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海世遥闻 > 三十八章 春风化郁结 秋溟露心声
    午饭过后,他们便一起去馆驿取俞秋溟的东西。

    路过湖边时,见湖柳已经嫩芽抽枝,春梅怒放已渐入佳境,满满的春天气息,

    两人一起从驿站里取回了俞秋溟的坐骑“追风踏雪”和他的行囊。

    这匹叫做“追风踏雪”的骏马,全身惟鼻梁处和四蹄雪白,其余通体驼色,毛色发亮,无一根杂毛,跑起来如追风赶月,荒原踏雪,故得其名。

    这匹马是俞悦16岁束发之年伯父俞田送给他的,希望他武艺精进,技有所成。

    俞秋溟喜穿白衣,与此马十分相称,望去如远山堆雪,雅致好看。

    把马牵回到年家后院的马棚,林震便带着秋溟进了厨房……

    俞秋溟不解地问:“你要做什么呀?”

    林震左翻右翻找了几个吃剩的肉包子用油纸包起来,头也不抬的回应“喂狗。”

    俞秋溟困惑的四面张望“你家也没有狗啊……?”

    “过一会你就知道了!”

    俞秋溟满脸问号的跟着林震来到上山的岔路口,这时老远就见一个白色的东西从树林里窜了出来……

    原来是跑来了一只白色的长毛狗。

    俞秋溟心想,叫白毛狗真的是抬举它了,因为这狗虽然长了一身貌似富贵的长毛但全身都脏兮兮的,白毛上粘的满是灰土泥巴。

    “谁家的狗这么脏?”

    林震附身拿包子喂狗,告诉他说“这是一只流浪狗,不知道是谁家扔的。”

    “那它怎么认识你呢?”俞秋溟也蹲下身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喂狗。

    林震把包子都一一掰开了放在地上,那狗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林震站起身说,“前段时间我上山,就看见这只脏兮兮的流浪狗狗叼着别人吃剩的果皮,站在岔路口一脸无助迷茫的看着我,于是我不禁对它同情的叹息了一声,’这当狗也不容易呀!‘

    然后这狗好像是听懂了,放下嘴里叼着的果皮,一路跟着我,再以后每次上山,它都会陪着我。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跑,它跟着跑……我心里很感动,明白这狗原是通人性的,以后便经常拿了家里的吃食给它,它也更忠心了!有时我想,人可能还不如狗,因为狗最忠心,而人是会变的。”

    林震说话时,眼里满是慈悯温情。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俞秋溟联想到自己这个卧底的身份,对于林震他能像这条狗一样忠诚吗?

    俞秋溟内心是没有答案的,从现在来看,自打他见到林震一直到今天的印象,都很好,但林震热衷的仕途经济又不对他的胃口,山里长大的俞秋溟更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那样的生活他会觉得逍遥自在。而林震却和这个朝代绝大多数的青年一样,只是一门心思的追求金榜题名,这要是换了别人,他就会觉得很俗,但放在林震身上却没有俗的感觉,只是俞秋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罢了。

    至于父亲交代给他的任务,认定这个人可以做掌门,他觉得真是边都不沾的,至少目前的感觉是这样,这人一脑门子做官理想,怎么可能跟着他去深山老林做一个武林门派的掌门呢?再者他就没看出来林震有什么慧根仙骨,他甚至怀疑那禅偈是不是错了,要么就是他找错了……

    可如今自己骑虎难下,人也来了,也潜伏到了他的身边,还神差鬼使的说愿意一切听他安排……这真好比一脚踏翻机关,自投罗网。

    这往下可怎么好?就这样陪着他苦读,这是舍命陪君子么?陪着他直到考上举人?那自己岂不是劳而无功,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落得个无功而返吗?相反,若是找个机会扬长而去,不仁不义的丢下林震,俞秋溟又觉得有点于心不忍,至少他认为林震好学上进,心地单纯,为人善良,可能还有那么点傻,因为他竟然想要在腐败的官场里大展宏图,为昏庸朝廷卖命……不过林震人还是不错的……俞秋溟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暗地里眉头又开始蹙紧了。

    而聪明的林震,早已体察到秋溟的内心,他觉得这很正常,俞秋溟小小年纪从皖地来到江淮,人地两生,这陪人苦读的差事又不是那么好干的,自然会觉得枯燥寡趣。再加上举目无亲,人事孤单,所以就会闷闷不乐了,他要打破这种局面,让秋溟在他的身边快乐起来。现在看来显而易见,他们之间还缺乏了解,只有让他了解自己并得到认同,他们才能更好地相处下去,他的备考也会随之顺利。

    接下来他对俞秋溟说,“咱俩比赛爬山如何?爬到山顶咱们再说话。”

    说着他率先攀爬。由于轻车熟路,他速度很快。俞秋溟当然不会示弱,因为打小就住在山上,爬山对于他已是家常便饭。于是便轻似猿猴,快如狸猫,几个纵身便赶上了林震,两个人几乎是并肩攀登。可到最后还是林震赢了,他之所以赢了是赢在熟悉地形。

    林震三步两步,从侧面攀上崖壁便到了山顶。然后他喘着气,笑着伸出手,一把将俞秋溟拉了上来。

    岩石边粉白两色梅花映入眼帘,白色的玉兰也初露头角,不远处一树丁香飘来阵阵清新的香气,好一派春光。

    两人山顶眺望,只见山下一片竹林青翠,黛瓦白墙,曲廊幽窗,湖光涟滟,渔帆点点……让人心情舒畅。

    林震坐在岩石上,用手拍了拍岩石,示意秋溟坐下。

    秋溟看了看他俊美的笑脸,不知怎么便乖顺的坐在了他身边。此刻他发现了身边这个人的魅力。这大概也是他不忍心离开的隐性原因之一吧,因为林震给人的感觉很美好。

    不仅仅是人美,而是为人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他脸上的每一个毛孔都透着生机,他的笑有如清晨那缕和煦的阳光,和他在一起心是暖的。

    林震捡了个枯树枝,在地上信手涂鸦,然后歪着头,看着俞秋溟,“俞悦,我觉得你有心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可能是来到我家还不习惯吧,毕竟你在山上自由自在惯了,忽然有了约束也是不开心的,可是,你为什么想跟着我呢?”

    被人猜中心事,俞秋溟瞬间沉默,林震果然聪明,于是他坦率的回答:“是吧,……想跟着你是因为我不想败兴而回,就给自己找了这个差事”。

    接着林震又狡黠的笑道:“不过你可答应我了啊,一切听从我的安排,这话可是你亲口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可不要反悔哦!”

    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话是你自己说的,俞秋溟真想抽自己两巴掌。怎么办?还是实话实说吧:“我,我原来觉得做个伴读很简单,可没想到竟要这么难啊……”

    “其实不难啊,我看你好厉害的样子,你所说的知识连我的私塾先生他都不会,都没教过我,你还不厉害么?”

    “可是,可是我觉得这些经论虽然很有道理但却枯燥无味,我认为道理是要在实践中去悟的、去修的,天天挂在嘴上说来讲去耳朵都要磨出了茧子就味同嚼蜡,经文本来的深意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真不如咱们手谈、曲谈、或者剑谈……更能明理。”

    林震的脸若有所思,他站起身,面对山下美景,神情里充满了理想的侃侃而谈,“我虽景仰圣人之学,对经典可以倒背如流,但这种应试备考的折磨我也不喜欢,久而久之也会烦,不然就不会找人来伴读了,可这些枯燥的反复练习却是日后做官的阶梯,我还真不是官迷,只是觉得权力有用。因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可以像我父亲那样,参与治理朝政,辅佐君王,就可以实现政通人和,开明治世,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抱负和理想……把那些贪官污吏、地方豪强,全都镇压下去,免得他们兴风作浪,祸乱朝纲……”他一边神情激昂的说着,一边挥动着手里的树枝,好像真的成为了朝廷重臣在那里指点江山、鞭挞恶人时弊。

    此时,俞秋溟忽然觉得,这林震真是天真的可以……但也傻的可爱。

    “大丈夫生于世间,总该活得顶天立地,作为儒生,就该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父亲经常教导我的,他也是儒生出身,巡抚淮扬……

    俞秋溟听了惊讶地反问道:“你父亲是个大官,巡抚大人?”

    “是的,我父亲林世安,福佑十三年进士,现为淮扬巡抚,他一向为官清廉,为了能一心无挂,始终不愿把我带在身边,怕有人加害,因为地方府衙和当地的贪官劣绅都是有勾结的,以恃势强,欺压良善,而父亲秉公执法就会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总是有人伺机报复,这其中危险很大,为了安全,也为了我更好的读书上进,就把我寄养在姑母家中……”

    俞秋溟听到这里有点肃然起敬了,同时也在为林震担心:“那他们不会找到这里来吗?”

    “暂时不会。”

    俞秋溟的侠义之气被激发了出来,“林震你放心,有我俞悦在,谁也休想动你,我会保护你的!”

    林震看着他的眼睛闪闪发亮,紧盯着追问一句,“那你会一直陪着我吗?直到我状元及第?”

    “这个……我……”俞秋溟闪避着他的目光,低下头去,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半晌,他抬起头,心情矛盾声音低沉的回了一句,“我想,……我会陪你到中举。”

    林震也沉默了,然后他说,“那也好,我想你需要慢慢了解我,咱们来日方长,将来的事你自己决定,我不会勉强你的。”

    接着他坐下来问他,“秋溟,我能感觉到你在山里也没那么快乐,能跟我说说你的心事吗?”

    这样一番交谈,把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让俞秋溟了解了林震的为人和志向,他虽然不喜欢仕途,但林震那一心报效国家心系黎民百姓的理想和抱负不由得让他肃然起敬,他是一个光明磊落悲悯天下的君子,对人对物,皆有爱心,感受其诚,俞秋溟才愿意向他吐露心声。

    “……我是不快乐,打小就这样,我娘去世得早,父亲对我又很严厉,日子一直过得很压抑,原来我和他在山顶住,但后来他却把我撵到了山下,和师兄弟们住一起。我觉得他的心挺狠的,父亲对我虽然严厉但我却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传人,他认为我器量不够,所以内层的真功密法都不传给我,我在山上很郁闷,真想浪迹天涯海角一走了之但又不忍心撇下年事已高的父亲,他虽然身怀绝技但却孤独保守,疑心重重,谁都不信任……林震,不管怎么说你还有光明前程在等着你,而我呢?感觉很迷茫,不知前路何方,如果父亲百年之后,掌门换了别人,这山我可能也待不下去了……”俞悦一股脑把自己隐藏许久的心里话都掏了出来。

    林震揽住俞悦的肩膀,重重的按了下说:“秋溟,以后你就把我当成是你哥哥,在这里我就是你的亲人,有什么心事都跟我说,跟我在一起你会快乐的,未来只要你愿意跟我在一起,我就会帮你安排更好的人生,我要是当官了,你就做我的助手或者贴身侍卫。以后这种问答式的学习,咱们不必都在书房里进行,山上、路边、船上、马上……哪都可以学,环境形式变化一下就不枯燥了,对了,父亲从京城来到淮扬做巡抚,我还没有去看过他,明天咱俩去镇里给他买点好酒,然后我们一起去城里看他如何?”

    “好的,林震,我听你的!”当秋溟再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不再心意彷徨,而是完全踏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