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搞定男神的100种方法 > 第六百零六章 女朋友好朋友
    “怎么会问了这个?你指的是两个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么?当然有了,小田和娜娜天天跟着耀哥哥屁股后来转,就是想跟他玩,听他讲故事。可能也是因为李耀威那孩子在他们之前读了小学,那孩子又很喜欢读书,院里送来的福利,那些图书,孩子都读过了,就喜欢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大概也就是这样,你若说有个什么真正的感情,我不认为有哦,因为毕竟两个孩子在那年,才不过六七岁。”

    “那您知不知道,他们在之后,会不会一直保持联系?”蓝小情问,“比如,书信一类的。”

    “这个我没有证据,但应该会有吧?”陈院长点点头,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几乎是认定了的,“那个年代嘛,可不像你们一样,加个微信,天南海北的都可以聊。那时候,住的远一点的,想联系也只能靠写信。可是,书信很慢啊,人和人的交往或许会持久,或者会疏远。毕竟,人与人的关系,受地域距离远近的影响。很多人,也就在忙碌中,一点一点的分离了。”

    陈院长目光望着遥远的虚无,表情是平静的,望尽了世间沧桑,对一切都持一种接受的态度的人,往往都活的十分淡定了。

    蓝小情看着陈院长,一股羡慕油然而生。或许,人生会有遗憾,有很多很多的遗憾,但一切都看淡了。遗憾就遗憾吧,过去就过去吧,不要让自己停留在过去,即便前方的路也不长了。蓝小情甚至会回想,自己经过了这次事件,如此之多的经历。再回忆起过去发生的种种,小时候的一切不公平对待,哥哥对自己的难以回报的感情,和江弋的纠缠,以及许许多多的伤痛,恍如隔世。或许,经历的痛够多,人才会忘记之前比较不痛的经历吧?

    “姑娘,你还想知道什么?”陈院长打断了她的思绪,“我能想起来多少,都会告诉你的。”

    “嗯,还有,还有”蓝小情继问,“国娜娜和田佑基,他们的关系如何呢?”

    “他俩啊?”陈院长挑眉,但并没有太多的思忖和回忆,“他俩在小田被领养走之前,几乎都是形影不离的呢。”

    “咦?”这虽然不稀奇,但听来似乎是个和谐而亲切的故事,并不像是有着太多的纠缠,“是……好朋友?”

    陈院长失笑,点点头,“姑娘,你是写小说的吗?”

    “咦?”蓝小情诧异,旋即明白了陈院长的意思,也失笑,摇摇头,“我我只是有这个怀疑,想尽可能地排除一切可能罢了……”

    “没关系,其实在当时我也有些怀疑,还特意让蔺老师盯着他们一些,不要搞出什么事情来,毕竟他们住在一起。”

    “住在一起?”蓝小情不解,“他们长大了,还住在一个大宿舍吗?”

    “大概到了七八岁,都上了小学三年级了,福利院才有多余的房间分出来。”陈院长说完,叹了口气,“你刚刚进来的时候,也看到了,其实在这个时代,福利院的条件也并不宽裕。孩子们并不可能有太多的独立空间,更不要说是独立的自己的房间了。”

    “在当年啊,只有两间大宿舍,和几个小宿舍。”陈院长顿了顿,继道,小宿舍是老师们住的,男的一间,女的一间。男的老师只有两个,既当老师,也做保安兼司机以及其他一切的杂工。女的老师们既是老师又是保姆,还兼厨师财务,还有其他很多的杂务,他们都要做。两个男老师住小的那间,人少,住着还算宽裕,有的时候,会安排两个年纪大一点的,十五六的男孩子和他们一起住,毕竟再不多年,他们就成年了,差不多都要出去自己打工。当然了,他们打工,就没办法读脱产的学校了,都是找那些提供的宿舍工厂做工,若是想要再进修,就去读业余的大专。这是年纪大一点的男生的安排。”

    “女孩子那边的,其实相对的,女孩子在福利院的多一些。”陈院长聊起这个,侃侃而谈,“毕竟那些想领养孩子的父母,大多也是了养兒防老,尤其是那个年代人的思想比较老化,所以收养男孩子的比较多。女孩子很多都是一直留在了福利院里,直到成年,出去打工,当然也有一些十七八岁就选择嫁人了。”

    “这么小?”蓝小情诧异,想象着那个画面,还是个读书的小姑娘,就要为人妻了,很快还要为人母?这不是万恶的旧社会么?

    “那个年代其实也不小了,更何况,在现在这个时代又如何?姑娘,你是城里人吧?你是不知道,别说是贵州,就是北京重庆那些直辖市,大城市的郊区,也有很多小姑娘是不到年龄就结婚,嫁人的。很多都是不领证,先结婚,都生了两个孩子了,才到法定年龄,才是合法的夫妻。”

    “这样啊?”蓝小情有耳闻,但一直不太相信。

    “这就扯远了,我继续给你说啊。”陈院长还是更喜欢聊福利院里的一些事,“当年福利院的宿舍有限,还必须要空出一个教室来学习用,因为有很多孩子是特殊情况,无法到外面去读书的,只能由院里的老师们,或者偶尔请外面的老师来教他们。”

    “特殊情况?”

    “对,你想啊,会被父母丢弃的孩子,大多不都是有病的,残疾的么?甚至是智力有问题的。无家可归的其实也还是有亲戚愿意收养的,但有病的,连亲生父母都不想要,更何况亲属了。”陈院长说完,叹了口气,目光中倒无稀奇,似乎是这么多年,已然接受了这人性的弱点了,“那些孩子本来可以送到普通的学校,受人照顾的。或者是智力有问题,但身体没有残疾的,可以送到启智学校接受一些正规的培训。但是,福利院没有经费啊,那些学校在当年甚至是现在,纵然有政府的扶持,也是经费紧张的,没有人会为了这些孩子而破例免费允许他们入学,不交钱,也得不到太好的照顾,人心都是如此。于是,我们空出了一间教室,给他们上课,身体已经有残疾了,不能再成个文盲啊。”

    蓝小情听到这里,禁不住跟着点了点头。

    “所以呢,宿舍就更紧张,剩下了两间大的,和三间小的。小的,我们就用来照顾一些情况特殊的孩子,比如有一些是真的生活不能自理的,那些基本上也不会一直留在福利院,会有相关的机构收养,在福利院只是临时过度,会安排那样的孩子单独住一间,或者是两个人住一间。分住的老师偶尔会陪他们住,方便照料。剩下的两个小间,是由一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的,陪伴着一个需要照顾的人,这样组合成一对一对的,住了其中的两间。这样,剩下的一个大间,其实原本也是宿舍改的,都是一间一间的,中间拉上推拉门,或者是有布帘子隔断,就像是医院的急救间里一样,很多时候,就是男孩女孩们都住在一间里。最多的时候,十五个孩子住在一个大宿舍里。他们晚上要是睡不着,都是躺着聊天的,声音不大,也能传的一间宿舍都听得到。”

    “这样啊?”

    陈院长点点头,“没有错,就这样,娜娜和小田就是这么长大的,直到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福利院得了一笔经费,也是国家政策好了。福利院旁边的民宅拆迁,福利院原本也要拆的,但因为情况特殊,被保留了下来。加说开发商要在这里再建高级的住宅小区,会影响福利院的环境,才会给了福利院一笔钱,又分出了一块地,拓宽了福利院的面积,这样,就多盖出了一排宿舍。加上后来,福利院也真的没有太多的孩子住进来。所以,基本上两个女生或者是两个男生住一个房间,这才没那么尴尬。”

    “所以说,田佑基和国娜娜的关系好,也不是单单他们两个关系好,是当时住在大宿舍里的小朋友们相互之间都很好喽?”蓝小情问。

    “差不多吧,只不过,中途很多孩子们都长大了,就搬出去了,或者是被领养走了,这么一来二去的,只有他们两个一直住在福利院,是住的时间相对比较长的。”陈院长说,“我对他们的记忆很深,是因为他们两个是真的很要好,后来一起去上学放学。直到小田被领养走,国娜娜偶尔也会去看他一眼。”

    “偶尔会去?”蓝小情皱眉,“她不是只看过一次,后来因为照顾到田佑基的面子,才没有再去么?”

    “嗯,是这样吗?”陈院长对这个倒是一无所知的样子,“我只知道小田被领养走了之后,国娜娜还挺惦记着他的,偶尔去跑去看他。我以为他们很要好,之后也一直见面。至少,他们后来读中学,还会在路上遇到,结伴回家。”

    “是这样啊?”蓝小情忽然明白了,很可能是田佑基要面子,上学放学会和国娜娜一起走,是因为那时候看不到他自己的窘迫。但回了家,他要在小卖部里看店,给国娜娜看到了就没面子了,所以他在不想被人看到的时候,是不希望别人看到的。人真的来了,也会不理不睬的。

    “要说他们的感情好不好,这我真说不好,但相处多年,应该也不太差吧?”陈院长笑着说,“直到后来,国娜娜离开了,她在贵州的一个工厂里打工一年多,赚够了钱,就去了重庆。后来也给我寄了几封信,再后来,就是几年后,她带着女儿来旅游,偶尔有一次是蔺老师生病,她回来照顾了一周。这孩子知恩图报,只可惜,最后还是命运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