    琴玉良便认真的给这些琴定了价格,这里几乎每把琴的价格都在百两以上,最贵的甚至卖到了五百两。

    林凤仙看着琴玉良的定价,她很想要说说,这价格是不是有点贵了?她记得她三个月前买的那把琴梓桐做的琴不过只是二十两银子而已。

    不过她想她不懂琴,人家琴玉良是这琴中大家,家中世代是斫琴师,肯定比她要懂,所以她也没有出声质问,而是按照他的建议,将琴的价格记了下来。

    “林姑娘你要打算开琴行了吗?”见林凤仙记的认真,琴玉良便问了一句。

    “没有啊。”林凤仙摇摇头,说道:“我在府城开了一家茶楼,这些琴我打算拿到府城去,将它们全都摆到我的茶楼里去,一来可以提升我茶楼的品位跟档次,二来碰碰运气,这些琴明码标价,说不定会有人买。”

    到时候她会请人在茶楼中弹琴,说不定有人受她请来的乐师感染,就来买这琴了呢。

    那谢春红拿了她这么多的曲子,也是时候回报她一下了。

    她说要去县城参加乐师大赛,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若是她拿下了头牌,身份定会水涨船高的,到时候她请她来弹小曲,她的茶楼不愁生意不好,说不定还能顺势卖掉几把琴。

    这琴的价格定价都是百两银子以上,以她跟琴梓桐的协议,一把琴她至少能赚五十两银子,这比卖茶还划算。

    “林姑娘,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的,竟然这样有想法,竟然想到将琴与茶结合起来。”琴玉良听了林凤仙的想法,是赞叹不已。

    林凤仙笑而不语。

    琴玉良继续跟她说这琴的优劣,说这些琴的木料,弦的材料,他引经据典,说了很多个有关琴的故事,让林凤仙听了是赞叹不已。

    不愧是斫琴世家的人,瞧瞧这知识储备,随便一把琴,他都能说的头头是道,若不是他身体不好,林凤仙都想要请他去帮忙卖琴了。

    “琴叔,我真是不太明白,您如此会说话,活得如此通透,怎么您儿子……”琴玉良会做人,会做琴,也会卖琴,也懂买琴人的心思,他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可是琴梓桐却不是这样,他除了做琴,其他方面就是一个二愣子。

    “心思纯粹的人才能够做好一把琴。”琴玉良看着林凤仙,说道:“你信不信,我儿以后能够成为斫琴大师,受人追捧?”

    “我当然信了,不然我也不会这么看好他。”林凤仙答道。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林姑娘,你就是我儿的伯乐呀。”琴玉良长叹一声。

    林凤仙笑笑,“千里马再好,也得勤训练,不然就是泯然众马矣,我们必须要好好保护梓桐。”

    “嗯。”琴玉良点头,他自是知道他儿是什么人,他不怕他骄傲,却怕他受伤,怕他没了这颗纯粹的心,一如他一般,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曾是一位厉害的斫琴大师,在圈内小有薄名,可是如今,他早已是泯然众人矣。

    “哎,林姑娘,我想明白了。”琴玉良突然同林凤仙说道。

    “想明白什么了?”林凤仙问。

    “鲜花盛开,蝴蝶自来,你不必急着给我儿介绍姑娘了。”

    “好。”林凤仙点头,她其实也没打算给琴梓桐介绍啊。

    他现在一门心思都在琴上,干嘛非得要姑娘呢?

    “等我儿以后名传天下,自有姑娘相随。”

    前一刻,琴玉良还是一脸傲然,到了后一刻,他却是又说道:“林姑娘,方才的话你就当我没说,有合适的姑娘还是给我儿介绍一下,否则待他名传天下,怕是满头白发,家祭告乃翁日,乃翁已生他人家。”

    她这话说的有趣,林凤仙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又点头道:“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都盼子女成家生娃。

    从琴梓桐这里出来,林凤仙拉了一马车的琴回来,这琴是精贵的物品,路上,她又去成衣店定制了不少的琴垫、琴盖,又去工匠那里定制了琴盒。

    包装是一门艺术,琴玉良父子都没放在心上,那就只能靠她了。

    她如今的有专门合作的工匠,铺子里面装糕点的匣子就是这些工匠给她定制的,如今不过再做一些装琴的匣子,对这些工匠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谈好了这些琐事,等林凤仙再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茶楼都快打烊了,她回去的时候,众人都已经在等她吃饭了。

    “爹,娘,你们这么快就来了?”放下东西,林凤仙走到饭桌,见到林老爹等人,她还是有些意外的。

    “你不是要去府城吗?我们想着不耽误你的事,就尽快将家中的事情处理好,过来了。”林老太说道。

    “哎,让爹娘劳累了。”林凤仙说道。

    “我们有什么劳累的。”林老爹摇摇头,道:“只要你们这些做儿女的好,我们一点都不累。”

    “反正也在乡下待烦了。”林老太又补充了一句,“我想我的大孙子,想我新认的小闺女了。”

    众人便都笑了起来,林凤仙说道:“你大孙女也很不错呢,现在都能弹几首曲子了。”

    “呀,小满真棒,奶奶也想小满了。”林凤仙常常夸家里人,跟她相处久了,大家也时常会这样互相鼓励了。

    “等会吃完饭,就让小满弹几首曲子给您听。”米氏便说道。

    “行,那我可要认真听了,有个成语是怎么说的,将耳朵洗干净,然后听……”林老太想不起那个词了。

    “那叫洗耳恭听。”林凤仙笑道。

    众人便也都笑了起来。

    这一顿饭自然是吃的其乐融融,林老太也很是感叹,在乡下虽然也有乡下的好,但还是跟家人在一起最为开心啊。

    吃罢饭,一家人休息了一会儿,林老爹又问起林三姑的事情来,“凤仙,你将你三姑一家安顿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