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胭脂何事 > 第1章 始欲识郎时
    荒蛮之中,三千大世界包含神,仙,人,妖,鬼,魔六界。

    其中神族为盘古开天之后诞生的第一批生灵,在吸取洪荒之中的灵力从而拥有与生俱来的对法术的灵识,其后代亦拥有漫长的寿命。

    随着无数神族兴起,洪荒之中战火四起,女娲大帝将大部分掀起战火的神族剔去神籍。其中便有九尾,梼杌,鲧鱼等族。这些被开除神籍者,因为还具有神族的特征,逐渐形成六界之外的一个族群。根据其族群的特性或称之为灵兽或妖兽。

    另一部分尚有神籍者,有龙,凤,玄武等。则享有神族与生俱来的优势在世间繁衍。

    而在混沌中最后一批诞生的种族,却因为灵力的不足,化成为世间最低等的一族,畜族。

    女娲在制止了神族之战后,深感其为天地所造创伤而伤痛,于是以无上法力造出新的一族,人族。其寿命短暂,没有与生俱来的法力。同时,畜族或世间草木在机缘之下得到灵力修炼后,则会化为与人族特征相近的妖族,草木修炼者则为与妖族一类的精。

    在人族和妖族中,除去为女娲大帝钦点的佼佼者,譬如黄帝,炎帝,神农等族,因为其功绩直接封神外。随着女娲避世,有人以及妖族也自发探求出成神之道,但是却因为其族群的弱势,被称为仙。

    神,仙两界之中,有重新开辟新的一路,因为其戾气深重,为其余五界共同压制,他们则是魔族。

    ————————楔子——————————————

    疏影持着法器江寂,笛音再起,看着淮海之下的结界逐渐完善。

    对不起,这是唯一的办法了。疏影内心暗暗说道。

    她看向身下已然百树凋枯,寸草不生,生灵全灭的浊嶦山,方圆几里,皆是毫无生机。

    她从未想到,原来这就是她信仰的善道。

    本该是个白日,此时却被天兵天将围得苍穹皆变色。狂风怒举,雷云翻掣。

    疏影束发的玉簪,已经不知掉落在何处,好在狂风在吹乱发髻的同时,也将她留下的眼泪吹散,叫人看不到她此时脆弱的狼狈。

    昔日共处的仙友,争执万年的佛道双教在此刻居然联手,倾了整个天庭兵将于此处,只为履行天意。

    而他们此刻共同要诛灭的对象。

    正是疏影,曾经天资卓绝,盛名一时的莲华佛女。

    疏影腾空立于天地之间,四周的天兵自发为她留出一片空地。各路参战仙君,上参之声,隐晦的咒骂之声四起,倒是显得格外热闹。而立于正位之人却沉默已久。

    “莲华佛女,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将结界打开!”他终于没有再沉默,苍穹顶上,天地变色间,唯一还带着普世光的左圣赤松子,声量在天地间无限放大。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疏影笑了,越笑眼泪越掉。

    “我不!”她用尽她全身力气,一字一句道,“我的佛道,从未改变,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苍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疏影始终以坚韧的目光无畏地看向天地间唯一还在发亮的赤松子。她知道,今日,她定会命丧此处。

    但依旧不悔。

    “既然如此,罢了。”赤松子沉默几刻,接着下令,“摆天罡北斗阵,诸佛生,念梵网经”

    天罡北斗阵,是诛仙的绝杀阵。

    疏影苦笑着,真是讽刺,下的是绝杀,却依旧念的超度。灰飞烟灭,何来超度?

    只见各道佛生,与疏影八方各位打坐,祭出法器,随着斗云之上超度的佛经响起。阵法开始启动,天兵天将加强了防御,防止她逃走。黑云中暗闪雷光,居然是下起了雨。

    其实她也不会逃。

    普天之间,经纶声,咒文声,喊杀声不绝于耳。

    疏影亦双手合十,为浊嶦山中绝死于此次战役的生灵超度,最后一次了、。

    阵法逐渐成型,疏影嘴中默念的经文亦越来越快,雨逐渐大了,混着泪水洗净她的脸庞。

    经文毕,杀阵起,狂风将已经沾湿的月白轻罗衣纱吹得翻飞。

    也好,雨水将我此生的淤尘洗净,疏影最后看着这世间,暗暗想着,然后化了原形。

    疏影感受着时间的风,雨,和体内力量的流逝,知觉的渐渐消失。

    周围的佛士,仙君看着发着金色流光的法阵间,龙女绣衣如雪,身周寒烟淡淡,有如轻纱笼体,额间一点白银额明,龙女张开双臂向下坠去,后腾起一条银龙。

    银鳞在雨中更显得亮眼,银龙在空中翻飞,后渐渐变得透明,最后化为灰烬,真气在绝杀阵中凝结为大道之花,顿时天地间花瓣四起。

    众人见此景皆是脸色巨变,但看看中天之上沉默的左圣赤松子,暗暗决定闭口不言。可惜了,一个拥有如此佛道者,居然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众人还未等得及为她惋惜,苍天之下雷雨阵阵,百尺粗的雷电劈开天兵天将的阵型。

    一条黑龙自云中而下......

    暗无天日的厮杀之后,淮水又重回了宁静......

    (一)

    对于子夜来说,最美的便是海边泛起的渔灯,像神的指引。寥廓寂寥的黑夜里,明亮胜过星辰,光影带着温度。它指引着的,还有阿爹阿娘归来的身影。

    子夜喜欢静静的坐在家门口的杏树下,看着阿爹阿娘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靠近,然后投入他们的怀抱,骑在阿爹的肩头,听他说这一日的丰收。

    可这一日,黄昏下,海岸还没来得及泛起渔火,一场骤雨还没来得及归还宁静,渔村里是不同于往日的嘈杂。

    “这下可怎么好,子夜这孩子可真命苦,这才五岁。出海二十多人,偏偏只死了她爹妈。”

    “孩子还小,俺家正缺个如她般听话的女儿,要不俺养了她。”

    “得了吧,老七,这孩子搞不好就是她克死了双亲,怎的,嫌命长啊。”

    “你住嘴吧,劝你积点口德,子夜这孩子够不容易了。”

    子夜疑惑,来的不是阿爹阿娘,他们在说什么?子夜小跑出去,迎上聚集好赶来子夜家的村民们。

    村民们看见从房子里跑出来的子夜,嘈杂的人声戛然而止。

    子夜看着他们良久,一个人对着熙熙攘攘的一群人,显得无比弱小而无助。

    说要养子夜的李叔走来子夜身边蹲下,扶着子夜的肩膀:“子夜啊,可能你的阿爹阿娘不能陪你长大了。”

    子夜有些听不懂,抬起脑袋,睁着一双无比纯澈的双眸看着李叔,“他们为什么不能陪我长大了,他们去了哪里?”

    李叔:“子夜啊,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在海的尽头”

    子夜沉默了一下,好像知道阿爹阿娘去哪里了,小的时候她曾救过一只断翅的海鸟,可它最后还是死去了,子夜捧着它凉去身躯,她的阿娘告诉她;“子夜啊,它没事,它会变成渔灯,在夜幕里亮起,给你指路。”

    子夜喃喃地说道,“李叔,他们是变成渔灯了吗?”

    李叔愣了一下:“对对对,他们变成了渔灯,会一直照亮着子夜,但现在你没人照顾,不如跟我回家吧,我们一家子都会好好照顾你。”

    为什么要和他回家,阿爹阿娘为什么要去海的尽头,他们为什么不要子夜了。

    子夜不知道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顿时心里一片空白,然后哭了。

    人群听见子夜的哭声,内心沉重得很。但毕竟这不关他们的事。

    “这孩子真可怜,老李啊,可就交给你啦,咱家孩子还在屋里头闹腾呢。”

    “老李,这孩子俊俏着,长大了,子夜喊咱家儿来提亲,可要好生养着啊。”

    人群熙熙攘攘的散去。只留下了李叔和他的妻子还在安慰着子夜。

    李叔将子夜抱起,子夜哭得更大声了。

    “把这孩子给我吧,我来养她。”另一个人声响起。

    (二)

    “你是谁,俺可从未见过你?”

    李叔看着眼前的人,来者是个看似不满廿十的少年,一袭墨绿的长袍,素洁的面庞甚是白净,如墨的长发些许凌乱的披下,只发尾用一根雪白的发带系住。

    子夜仍然哭着。她知道阿爹阿娘不会再回来了,伏在李叔的肩头上,依稀还能看见门口柔粉的杏花,今夜阿娘本该在树下给子夜讲着神明的故事。可现在他们不要子夜了。

    “你我虽素未谋面,但我与这孩子甚是有缘,家中从事商贸,途径此处,我闲时出来赏景,巧遇与此,好巧家母求女常不得,不如我就认她为妹妹,家中虽不算富足,但也还不算贫潦,也好过让她在此余生。”

    李叔再三打量,眼前少年看这穿着的确像是富家子弟,言谈有礼,想必不是纨绔之列,但李叔还是不放心,知人知面不知心,谁能想到子夜这般讨喜的女娃会落得怎样人手中。

    实在不放心。怀里的女娃哭得凶,这可是个人命,这男子不清楚来路,万一只是一时兴起,万一害了子夜怎对得起他父母。想到这,李叔抱着子夜迟迟没有回复。

    少年像看到了李叔心中所想:“我将她带去,自是待亲妹妹一般,家中之人必也会好好待她。我来此身上带了些银两。二位收下,就当补贴家用。家里在城有分邸,二日日后可常来探望。”

    李叔的妻子一听要给银两连忙开口:“这孩子吉人有天象,跟着他呀也好过跟着我们受苦,这海边风吹日晒。咱就别担忧了,她会好好的。”说罢扯了扯老李的衣角,疯狂使眼色。

    李叔想想也是,眼前的少年文质彬彬,总是让人感觉可以信任。

    老李终于同意,点点头,他妻子欣喜接过钱囊。

    子夜还是哭,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李叔将她送向另一个人的怀抱。子夜的口水鼻涕,染湿了他的肩头。李叔夫妻道别离去。

    李叔自然不知道,抱走子夜的少年根本不是什么商户之家。

    子夜不知为何,也许是哭累了吧,在他怀里沉沉睡去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便是毫无印象。

    子夜做了一个梦。

    梦里,漫天的灯火从海岸缓缓升起,有些以及飘远变成星星,海雾将远处的明亮笼去,夜幕像缀满了月亮,她从海岸走过,海风有些大,瘦弱的她被吹得摇摇晃晃,脚下的细沙包裹住子夜的脚底,还带着白天未散去的余温。

    子夜好想去海里,以前想,阿爹阿娘不给,现在阿爹阿娘也去了那里,子夜更想,她就一直朝着海走啊走啊,就这样从水面上走向远处,渔灯都飘来子夜的身边,海水变得透亮,海浪却一阵一阵将子夜送回起点,子夜走不到远处,无论如何努力。

    子夜从梦里渐渐剥离出来。像是清晨,室内洒满温柔的阳光,不似往日的热辣。

    这里是哪?子夜从未来过。

    简单的木屋里有着一股清香,柔软的被子,房室里还有一张桌椅,一些简单的茶具,子夜小心翼翼的下了床,推开门去,门外是子夜从未见过的场景,这间木屋旁还有四五间木屋围在一起,中间是一片空地,摆着一张石桌,一条长廊贯穿着这些木屋,远方皆是一望无际的山斗。

    子夜生活的地方本该是耐海风海浪粘土房,没有山川,没有高树。

    子夜不知道现在在哪?环顾四周,虽是人家,却不像是有人在的样子。漫天的孤独扑面而来。

    子夜想是不是连李叔也不要她了,他说了会照顾她,李叔不在了,渔村也不在了。

    子夜眼角又泛起泪,但还是强忍住:“有人吗?有人吗?……”从大着胆子喊着到声音渐渐小下来,无人应答,终于忍不住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三)

    昔闻周小史,今歌月下人。

    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

    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

    …………………分割线…………………

    “怎么了?”一道清亮柔软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有人?子夜停止啜泣,他缓缓走到子夜跟前俯下身:“你叫子夜?”

    子夜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抬头对上他的眸,一双桃花眼带着狡黠,双眉略弯,秀气得带了女儿气。一袭墨绿长袍格外让人看得舒服。

    子夜小心翼翼地说:“我生于午夜子时,阿爹便唤我子夜,你是谁?我为何在这里?”

    少年温柔地理了理子夜额前的碎发说道,“我叫玉尘,李叔将你托付于我了。”

    李叔?忽然想到阿爹阿娘,内心一暗:“哥哥,你知道我阿爹阿娘去哪里了吗?李叔说他们不会再陪子夜了,他们去了海的尽头,你知道怎么去那里找他吗?”

    他轻笑:“他们死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回来的,你找不到的。”

    死?大概就是化了渔灯吧。像那只海鸟,再也见不到了。

    子夜没有再说话,感觉眼前这个大哥哥,是子夜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他在身边会感觉很安全,他不是坏人。

    少年将子夜扶起,“既然你叫子夜哥哥,那从此以后你就是我妹妹了。”

    “玉尘哥哥,这里是哪里?我还能回到我的家吗?”

    玉尘笑道:“这里是箕尾山,以后就是子夜的新家了,子夜想回去吗?回去的话,你可就再有找不到哥哥了。”

    子夜一愣,“不行,这里不是我的家,我家院子里有一棵会开花的树,阿娘说那是杏花。子夜每天就在树下,看花瓣飘落,到了夜晚,妈妈就在树下给子夜讲神明的故事。”

    玉尘不着声色的叹口气,无奈地说道,“那我将这个院子都种满杏花好不好,那些故事我也会说,我说给你听。”

    子夜想了想,其实回去也没有阿爹阿娘了,眼前的大哥哥看上去不似坏人,便犹豫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