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化工研究院 > 写在新卷前的话
    在文学作品中,化工绝对的是个冷门,可在现实中,化工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无法绕过它。

    个人在学校时的专业就是化工,毕业后到现在整整三十年了,搞的就是这个,我的家乡仙居就有很多化工企业,在这么些个企业里,我有太多的朋友,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感觉有太多的故事要说。

    由行业而论,化工比其它行业更辛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废渣、废水、废气等引起的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等,相比其它行业,有更多的苦与泪,化工需要的是基础的沉淀,又不象金融业或网络经济一样呼风唤雨,风云激荡。

    所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本人就作好了扑街的打算,就象是一个人的舞台,那怕没有观众也得把戏唱完。

    写书只是业余,不能影响工作,所以,对于全勤奖什么的,从没有过任何的期望。

    为什么把书名取为《化工研究院》,主要是让自个有更多的写作空间,研究院嘛,什么产品都做,这个题目如个百宝箱,所以,任何听到的,了解到的化工产品都可以往里面挤。片幅可长可短,素材可大可小,天马行空,写到哪里算哪里,万一公司活忙,也可以找个借口随时停止,研究院都有瓶颈期,研究不出产品了嘛。

    书中所有事例都有原型,或是个人,或是朋友与长辈,因为故事放在网络中,绝大部分的原型人物年事已高,没有上网看小说的习惯,估计也不会引起对号座的官司。

    写这本书,只是想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从化工研究院角度看的化工世界,没有穿越,没有传奇,故事可能有些枯燥,但愿从事化工或对化工有兴趣的人有空时会翻一翻它,从中找到化工事业的轨迹。

    从这里开始,真正地进入第二卷了,本书的主人自个创办了研究院,所有的悲欢离合会比第一卷更强烈一些。

    有人喜欢也罢,没人喜欢也罢,本人都会写完它,给自个留下些回忆。

    前些天有些懒,因为要准备政协的提案,待会议后再恢复一天六千的发文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