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贾大爷 > 第三十七章 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这日,贾珠抵达金陵城,在贾府老宅稍作休息后,就匆忙拜访了在金陵城中居住的薛家姨母,随后得知其子薛蟠最近遇上了一件不顺心的事。

    原来,薛蟠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冯家的银子,冯家公子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再接入门,不想这拐子又悄悄的把丫头卖与了薛家。薛家虽然晚于冯家进行的交易,但薛蟠当天就把人要了回来,毕竟是被拐子给骗了,也给了钱的,不能怪薛蟠仗势欺人。然而,冯家知道了,却故意诋毁薛家的脸面,四处散播薛蟠仗势欺人。谣言传到了薛蟠的耳中,薛蟠自然是气不过,去找卖主论理,恰好遇上了那位也来找卖主论理的冯家公子。

    这位冯家公子是一个小乡宦之子,名唤冯渊,父母俱亡,又无兄弟,守着些薄产度日,年纪十八、九岁。原本以为是卖主贪财,只是一次偶然,不想薛蟠见到冯渊之后,这才意识到此事从头到尾都是此人设计的一个圈套。薛蟠承认自己是个花心的人,甚至偶尔涉猎男风,也正因如此,他认识了这位酷爱男风的冯家公子冯渊。不好女色的冯渊竟然来买一个丫头,还口口声声说是前生冤孽,说什么可巧遇见这丫头,便一眼看上了,还说什么立意买来作妾,设誓不近男色,也不再娶第二个了。一切都是哄鬼的胡话!

    原来,此前冯渊喜欢上一个寒门公子,两人双宿双飞私定终身,不想薛蟠半路杀出,用数不尽的钱财买下了那个寒门公子的贞操,冯渊自此恨透了薛蟠。那拐子趁两家争吵之际,意欲卷了银子逃去,谁知又走不脱,两家拿住,打了个半死。薛蟠表示,冯渊收回银子,便不再追究,冯渊却矢口否认这是他设计的圈套,坚决不肯收银,誓要领人。两家就这样僵持着,薛蟠不肯放人,冯渊继续散播诋毁薛家之言论。

    对于此事,所有的情况都是道听途说,因此贾珠并不想干涉这趟浑水,何况他还赶着去扬州接林妹妹去北上都中。原本贾珠是想来看一眼薛宝钗妹妹的,不想薛姨妈似乎并不想让他去见薛宝钗,还说她近来正在学习各种礼仪,准备参加宫中女官的选秀。贾珠想起几年前,元春那会为了入宫也是吃了不少苦头。正当他准备告别薛姨妈的时候,薛宝钗却恰时从屋里迎了出来,只见她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原来,薛宝钗此时出面是想让贾珠好好劝劝薛蟠,让他息事宁人,把买来的那丫头还回去算了。薛宝钗初次见面的拜托,贾珠自然不能拒绝的,于是他勉强去见了薛蟠。没有过多的劝说,没有多少的告诫,贾珠只对薛蟠说了一句,切记不可闹出人命,否则谁都帮不了你,如果你确定要把那丫头留下,就带着家人一起去都中吧,把金陵的产业暂时都停了,去都中发展吧。

    离开薛家,贾珠独自游览金陵城的六朝古迹。劳顿一天,在贾府老宅休息一晚后,在第二日就马不停蹄地出发去扬州,且在当日即到了扬州。在扬州林家的府邸,贾珠终于见到了林妹妹。林黛玉近来奉侍汤药,守丧尽礼,过于哀痛,素本怯弱,因此旧病复发。贾珠见她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贾珠向姑父林如海和林妹妹说明了来意,林妹妹听了,表示不忍离亲而去。林如海却非常理解贾母老太太的心意,对林黛玉说道:“汝父年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林黛玉听了,隐隐落泪,只好答应了,待贾珠择日启程。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贾珠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游览扬州的机会。

    当下,贾珠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从原著中早知她有不足之症,便问她平常都服用什么药?若是可治之症,为什么不彻底治好了?林妹妹于是将自己的故事缓缓说了出来,说她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她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她去出家。林父夫妇二人自是不从,和尚因此又说,既舍不得她,但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那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贾珠听了,这才有了一些印象,林妹妹的病态美后世谁人不知,于是笑着安抚道:“妹妹不必忧心,等去了都中,我把此事告诉老太太,想来她那里也在配丸药呢,到时候多配一料就是了。”说着,贾珠又问起林妹妹的学习,想知道她是否有家庭教师,是否就是被革了职的贾雨村。果然,林妹妹说巧了,老师也姓贾,名化从,号雨村。

    贾珠心头一阵不安,又问黛玉在念何书。黛玉说,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都中的姊妹们读什么书。贾珠笑道:“你迎春姐姐和探春妹妹读书虽然不少但是不精,惜春妹妹还小读书不多,倒是你宝兄弟读书天分极高,你去了一定不会对他失望的,不过,你那些姐姐妹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林黛玉素闻母亲说过,有个内侄乃衔玉而生,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溺爱,无人敢管,如今听了贾珠这么一说,便知是这位表兄,一面陪笑道:“大哥哥所说,可是衔玉而生的那位?在家时记得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叫宝玉,性虽憨顽,说待姐妹们却是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和姐妹们一处,弟兄们是另院别房,岂有沾惹之理?”

    贾珠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和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和姐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姐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若一日姐妹们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别人多半会劝你别理会他,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没日,疯疯傻傻,没几个人信他。我倒是觉得,你们趣味相投,想来会相处得很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