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嫣然,似水年华 > 第12章 家,遥远的名词
    前一段时间,嫣然告诉我,她要回家一趟,因为自过完年离家,已有近五个月没有回家了。她说,再不抽空回去一趟,可能得到过年才会回去了。

    繁忙是现代大多数人的通病,我们总是奔波在上班与下班的路上,总有做不完的项目,出不完的差。我们所追求的,所向往的,全都是拿相伴换取的。

    小时候,总是抱怨爸妈只忙于工作,而不给予我们过多的陪伴。可长大后的我们,为了所谓的理想与生活,忘却了父母也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是需要花时间去陪伴的。可嫣然不怎么回家的原因好像不太一样。

    偶然间听嫣然提起过她的成长史,她说从小因为自己是女孩,她总觉得爸爸不喜欢她。爸妈常年在外,由不怎么喜欢她和姐姐的奶奶带大,因此嫣然从小便生了一颗敏感的心。

    后来,奶奶去世,妈妈只好回家带她们姊妹俩上学。她听她妈妈说,小小的她,因为竹马上学了,便也吵着要去学校。可因为身体不允许,她便只能推迟一年。便是这迟的一年,让她后来在小学待了七年。

    小学七年,嫣然在两所学校念过书。也大概是那一年吧,寄人篱下的感觉便在她的心里深深地扎了根,发了芽。

    也许是天赋,也许是努力,嫣然虽然小小的,身体也不好,但她在小学的成绩却是出类拔萃的,还曾参加过数学比赛,至于级别她早已忘记了。她说在她的记忆里,从小就没有在九点之前睡过觉,哪怕是在手指被冻的红肿、化脓的冬天,也不曾早休息过。因为她知道,出身苦寒之家的她,没有比学习更好的出路了。

    起初她是在一个不知名的村里的初中上的,随着时代变迁,如今早已破落了。初二暑假的那年,嫣然突然告诉她父母她要转学,父母没有过问过原因,直接找亲戚帮忙转到市里的中学。就这样,小小的她,一个人独自的开始了在市里的生活。

    住在老师家,面对一群陌生的同学,我不知道在初三那么关键的一年里,嫣然是怎么度过的。只是她时常会说,如果那一年没有转学,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是啊,她的人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变了。村里的教育自然是不能和市里的教育相比,嫣然来到市里后,成绩明显下降了好多。她自卑的学习着,追赶着,试图跟上节奏。后来,中考过后,不想成绩并不怎么理想。后来的后来,机缘巧合就去了她之后所待的高中,在那里度过了韶华岁月。

    嫣然说,从上初中开始,她就住校,后来一个人在市里待了四年。这期间她初、高中的三位班主任与她的父母相见的次数加起来都不超过十次。我不知道,六年的生活,对于这样的一个女孩来说,一个人是怎么过的,这期间每一次的苦楚大概真的只能自己默默吞噬吧。

    了解了这些,我大概懂了,为何即便没有工作,即使不是在备考,嫣然也从不会频繁回家的原因了。那个家,那个地方,也许对于嫣然而言,真的只是个睡觉的地方吧,即便那里有她的爸爸妈妈和姐姐。

    她说,她从不怪她的父母,也从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出身。因为这辈子,什么都可以自己选,唯独父母不可以,他们即便再没有能力,也是世间和她最亲的人。她说,正因为如此,她才要加倍的努力,给父母一个安稳的晚年。她说,这辈子,她不想结婚,因为她的精力只够照顾父母。而她从不觉得,自己的父母,别人有照顾的义务与责任。

    这个坚强的女孩,连婚姻观都是这样的独立。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对不对,我只知道若是我将来能够娶她回家,我必会万般呵护,为她补上这二十几载心里的创伤。给她一片无忧无虑的天空,让她自由自在的飞翔,不再受苦,不再独自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