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倾世王妃萧墨儿 > 第六十一章 太子继位
    依唐后宫之例,宫中那些没有子女的嫔妃们,则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这其中,包括年青刚烈的武则天。走在这一群哀伤而美丽的后宫妇人中间,武氏的脸上有强烈的不甘。她还年青,不能让自己如花的生命,枯萎在这衰败的青灯古佛里。她定要想尽一切办法,离开这里,为此,她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她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会从感业寺出去。而这一切,全都要寄望于刚刚继位的天子李治。

    原来,皇帝李世民卧病在床后,已经当上了太子的李治常常夜以继日地侍候在父王病榻前。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邂逅了年青貌美的武则天。武则天和宫里那些柔美纤弱的女人不同,看起来英姿飒爽,活泼可爱。尤其是在宫中久经风月,气度韵味又自不同,加之要刻意讨好李治,故又使出了浑身解数。年青的皇帝哪经得起如此撩拨,很快便对她一见钟情。

    那段日子两人常常在病榻前眉目传情,有时候甚至在外面的换衣间私会。此时的太子李治于武氏来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皇帝已行将就木,命不久亦,她自然要为自己打算。故此时她对李治算得上百般挑逗,肆意奉迎。她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使得这一招美人计,将决定着她今后的荣辱得失,甚至关乎生死。故她在这段感情中也极尽本事,以期能在来日命运的生死关口,为自己赢得一丝主动与生机。

    事实上太子李治继位后,因要全力处理朝政大事,军务民情,一时间还真顾不上远在感业寺的武媚娘了。但坚韧果敢的武氏,却在久盼无果的情况下写了首情诗“如意娘”,全诗如下:看珠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据说诗仙李白听闻此诗也愣怔了半响,觉得很有真情实感,甚是不凡。

    写完媚娘又想方设法着人把这首诗送进宫去,呈成已经快要忘记了她的高宗皇帝,高宗见了此诗,想起从前与武氏的种种,便也生出一种强烈的思念来,遂想方设法前来感业寺与媚娘私会。初始因顾及朝廷大臣们的感受,也怕人言可畏,只是偷偷私会,后来一来二去久了,竟越发迷恋不舍起来,遂生了接武氏进宫的心思。只是,他还需要给大臣们一个说辞,一个最后下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