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天山往事之安常在 > 203、噬魂毒
    小梨花做出的一套假江山杯琴,做的不是八只,而是连套杯也一起做了。

    她在这只最不起眼,也是最重要的一只套杯上下了毒。

    噬魂毒,三圣教独有的剧毒,号称能毒杀生魄,说白了就是轻则让人成为白痴,重则识海尽毁,一旦中毒,无解,缺点是修行者只要戒备了,就很好防御。

    三姨太厉氏死前召来的侄子厉九,来桃花渡这么多年,也成家立业了,生了个儿子厉保宝和小梨花差不多大,别看他年岁不大,家传的毒功造诣却很深。

    小梨花在桃花渡酒楼唱曲这段时间,结识了厉保保,终究还是少年孩子,三观没有建成,心内还是有少年应有的单纯,厉保保喜欢小梨花的唱曲,每次都捧场,一来二去俩人熟了,竟成了朋友。

    和厉保保成了朋友后,小梨花和他聊天,少年心性为了显示自己见闻广博,厉保保给小梨花每次都讲解很多毒功、毒物和毒药等。

    有一次小梨花唱完曲,厉保保请她吃点心聊天,聊到了噬魂毒,小梨花觉得不可思议,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厉保保还从爹爹厉九炼毒房里偷了一些噬魂毒出来,三聊俩撩,噬魂毒就送给了小梨花。

    得了毒药,在请工匠制作假江山杯的时候,她又在工匠制作最后套杯的时候,亲自到场,费尽心思的将噬魂毒缠在了材料里。

    现在假江山杯第九只套杯,实则是掺了噬魂毒的毒杯。

    小梨花的计划是,自己偶尔不经意的拿出假杯琴来演奏唱曲,引的曾志夺琴,自家祖传的杯琴灵物,她当然知道特点,如果曾志打听到降服杯琴的办法,最后一定会分出一律灵魂融入其中,那时候,假套杯中的噬魂毒就会要了他的命,因为他在那时候,绝对不会防备。

    后来曾志果然上当,直接抢了假江山杯,小梨花之所以表现得那么不愤,也是为了不让曾志起疑心那是假的。

    她也知道曾志得到杯子后,可能会杀人灭口,她原本想正大光明闹腾一番,引起很多人注意,那曾家就不敢正大光明杀她,而且会以为她对江山杯琴不舍,绝对不会离开,而实则她的计划是,回家取了真江山杯,就立马离开。

    可是小梨花忽略了一点,曾家可能不对她监视吗?她没有入境修行,以她小小的人,能逃到哪去。

    初七十三娘在小梨花来桃花渡唱宫调没几天后,偶尔出来活动,就发现了小姑娘使用的杯琴自己见过,加上独有的宫调唱法,她猜测应该是当年白家的后人。

    于是初七十三娘偷偷上了心,每天都到前面来溜达,或者以打扫卫生活动筋骨为借口,密切关注。

    果然这一天事情爆发,看到小梨花在闹腾,哭喊着要曾志还杯子,她就知道自己猜测的准了,曾志还是抢到了杯琴,她也知道曾家曾对白家是怎样的心狠手辣的迫害,于是她果断出手,现将小姑娘拉倒自己的“不在庐”保护起来再说。

    只是初七十三娘想不到的是,曾志得到的是假江山杯,而且还有一只是有剧毒的。

    初期十三娘对于曾志得到江山杯一点都不着急,一来江山杯不全,第九只套杯在她手,当年白家老爷子被她救了,临跑之前,为了感激她救命之恩,将套杯送了给她,再来就是八宝莲花也被她牢牢地控制在法阵中,曾家不可能轻易得到。

    初七十三娘将小梨花留在了自己的底盘,心中盘算着,怎么能让小姑娘逃得一名,没想到了晚上,曾家就有了动静,借着月迟僧人的手来打探底细。

    初七十三娘、月迟僧人以及小梨花,各自将自己所见所闻都说了出来,恰好补足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安桐等众人还在屋后被鸭子以修为隐藏着呢,他们也都听了,将三方所说拼凑起来,也了解了大概。

    季豆豆心情起伏最大,自己天机门的长辈季学姗,门内这么多年来,只知道她陨落,可是怎么死的,仇家是谁,到现在也没有线索,原来是死在曾家,直接仇人是曾家和三圣教。

    他在鸭子的空间内已经按耐不住,要求鸭子将他放出来,他要拜见门内长辈初婆婆,按季学姗辈分来算,初七十三娘比季豆豆还高一辈。

    众人在空间里呆的久了,也都想出来,中少年都或多或少与东都寺慧慈大师有关联,尤其是小红尘,不但被天山认为小师叔,还被慧慈也收入门下传了功法和灵宝,东都寺另一样标志性的至宝信物——大鱼吞珠木鱼,都给了小红尘。

    每一个少年都是年少不羁的年龄,打抱不平啊,为人出头啊。。。正是“管着六国贩骆驼”的阶段,都愿意出来凑凑热闹,曾家再厉害,有鸭子护驾,三圣教的毒再厉害,众人之中,长霞尊者的嫡传弟子就有两位,没什么可担心的。

    鸭子却让众人稍安勿躁,以它的深厚修为,最先感知到,又来人了,看看情况再说,不让对方全部暴露,恐有漏网之鱼,无法一网打尽。

    众少年听了互相对视眨眨眼,安桐说道:

    “原来二姨您也如此的喜欢抱打不平,都想着要一网打尽了啊?”

    鸭子:

    “废话!老娘好歹也是火蓝鸟尊者的传承人,怎样也是天机门的护宗神尊,曾有天机门人死在这里,老娘怎么能不管不问?何况那位初七十三娘还是慧慈大师弟子的后人,怎么也要管着点吧,老和尚为了苍生都坐化了,不念他的好,也不好意思。。。”

    一句话引来鸭子聒噪的叨叨。

    果不其然,十多息后,黑夜里果然有了动静,有不少人进了初婆婆的“后悔林”,正渐渐向“不在”庐靠近。

    小梨花没有修为,初婆婆修为大跌,她俩人没有察觉,而月迟僧人也只是勉强踏入第三境界,不可能有鸭子那样敏锐的反应。

    三人叙完了话,原来彼此都有渊源,月迟僧人问道:

    “初前辈今后有何打算?”

    初七十三娘看了看小梨花,又想了想自己的处境,思考一番才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