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再混老本行 > 第17章 糊里糊涂
    第一步检查相似度,这一层直接淘汰了60%的参与者。

    其实在很多技术人员看来,做木纹相似度反而是次要的,因为这些东西可以通过调整底粉的颜色,或者是更换其他更接近的转印纸。

    但是甲方不这么认为,他们反正不懂,所以她们始终认为,你做的不像就是你不会做。

    就算你跟他解释清楚了,他也会这么想:

    既然你能够做得更接近,为什么不做呢?证明你们没有用心,你们不用心我们敢用你们产品吗?

    这很正常,大部分人都会这么想。

    但是有些小公司因为拿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寻找配套的转印纸,就只能使用一些以前剩下的转印纸,这就很容易造成颜色以及纹理偏差。

    但是你不能说他们技术不过关,这项技术他们拥有,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限制,让他们没有发挥好。

    所以有时候啊,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要去抱怨机会少,只是你没有抓住而已。

    吴鑫整个过程都是懵逼的状态,甲方的负责人看了一眼之后,就让他过去,意思就是通过了。

    等到所有样品对比完成之后,整个办公室只留下七八个人了。

    “各位,我需要你们的检测报告,最好是第三方的检测报告。”

    吴鑫整个人都傻眼了,自己手里没有检测报告啊,突然又想起李斌临走时候给他的那个文件袋,那里面是什么?

    所以他赶紧趁机溜出去,立马从他那辆破面包车里面,把文件再给提溜出来。

    当他再次闯进办公室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

    “不好意思,刚刚我这个检测报告落在车上。”

    说着便从文件袋里面把文件给掏了出来,然后看着一个文件抬头是检测报告的文件,立马把它抽了出来,交给甲方人员。

    说实话,他自己都没有看。

    这个检测报告不知道李斌什么时候做的。

    甲方的负责人在那边仔细的翻看着检测报告,说实话,他也看不太懂。

    但是看着上面一大半的文字都是英文的,这样显得比较高大上。

    而且有一家的还是国外的检测机构,这让他觉得这样的企业能够让人放心,把东西送到国外去检测,自然是可以相信的。

    这其实现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很多国外东西是香的。

    其实就检测数据来说,目前国内的第三方和国外的第三方,结果差不太多,精准性上面,可能国外的要好一点点,但是作为粉末涂料的检测数据,国内的已经完全够用了。

    然后把几家准备投标的人赶出去,几个甲方负责人在里面谈。

    你也不知道里面谈了什么东西,可能只是抽烟喝水嗑瓜子。

    如果李斌在这里,肯定会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不要说里面的负责人呢,就是李斌自己有时候都对检测报告,看得不清不楚。

    因为很多项目完全就没必要检测,或者说这些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数据本身,可能就是他们随意填的。

    不要觉得这是在开玩笑,这种事情真实发生过。

    所以做检测,还是要到那些真正有权威的机构去做,不然的话,等待你的可能就是把你当小孩子一样哄骗。

    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拿来的数据,然后填上去给你。

    特别是到了十几年之后,不要说这些做检测的机构,就是那些搞体检的机构,好多都是随意填的,你去几家体检机构做检查,几家的结果都不一样,就问到时候你慌不慌。

    很多检测机构就纯粹是为了赚钱,至于结果对你会造成什么影响,他们对此可能毫不关心,只要你不会去找他们麻烦,找了他们也有办法应对。

    “红丹,九州,西旭,这三家企业的负责人进来一下,其他的就实在不好意思了。”

    吴鑫整个人异常兴奋,看样子自己入围了,但同时又有一些苦恼,不知道该定什么样一个价格。

    来的时候还在想,可能也得陪跑一趟,但是现在大部分人已经是事实上的陪跑,而他呢,有2/3的几率是陪跑。

    如果现在把他淘汰了,他心里还好受一点,但是如果三天之后的投标,那个时候如果淘汰了,那就真的会心有不甘。

    所以他现在心情非常的复杂。

    几方人谈了将近一个小时,吴鑫这才浑浑噩噩的回到公司。

    到底该定什么价格?

    “李工,这个产品的成本如何?”

    “和普通涂料没什么差别”

    “啊?!”

    吴鑫一脸的错愕,感情我担心这么久都是白担心了?

    成本居然相差无几,那纠结那么多干嘛?

    还以为自己要压薄很多利润,现在看来,按照正常的价格卖,都感觉有点亏。

    不过一想到甲方代表所说的,他们现在仅仅只是一个样品工程,就已经需要这么多的量,假如这个工程,在以后成为常态,那么这个需求量恐怕可以吓死人了。

    “那么销售价格李工有什么建议吗?”

    “比正常价格低一点,然后换取现款现货,当然具体的得由吴总自己考虑了。

    在房地产行业,吴总应该比我更清楚,一个季度结一次都算很好的付款方式了。

    当然,这个也要看这个房地产的配套供应商,看看他们的意思。

    因为毕竟使用这个产品的主体是他们,而不是这家房地产公司。

    还有一点就是,我这边的利润分成,你还是得需日结,这一点不能因为供应商的回款周期,来让我的利润分红也和这个周期走。”

    李斌这也是无奈,如果他打定主意在这里边长期做下去,跟着周期走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他仅仅只做三个月,如果跟着这个周期走,谁知道这个吴鑫到底最后会不会赖账?

    李斌不想去赌,也不敢去赌,他需要启动资金,所以心要狠一点。

    李斌的话让吴鑫的脸色非常难看,他觉得李斌很不近人情,这个订单一个月最少5吨以上,甚至如果效果好,推广到其他的楼盘,那么一个月可能需要十几吨,如果真的自己垫上这一笔分红,那么很明显,他就没有进货的资金,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但是现在主动权在李斌手上,这让吴鑫觉得十分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