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再混老本行 > 第61章 价格谈不拢
    刚刚进入销售这个行业的张红,本来是踌躇满志的,但是第一个客户就让他有点进退两难。

    价格上面双方始终谈不拢,他又不敢打电话给李斌,怕老板认为他无能。

    他现在正在客户的公司大门前,蹲在那里,一根一根的抽着烟,如果说让他做一个实验,遇到问题,他经常有办法解决。

    但是这个做业务不行,他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透明涂料价格会如此之高,不就是平常用的清漆嘛!

    只是一个是液态,一个是固态。

    为什么其他的那么便宜?

    现在又不敢给李斌打电话,万一里边发飙怎么办?

    蹲在那里半个小时,都没有想到一点可以解决的办法。

    只好先回到公司,看看今天晚上能不能想出一点办法。

    好死不死,下午李斌回到公司,就问了他这个事情。

    “价格一直谈不拢,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价格谈不拢,是商业交易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客户不知道你到底赚了多少钱。

    但是他知道别人卖多少,那么一般情况下你不能比他高。

    什么情况下价格可以比别人高:

    质量?

    关系?

    无论什么情况,其实是在客户觉得他赚到的时候,他才不会觉得贵。

    问题是同种产品怎么样让他觉得赚钱了呢?

    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是偏偏市场上就有那么一群业务员,凭借他们的巧舌如簧,能将价格卖出高价。

    这到底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张红,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自然没有这一项能力。

    李斌也没有。

    所以其实这个问题李斌也思考过,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别人的透明涂料什么价格李斌不是太清楚,不过大概范围还是能估算的出来。

    应该在35~45之间。

    “他们的样品还在这边没有?”

    “在的!”

    “那你把他们的样品拿过来,顺便再拿一个我们的样品,我看一看!”

    李斌还没有看过对比的样品,只是通过电话了解,效果非常好,到底好在哪里?李斌没有一个概念。

    张红忐忑的站在旁边,看着正在仔细观看样品的李斌,为什么老板会这么年轻?

    感觉年龄比自己还小,就算年龄差不多,张红总觉得自己这些年好像有些白过了。

    可能有个有钱的老爹吧!

    唉!

    要是我老爸也很有钱,那该多好!

    这两个样品拿到手里面一看,效果上下立分。

    自己的产品不论是从亮度,还是从表面细腻度,又或者罩光效果(表面油光),都有好的,不止一个档次。

    那么这个产品卖60多块,价格绝对不算高。

    为什么张红谈不拢?

    十有八九是在谈判的时候支支吾吾,上一次好像他说了他自己已经报了价格32,现在提到60以上,可能心里没底,这就让对方抓住了你的错漏。

    如果别人真觉你产品不行,他们基本上不会跟你谈这个价格问题,除非你的价格给别人低很多很多。

    他如果愿意给你不断的谈判,不断的就价格付款方式进行谈判的时候,就说明他对你产品是有需求的。

    只是你还没有让他觉得自己赚到了,所以才没有达成统一。

    然后李斌又检测了几个性能,决定给张红好好上一课。

    “等下你带我去,让我认识认识他们老板……”

    “我连他们老板都没有见到,只见到了采购。”

    “那就先跟采购谈谈吧。”

    没有见到他们老板是一个挺失败的事情,至少李斌是这么认为的。

    像他们这种公司不算太大,所以其实真正做主,依然还是老板。

    当然公司大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老板就不再管这种事情了,那个时候应该叫董事长或者ceo了。

    第二天李斌上午需要上课,所以约在下午。

    其实下午也有课,不过李斌逃了。

    上课哪有做生意重要,并不是所有课都能逃,不仅仅要看课程,同时也要看老师。

    有些老师从来不点名,眼睛随便扫视一下,大概是这个数量就可以了。

    但是作为学生也不能太过,如果他一次一次不点名,台下的学生一次比一次少,最后逼的老实人也点名的话,那就是学生的过错了。

    坐在出租车上面,李斌有些不自在,怎么着不像一个去做业务的。

    况且自己还是老板,居然连车都没有,简直是太掉面子了。

    李斌非常清晰的记得,自己上辈子找到第一份工作。

    整个过程非常奇葩,甚至连面试的地点都非常奇葩。

    当时孙夏,也就是自己的师傅带着他的儿子,三个人就在一个公园里面进行一个面试。

    更让人无语的事,李斌还带了简历,孙夏居然还认真的看完了。

    然后就可以了!

    其实当时李斌也有几个去的地方,为什么会挑选孙夏的公司呢?

    因为当时孙夏开的是奔驰,你无法判断一个公司未来的前景如何。

    很多人都通过老板的车子来判断,李斌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到了之后就有点后悔,毕竟那个公司比较小。

    等做了很多年之后才知道,孙夏刚开始就想招一个打样小工,只是没想到,李斌学得太快。

    两年之后就溜了,不过在这两年之间,李斌基本上什么岗位都做过普工,技术员,打样员,检测员,研究员,甚至还送过货。

    其实并不是李斌当时有多么聪明,在各个岗位都做。

    而是孙夏缺人,所以这里没人,李斌顶上去。那里没人,李斌也顶上去。

    说实话,李斌真的非常感激孙夏,所以往后很多年都跟自己的师傅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现在偶尔也会跟孙夏打个电话,当然并没有叫师傅,毕竟还是要考虑孙夏的感受,这个时空孙夏并没有教过他。

    这也是李斌为什么想买车的原因,而且车子还不能太差。

    但是如果真的花几十万上百万买一台车,这种蠢蛋事情李斌肯定不会做。

    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买一台二手的车子,不需要太好,只要别人认识这种车,就是那种买新车的话比较贵的那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