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回八零:逆袭小妞火辣辣 > 第255章力气去了有来的
    肚子里一阵阵的抽搐,迫于形势所逼,唐国平不得不走过去慰问一番,“妈,你这是咋了?”

    终于有人搭理了,何志英觉得更委屈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还不是你爹?他巴不得早点折腾死我,好娶养牛班那个向寡妇。”

    一开口就离题的何志英又吧啦啦一大通,唐国平肚子里是越抽越紧了,好像随时要山洪爆发,一泄千里,“妈,我爹怎么你了?”

    “他逼着我明天跟你二叔上工。”

    何志英眼泪汪汪的样子看得唐国平十分厌烦,其实在他看来,他老娘爱哭就是闲得慌,上了工,就没那么多闲工夫哭了,还能帮他多挣两个钱。

    唐国平的绝招,就是能哄得他老爹老娘团团转,“这事我上了厕所回来就找爹说,你先回客厅看电视吧!”

    一听有儿子撑腰,何志英用打着大补巴的衣襟胡乱地抹了两把眼睛,急吼吼地赶去看电视了。电视剧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莫看她四十出头的人了,但还保持着一颗单纯美好的心,总是能把自个想象成电视剧里年轻漂亮的女主角,女主的一频一笑,她都能自动代入。

    错过了就吃不好,睡不香了。

    然而,唐国平从厕所回来之后,直接进屋睡觉了,根本没有找唐茂昌。

    这一晚,何志英做了特别美的梦,不光有男主宠着,还有唐国平保护,美得她梦里都笑出了声。

    可惜的事,美梦被唐茂昌的一脚给踹飞了,“都几点了?还不快起床?”

    何志英完全懵逼,以为自个做了噩梦,她换了个姿势继续睡,于是,又迎来了第二脚。

    这一次,她直接被唐茂昌踹下了床,随着嗵的一声闷响,何志英总算是彻底清醒过来了。

    “赶快穿衣洗脸,莫让老二等久了。到了地方,做事莫舍不得力气,力气去了又有来的。尽量多挣点钱,国平等着花呢!”

    这些话,何志英听着似曾相识,都是她以前对那三个孩子说的,如今,被她男人一字不漏还给了她。

    在唐茂昌不停地催促声中,何志英坐上了摩托车,往103区去了。

    为了避免跟这位小心眼的大嫂产生摩擦,唐茂坤安排完她的工作后,就能离她有多过多,就有多远,反正也有专门的人计数,他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当然,毕竟是自家大嫂,唐茂坤还是尽量给她选轻省的活计,就是把散落的断树枝啥的收拾到一起,再捆成捆。工分是少点,但轻松。

    何志英习惯了四处游荡,干起活来手脚慢,旁人捆三捆,她一捆还没干完。容易抽风的脑袋又开始想法门了,捆子小一点,不就快多了?

    想出了这个好办法,何志英偷着乐了很久,速度也上去了,别人捆三捆,她就捆出了两小捆。然而,她的开心只持续了不久,便被前来背捆子的人发现了。

    “哎,我说你怎么捆这么小的捆啊?一捆还没我腰粗。”以前的人实在,见到问题就提。

    何志英阴在心里骂了句猪脑颗,然后不屑地瞅了那人一眼,“你说你啊,脑壳长着配相的吗?”

    被她好一通说,那人无语地摇头,“行,你牛逼,我怕你,成了吧?”

    说着,跟看二傻子似的看了她一眼,转身往另一堆捆子边走去。

    何志英准备骂他一通的,但由于另一个背捆子的人来了,她没闲工夫。好不容易想出了这么轻省的办法,得跟人得瑟一下。

    “山猪啊,你看我这捆子又轻又好背,你一次能背两捆了,当一根大木头呢!”

    偏偏那山猪也图轻省,把她的话听了进去,有样学样。

    两人一手提一小把树枝,轻轻松松跟光着手走似的,交去记数员那里,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哎,我这里是两捆,你看清楚呀!”

    就是因为这句话,麻烦来了,记数员皱了皱眉头,“我说山猪,你这两捆还没人家半捆多,我怎么给你记啊?”

    山猪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小琴啊,捆子又不是我打的,我只负责背捆子,人家给我两捆,那就是两捆啊!”

    “捆子谁打的?”一个记数员得负责那么多人的数,哪有空跟他啰嗦,“就等着罚款吧!”

    一听说要罚款,山猪急着推卸责任,立马把罪魁祸首给供了出来,“这不关我的事,是何志英打的捆子,要罚款你找她。”

    如果是旁人,记数人直接得把人叫来一餐批,顺带通知罚款金额。但对方是何志英,那是他们班长的亲大嫂呀,她思量了一番,对等着记数的人说道:“你们先排好队,我一阵就过来验收。”

    说完,把记录本往胳肢窝一夹,一路小跑找到了唐茂坤,“坤哥,你大嫂那里出了点状况。”

    听了她的陈述,唐茂坤只感觉到太阳穴突突直跳,这哪是来做事的?分明就是来搞事的嘛!

    他想了想,“小琴,我让人送杆子秤去,一捆没有一百斤打上的,就搁那里莫记数。”

    然后,他又补充道,“你干了这些年,看重也八九不离十,不用捆捆过秤。”

    眼下正是忙的时候,捆捆都过秤,太耽误事。说白一句,他这规定就是专门针对何志英的。人家个个捆大捆子,你一个亲大嫂,捆小把子,叫他怎么管其他人?

    小琴也是个明白人,一听就有底了。等人把秤拿到,她指了指地上的那两小把子树枝,“称称。”

    那人用秤钩钩起了一捆,报数,“27斤,还是个垂秤。”

    接着又提起了第二捆,“29斤,平秤。”

    “不合格,不予计数,先搬到一边摆着。”小琴一丝不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