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夫人她不想当皇后 > 第15章 比拼(二)
    重生归来,苏言不愿同千文学馆内她从前讨厌的人计较,毕竟她已经成婚十数年,年龄与现在大多稚子不同。

    内心早已千疮百孔,何必与尚未成熟的小姐公子计较。

    不过,她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想害她的人便是。

    为了柳程风风雨雨这些年,她学了不少东西。为了博他一个关注的眼神眼神,一分赞赏的微笑,她卯足了劲学琴棋书画诗酒花。却不想柳程看中她的,一直都只是苏家的兵权,她苏言的身份,她苏言母家的财富,同这些花里胡哨外物都是没有关系的。

    山茶绣金暗花长衣,月牙白凤尾裙。裙摆勾勒的昙花一丛丛,仿若捧着女子一步步走来。浅色蝴蝶簪随着女子脚步晃动,蝴蝶仿若在花枝上舞蹈,栩栩如生,步步生姿。

    双眸含笑,明明是十四五岁的少女容颜,却带着一分威严。在座的人大部分都是纵横官场的老油条,这样气质竟让人想起那个叱咤沙场,令人闻风丧胆的并肩王爷。也是...毕竟是他的亲女儿...

    苏言微抬下巴,裙摆轻摇,双手交叠于腹部,却不显僵硬,反而是恰到好处,堪称完美示范。

    这种高贵的气质哪里像一个稚气的小姑娘,且看苏家另外两位姑娘。苏绣虽生得貌美,苏雨虽高氏手把手教导,走在苏言身后,一看便是嫡长子同其他人的区别。

    不知不觉,苏绣与苏雨更像是苏言的陪衬。别说苏绣了,甚至是东华王朝所来的书香门第的辛小姐,在仪态上,似乎都弱了一分。

    安苍夜微眯着双眼,打量着面前的女子,他成竹在胸,苏家大女则是他的突破口。

    可看着行至身前的女子,真的是情报中那个无知的苏家大女?

    别说是安苍夜,了解苏言的人更是惊讶。

    看到苏雨走在苏言苏绣后面仿若没人关注的模样,高氏忍不住同杨氏说道“莫非嫂子从宫中请来了教养嬷嬷,给言儿行课?看来嫂子也真是用心良苦了。”

    言下之意便是一碗水不摊平,都是苏家女儿偏偏给苏言开小灶。

    “弟妹可别乱说,嫂子若是请教养嬷嬷,必定是几个姑娘一起教学。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姜氏再震惊也是冷静想了想,按照她对杨氏的了解,杨氏向来都是比较公正,更别说近日才同苏言关系缓和,若是请了严格的教养嬷嬷来,还不得让苏言抱怨不停。

    “安静一些,可别让别人家的夫人小姐,看了笑话。”杨氏头也没动,冷冷说着。高氏脸上一红,也不再多言。

    苏言带着两个妹妹给魏先生行了师徒礼,便安安静静站在魏冉下手,见她这般模样,魏冉心中叹气,好不容易看着有了变化的学生....却....

    很快,侍从便是抬上了早已备好的四张梨花木大案,磊上笔墨纸砚。

    那么接下来,便是抓阄环节了。安苍夜将阄文放入竹筒中,下人忙接过竹筒,呈到苏家三位姑娘身前。

    苏言气定神闲伸手一抓,笑盈盈将条子递给了魏先生,魏冉拆开条子,一个大大的“比”字,似乎早有预料似的,苏言微微俯身行礼,便走到了左侧的案前坐好了。

    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

    安苍夜分明觉得这苏家大女是丝毫不怕的。

    苏绣也抽到了比字,缓缓入了左侧大案坐好,她心中疑惑万分,但如今众人瞩目,对她而言当然是好事。

    苏绣自然是不担心苏言的,因为苏言表现好和坏,都同她没关系。她只需要将自己展示好,就可以了。

    苏言与苏绣抽中了,苏雨自然摊开条子,就是一片空白。

    她本就紧张万分,如今没有抽中,庆幸之余,对苏言更是多了一丝嫉恨。

    为什么嫉恨呢,大概是因为一向优秀的苏绣抽中本就在人们的期待之中,而另一个位置应该属于苏雨,但是因为运气原因却给了苏言。

    人们对于本就比自己优秀太多的人是没有嫉妒之意的,但是对一直认为不配作为苏家长女的苏言,苏雨自然不愿承认那丝感情是嫉妒。

    苏雨被带了下去,连下去的背影都有几分慌神。

    自然是让本来对苏家三房嫡女十分看好的人家皱起了眉头....看来还是大房二房的女儿更加出彩一些。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共有十个题目,由比拼的位抽签决定。这题目有西元本土诗词大家所出,也有其他王朝的权威人士所出。每人抽一个共同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好。呈上来,由本次评判人员评判谁为最佳。

    苏言看了看静坐在不远处的评判人员..倒是都是一些相当有名气才华的人啊..

    “那么便由左位的苏家苏言抽取第一个题目。”魏先生亲自拿着竹筒行至苏言面前。

    塌上的皇帝露出一丝赞赏,一旁坐着的柔贵妃笑着道“皇上,您看这思远的女儿,看着倒是十分优秀的。”是啊,一来便坐到了左置位,毕竟在西元本土,苏言代表的可是自己的王朝,自然是居尊位。

    她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在位置选择上便输了别人。

    看到一旁一脸镇定的苏绣,苏言心中冷笑。这事,还是你苏绣一脸高傲在我犯了错之后告诉我的呢。

    “是,先生。”苏言起身,在魏先生手持竹筒中抽出条子,递给了魏先生。

    “以月为题,作一首诗。”这倒是简单了,想必很多准备参加诗会的人都是备了一手。

    但是,越简单,越不容易出众...所以,题目越简单,越看人底子。

    果不其然,当魏先生念出题目的时候。辛家兄妹包括苏绣便是微微皱了眉头,他们自然是早就想好了以月为题的诗歌,不过如何与眼前的所结合,或者如何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更为重要。

    一时之间,无人动笔。四人皆是凝思苦想,就连席间所坐的人也都在想,若是自己会作一首怎样的诗出来呢。

    “请诸位注意,只有一炷香的时间。”魏先生微微一笑,将香烛插入了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