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嫣然,似水年华 > 第35章 思索二
    其二何为“真性情?”

    嫣然告诉我,她身边人总是提到“真性情”,可她不懂如何表现才为真性情呢?

    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周国平曾经这样说到。文字里的大道理,多数人都能理解,可真到为人处世的时候,又是如何体现呢?

    是毫无顾忌的打打闹闹,想说啥就说啥吗?是朋友有难时,毫不后悔的拔刀相助吗?是视金钱为粪土,即便饿死也不妥协吗?或者是其他一些看似很高尚的行为?

    嫣然说,在她看来,这些统统不是“所谓的真性情”。她说,人这一辈子,当你开始理解这个社会时,所谓的真性情就已经被蒙上一层薄纱。当你开始学会在这社会生存时,所谓的真性情就已经被隔了一层纸。

    “你以为孩童时期的打闹和无知,是真性情,所以进入社会后无比怀念。你以为和朋友相处时的逗乐,是真性情,所以当朋友不再时无比追忆。你以为和恋人相伴时的无忧,是真性情,所以丢失后无比心痛。可是,你知不知道,当我们学会知人心,看脸色的时候,你所谓的真性情就已经变了质。”嫣然的一字一句,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头,让我无法喘息。

    我们总爱怀念小时候,因为那时的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可以洋洋洒洒,可以无忧无虑的表达自己。我们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为任何人、任何事而烦恼。如今想来,那真的是真性情吗?那种随心所欲,可以被定义为“真性情”吗?

    长大后的我们,在红尘里摸索,在人世间闯荡。我们不再随心、随性。我们做事有所顾忌,我们学会了算计。偶尔回想起来,我们会说自己丢失了当初的真性情。可是,我们真的丢了吗?

    嫣然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何为真性情?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被算作真性情。可是我知道直言不讳、不在乎个人得失的真的不能算是真性情!”

    你的直言不讳,在别人看来也许是没心眼,也许是耿直,也许是死脑筋,可和真性情有何关系呢?你的不在乎个人得失,也许在别人眼里是高尚,是虚伪,是另辟蹊径,这又和真性情有何关系呢?我们在社会里摸爬滚打,我们掩盖住自己。可那颗心又如何隐藏?我们会打抱不平,我们会善于算计。可谁又能说没有真性情呢?

    “知世故而不是世故,也许才能算作是真正的真性情吧!我们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处事方式,我们懂得如何圆滑的与人相处,同时却不会丢失自我。我们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不会损伤他人利益。我们站在阳光下,为自己、为未来争取每一束光芒。”

    所谓真性情,无外乎一个个“真”字。而这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多少人能做到真呢?嫣然明确的告诉我,她做不到。她有太多的东西要顾虑,有太多的事要思考。她不想把自己解剖于阳光下,却也不愿躲躲藏藏。所以,她活的很累,所以她丢失了真性情。

    有人曾说,带着真性情生活,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自然就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可也有人说,喜怒不形于色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怀抱着真性情,能否与这社会融合呢?可丢了真性情,我们又能否高兴的生活呢?

    故而,嫣然的问题,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也不知如何回答。我不知道她是如何选择的。默而不视,随波逐流,或亦是别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