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再混老本行 > 第14章 马叉虫操作
    下午的时候,吴鑫又出去送货了,李斌始终觉得他现在可以招一个司机了,然后他应该自己去跑业务,反正现在公司基本稳定了。

    不过下午的时候,李斌接到了一个意外来客。

    “李工,你好”

    “你认识我吗?”

    “我是孙工推荐过来的,这是我名片,我和孙工是同一个公司的,我们公司现在也在做聚酯原材料,今天我也带了一些样品,李工到时候试一试,如果觉得我们产品还可以,看看到时候我们能不能合作?”

    现阶段粉末涂料的上游原材料国内厂家,也已经开始发力了。

    2000年之前,其实国内大部分的原材料都是使用进口的,或者是国外厂家在国内设立的分厂产品。

    电研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聚酯的,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斌知道电研所,有一个配方是购买韩国国都化学的,这个产品一直畅销了十几年。

    而且电研所在这个配方的基础上,进行许多次微调,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其他型号的聚酯,销量也挺不错的。

    但是就质量的稳定性,产品的适用性,相比于国都化学的配方,调整的配方生产出来的产品,依然有或大或小的瑕疵在里面。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那些国外的化工巨头,他们的产品就是稳定,而且质量相当的好,不是国内的化工企业几年或者十几年研究能够超越的,别人几十年上百年的沉淀。

    你就是仿照他的产品,就质量上面来说,依然很难达到它的七成。

    “你们公司的3307,我还是接触过的,这个样品是不是3307?”

    3307这个产品,畅销了10多年依然不衰,就是因为其配方的优越性,稳定性。

    不过十几二十年之后,国内还是有很多厂家的产品能够达到其效果的90%甚至以上,科学技术在进步,有很多人依然在原地踏步,超越这是早晚的事情。

    “对对,没想到李工居然用过我们的产品,那李工觉得我们这个产品质量如何?”

    “勉勉强强吧,在国内来说,还行。

    但是如果订单是出口的话,那么就不够看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我们公司成立才三年,也不怕李工笑话,其实我们最主要的配方还是购买的。”

    “这个可以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伍游尴尬的笑了一下,目前国内的厂家,没有几家有研发能力的。

    就是他们公司,虽然也是有国有资产做背景,但是研发能力依然是很一般,研发出来的产品和国际上产品相比,质量相差太远。

    所以不得已,只好购买国外的配方,从目前来看,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还是能够被市场所接受。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那么李工看我们有没有机会合作一下。

    我们的产品价格相对于国外来说,只有其6成,这对于成本控制这一块,我们的产品可以说相当有优势。”

    “没什么问题,等晚上我和我们老板说一下,到时候看看怎么样一种合作方式。”

    “李工,这一点你放心,该有的茶水费绝对不会少。

    您看这样如何,一吨我给您500!”

    李斌呵呵的笑了一下。

    我一天进账最少都有上两千块,一个月我能用你20吨货,也就1万块钱,而且风险太大了。

    再说,一个月哪里能用得了这么多货,现在吴鑫的大部分订单,做出来的产品都是要出口的,对产品之间的要求非常之高,他们公司的3307目前还达不到,所以最多也就是使用一部分。

    一个月可能也就四五吨,2000多块钱,对李斌确实没什么吸引力。

    不过有一点,不知道这个业务员,认不认识其他的业务员,做原材料的也好,做机械的也好。

    现在李斌最需要的就是扩展自己这方面的人脉,将来自己开厂,肯定需要原材料支持,认识越多的供应商越好。

    “这个好说,不过伍经理,不知道你认不认识其他做钛白粉或者是助剂的供应商?

    现在国内很多产品质量已经慢慢跟上了国际脚步,一些比较普通的订单,我完全可以使用国内的产品。”

    “有!我把他们联系方式写下来给李工。”

    看着伍游在那里翻手机上的信息,李斌的目光却盯在他手机上面。

    一个翻盖的,可能是波导之类的手机,也有可能是三星的。

    这个价格可不低,估计要三四五千的样子。

    目前的手机市场,诺基亚摩托罗拉肯定是霸主地位,三星似乎还是一个小弟弟,但是波导的市场份额,却一点都不小,似乎有百分之十几,对国产品牌来说相当了不起,只是后来没落了,很可惜!

    现在的业务员提成点的比较高,有些甚至达到2%,一吨1万多的产品,他们可以分到两三百,有时候一个月工资可能上万,买个手机小小意思啦。

    看着手中的电话号码,这些东西其实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这就是财富!

    找了个时间,李斌一一联系,并约定时间,大家见一个面。

    接下来几天陆陆续续就有人过来拜访,李斌也从他们手上套到了其他供货商的电话,像聚酯有几个,伍游是做聚酯的,李斌就从来没有想到从他手里面去询问其他聚酯厂家的电话,毕竟他们是竞争对手,这么做会让双方都尴尬。

    所以里边就绕了一个弯,先从伍游手上找来助剂的供应商,再从这家供应商那里了解到其他聚酯公司的电话。

    其实粉末涂料的上游供应商,只要是不同类的,他们都会进行抱团取暖,你给我推荐,我给你推荐。

    所以他们自己手上,肯定有其他类别的原材料的业务员电话,这就给了李斌操作的空间。

    这么来来回回搞了几次之后,李斌手上的电话号码已经超过100个,各种各样的都有,同一个类别的原材料,都有好几个电话。

    而且他们就算知道李斌这么操作,李斌也不太在意。

    将来自己开了公司,从他们手上买东西,他们难道还不卖吗?

    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