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贾大爷 > 第三十章 史家大姑娘
    史湘云的父亲北征战死,母亲在悯忠寺以身殉情。双亲在她还是襁褓中婴儿的时候就已经亡故,因此湘云是由叔叔婶婶养育长大的。

    史湘云已过世的祖父是第二代保龄候,和贾府的老太太贾母是亲兄妹,所以贾母是湘云的姑奶奶。

    湘云的祖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史湘云的父亲史鼐,已英年早逝,另一个是湘云的叔父,忠靖侯史鼎。

    此前,史湘云的父亲史鼐承袭的爵位是保龄侯,因为挂帅北征一役,在战斗中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史家的爵位被削为忠靖侯,军中大权尽失,可谓是家道中落。

    原本,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共分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说什么“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如今都已经是过去时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原籍的其他七房早已卷走剩余的财产,各奔东西了,仅留下史鼎夫妇这一房,和一个空壳子的府宅。

    史家败落分家之后,丫鬟一个都没留下。眼下,史家的下人只有一个周奶娘。

    眼看湘云渐渐长大了,身边却没有一个玩伴。这天,史家夫人找来湘云,说道:

    “明儿我送你去贾府住一段时日,你客居人家府上,可要好好的。”

    “孩儿知道,保证不会让太太担忧,请太太放心。”

    第二日,史家夫人便领着湘云,带上周奶娘,出发前往贾府了。

    史家虽已然不是富贵人家,但毕竟是官家人,这出门在外的,总不能像下人一样靠着两条腿吧!

    马车还是不能少的,问题是雇几驾马车,雇多大的马车。

    雇一驾大号的马车需要花费三百五十文钱,不过左右两边都有纵向的座位,可以容纳二至四个人。雇一驾小号的马车虽然只要花费两百文钱,但只有横向的座位,最多只能容纳两个人。

    史家夫人吩咐周奶娘去雇车,说道:“周妈妈,还是省点钱吧,就雇一辆小号的马车。”

    “夫人怎么能坐小号的马车呢?要不还是雇一辆大号的马车吧?”周奶娘说道。

    史家虽然落魄了,但还不到雇不起马车的境地,史家夫人这是能省则省,毕竟今后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以前夫人出门在外,都是一个人坐大号的马车。何况这次去的是贾府,失了体面不要紧,不能失了礼数,若是让别人误以为,贾府的亲戚都落魄到雇不起马车了,那岂不是丢了老太太的脸面。

    所以,大号的马车是必须要雇一驾的。史家夫人再三思虑之后,改变了主意,于是说道:

    “也好,周妈妈,那就雇一驾大号的马车吧!”

    稍等了一会,车夫便赶着大号的马车来了。周妈妈牵着湘云的手,先让她坐上了马车。之后,周妈妈再扶着夫人登上了马车。周妈妈和车夫并坐一起,随着车夫的一声“驾”,车轮在大街上滚动了起来,她们开始朝贾府进发了。

    湘云见夫人闭着眼睛养神,兴许是晕车,于是没有打扰,转而也看向了窗外。马车穿过繁华的街市,穿过几条街之后,便来到一条大街上,转眼就到了荣国府。

    马车在正门前停下,周妈妈先行下车,随后牵过湘云的手,也下了车,最后扶着夫人走下了马车。三人皆已下了马车,见正门紧闭,史家夫人领着来到了西边的角门。

    进了角门,步行一段路,转过一个弯,就到了垂花门前。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史家夫人到了,史大姑娘也来了。”

    史家夫人领着湘云进入了房内,穿过一个东西穿堂,径直来到了贾母的后院。于是,进入后房门,只听见一阵嬉笑声传来。原来是凤姐和王夫人在这儿陪老太太说话呢!

    听说史家夫人来了,凤姐这才急匆匆迎了出来,说道:“可把太太您给盼来了,老太太听说你要来,把我们都给叫过来了。”

    史家夫人笑着让湘云见过她的琏二嫂子。

    此时,从屋里走出了另一位素衣打扮的女子,看起来气质上佳,跟王熙凤相比简直称得上是清新脱俗,对方笑着伸出手来,抚摸着湘云的后脑勺,笑道:

    “一转眼,云儿都这么大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史家夫人见湘云又不开口,急忙说道:“真是不懂事的孩子,还不快拜见你的珠大嫂子。”

    湘云听了急忙向李纨问安。四人然后一同进了屋内,拜见老太太。

    “老太太安好!”史家夫人领着湘云拜见道,湘云紧接着又拜了王夫人。

    贾母示意王夫人和凤姐赶紧扶她们起来,说道:“侄媳妇,你也不容易,坐下说话吧!”

    闲聊半日,下人准备好了饭菜。李纨和王熙凤摆好碗筷,来请史家夫人,并伺候老太太和太太们吃过了午饭。

    午后,史家夫人便准备离开,回史家去了。李纨陪着湘云一起送夫人来到贾府的门口,史家夫人再三叮嘱湘云,说道:

    “你记住了,在贾府是客,一定要听各位太太们和奶奶们的话,知道了吗?”

    “知道了,太太。”湘云道。

    “侄媳妇,以后就劳烦你多照顾着这孩子了。”史家夫人对李纨说道,虽然贾府的大小事都是王熙凤在打理,但毕竟李纨才是管家大奶奶。

    李纨觉得史家夫人见外了,笑道:“太太就放心吧,湘云一直都是个乖孩子,我看用不着我们多操心的。若是真有人敢在贾府欺负他们,你也尽管放心。别以为我这个大嫂子不管事,就护不了她,就算管事的凤辣子不还得让我三分。”

    “有侄媳妇的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交代了这些话之后,史家夫人这才告别了湘云,放心地登上了马车。

    车轮滚动,马车渐行渐远,一个转弯,消失在了街口。

    李纨领着湘云再次回到了贾母的后院,王夫人和王熙凤还在这。一一拜见之后,湘云便开始聆听贾母对她在贾府起居饮食的安排。

    “指派一个丫鬟给湘云吧,让她专心照顾着湘云。派谁呢,让我好好想想。我房里的丫头珍珠这些年把我伺候得很好,她去伺候湘云,我放心。”

    王熙凤听了,笑道:“那我这就去安排,也好让珍珠那丫头有个准备。”

    “不急,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想说说。”贾母停顿了一下,转而换了略显哀伤的语气说道:

    “刚才,我那史家侄媳妇说要把湘云这段时日的月钱给我,我没有收下,让她拿走了。史家此前落难,我这个长辈没能帮上忙,也不敢帮。如今孙女要住这儿,我这个当姑奶奶怎能伸手要她的钱,难道我还养不起这个孙女不成!我不仅要养着她,还要她和贾府的哥儿姑娘们一个待遇。但我也不想遭人话柄,说我用贾家的钱养着史家的姑娘。这样吧,她们主仆的月钱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要用官中的钱。”

    “老太太这话说的,您是贾府的老太君,府里上下谁敢拿你的话柄呀!何况我们待湘云姑娘,那就跟对待我们自家姑娘一样的,谁敢多说,又何来话柄?”王熙凤笑道,表情略显尴尬。

    王夫人紧接着也笑道:“凤丫头说的是,以后湘云姑娘就是常住我们家,也是无妨的!”

    “就按我说的这么定了吧,让大家都知道,我是以姑奶奶的身份养着这个孙女的。”贾母斩钉截铁,不容她们再多言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