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天山往事之安常在 > 14、一字心经
    天山群脉终年白雪皑皑,一百多年前,修为踏入第四境界修为的人类大能桂玉生,不知因何在天山归隐,潜心教导几个徒弟不再出山,多年后,座下四大弟子,个个修为高深,各有绝学,名扬天下,出师后先后在天山南北双峰各自建宗立派开枝散叶,四人被天下人尊称天山四尊者,所独立的门派被统称天山一脉。

    二弟子褚慕华青出于蓝,修为赶超师傅,他一生对钻研佛法如痴,某日与一行脚老僧相约在雪峰辩禅,二人围绕“十六种观”机辩三天三夜后,二人各有增益,褚慕华赠老僧一颗佛家舍利,而老僧留下一木雕不二观音法相飘然而去,褚慕华观不二观音法相七天,又入定七天,醒来后又用七天时间在贝叶写下一个“卍”字,随后伸手拂去,再用七天在贝叶写下一个“一”字。

    褚慕华雪峰与世隔绝二十八天,座下两大女弟子不放心,在第四天的时候,倆弟子便登雪峰陪伴左右,只是褚慕华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二十八天后,在贝叶写下“一”字,褚慕华豁然郎朗出声,融汇修为神通精华和佛门无上神念的一篇修行功法就此诞生,褚慕华落名《一字心经》。

    回到宗门,褚慕华悉心教导两位弟子各中精要,然两位弟子都不能全面领悟,个人资质不同,师姐领悟了心经中的“轮回”决,师妹领悟了“归去来”决,各占三分,师妹每日在修炼心经时,总是让灵宠天山雪狮为自己护法,时间久了,雪狮子听经时,竟然眼波流转,褚慕华看到,笑着说了声说,这孽障到是领悟了两分“净”字决。

    褚慕华去世后,师姐妹二人未能传承师傅的《一字心经》而遗憾,倆人在师傅灵前励志,定要将师傅所创心经传承下去。

    师姐妹下山十年历练后,师妹修炼开悟比师姐早,修为反而胜过师姐,师妹回到天山执掌师傅衣钵,建立天山北峰贝叶宫,人称天山贝叶尊者,除了师祖桂玉生传下的功法,她还比其他三门多修行了师傅褚慕华自创的《一字心经》,凭借《一字心经》,贝叶宫力压其他三门,尤其是近些年,隐隐有统领天山一脉之势。

    而师姐下山十年后,体味世间百态轮回,大彻大悟落发遁入佛门,依仗传承和领悟到的三分“轮回”决,自创《轮回佛典》,某日来到梧桐山,被梧桐山满山紫色梧桐吸引,遂在梧桐山建立紫霞庵,只要遇到受难的女子,便会慈悲救助,很多被救助的女子自愿跟随入紫霞庵出家,至今门徒近六十,师姐舍去了自己凡俗姓名,自命法韵,慈悲为怀修为高深,人称桐山神尼。

    今日小红尘泪崩,源于原生态家庭环境造就的心理创伤,神尼本意想用佛法慈悲化解小红尘内心创伤,本能的《一字心经》原文脱口而出,并加持了佛门念力神通。

    平时神尼每月授业讲课,都为庵内弟子诵《一字心经》,为自己加深领悟,为凭吊师傅,也为助庵内众弟子领悟修行,平时习惯自然,弟子们听到神尼诵经,会列队盘坐倾听领悟。

    关于小狮子,神尼没太多意外,小狮子出自天山,血脉传承、念珠加持,有这样的反应领悟力也不出奇,她只是疑问为什么天山雪狮一脉会流落到此地,难道天山有什么变故吗?

    让她惊喜意外的是安桐和小红尘的反应,安桐的反应,神尼无法判断,但是当看到小红尘顺应经文蕴含的至理抬头看天发呆的时候,神尼明白,小家伙入定了,这就是师傅所说的,领悟心经关键的天赋——观世界。

    要知道,自己和师妹领悟心经的时候,就从没进入过观世界,神尼寻觅了这么多年,男女老少都有,也没有遇到过第一次听经文就自然进入“观世界”定境的人。

    发现继承师傅衣钵的人有可能出现,神尼多年古井不波的心境终于被打动,所以她要求俩人轮番试一下“一”字,师傅的《一字心经》里,一字是起笔,也是收势,一字贯穿始终如一,历万法,也是归一。

    此时小红尘很乖,在他眼里,桐山神尼和静宜师太都是慈祥的婆婆,婆婆让干嘛就干嘛,他抢先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划了一条横一,没有丝毫奇特之处。

    神尼又对小红尘说,刚刚听到的诵经,不用说具体内容字句,是否还记得节奏、韵律和声音,让他一边脑海回顾,再重新写一个“一”字。

    小红尘一边回忆刚刚自己听到的那种不可描述的感觉,登时又入“观世界”,重新下笔,写到一大半,他额头冒汗,笔尖再难寸进,旁边的小狮子凑了上去,口内的念珠发出宝光,在笔尖缭绕,这才辅助着完成这个“一”字,光华在“一”字内流转一圈,又消失不见,而纸上的字竟然飘出一抹淡香,轻而雅。

    神尼大喜,心情使然也提笔写字,一个“一”字,仅仅写了一半,她便摇摇头停了下来,顿时室内芳香宜人,似一股氤氲之气缭绕满屋,只是纸上的半个“一”字却无半点光华流转,神尼再次摇头,说了声,重而不实。

    轮到安桐提笔试写,他也按照神尼吩咐,存想刚刚听经的感受,写下“一”字,只是每当存想之时,体内绿芒便化为气流流转,脑海中不由自主出现先后两次见到的那巨大的掠影,写下的那个“一”字便没有任何出奇之出。

    神尼看了也不再勉强,便开始给众人讲述自己出身和《一字心经》的来历。

    讲完,大弟子静宜上前双手合十:

    “我佛慈悲,恭贺师傅寻得佳徒。”

    神尼摇摇头,突然面色庄严,端正身影,对静宜说道:

    “善哉,要拜也只能拜你们的师祖褚慕华,这《一字心经》才算嫡传,为师也只是平添一名小师弟,他若愿意,从今以后,就是你的小师叔,不是紫霞庵的小师叔,是我们整个天山一脉的小师叔,你贝叶师叔知道了也定然欢喜。”

    天山一脉至今,比神尼辈分高的,硕果仅存的就唯有一位桂玉生四弟子武长霞,武长霞几十年前就闭关不出不问世事,基本桐山神尼这一代弟子算是天山一脉辈分最高的了,而师妹贝叶尊者又独冠天山,小红尘若拜褚慕华为师,成为天山小师叔也没什么问题。

    听了神尼所言,众弟子倒没觉有什么惊奇,修佛静心惯了,安桐和季先生惊讶的已经张大了嘴,五岁的娃昨天还被虐打,今日就成了闻名天下的天山一脉小师叔?

    就这还不算完。

    征求了小红尘的意见后,当然小红尘也没啥意见,他一边流着口水吃着果子一边就答应了,神尼立马安排拜师,小红尘在蒲团上撅着小屁股,和小白狮子并排,对着褚慕华的画像拜了又拜。

    神尼当场宣布,小红尘赐名法尘和她同辈,小狮子按照小红尘护法灵兽的身份一起参拜的,赐名法琅,于是紫霞庵弟子齐声参拜:

    “弟子参见法尘小师叔(小师叔祖),参见法琅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