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倾世王妃萧墨儿 > 第四十章 着手布局
    话说唐高宗李治,是一个颇不受历任史官待见的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他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武则天的丈夫,一个柔弱无能的皇帝这个认知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李治在其继位之后,继续奉行太宗在位时的施政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疆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当然,这是后话。

    墨儿认为,世人之所以断定高宗无能,大概一是因为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强悍光环,二是在那个崇尚武力的年代,象他这样的仁慈皇帝,似乎容易被冠上无能的标签。事实上,历史欠高宗一个公正的说法。

    但作为皇帝的高宗,在某些事情上的决断力,的确不如他的父皇李世民,那么果断刚毅。

    经过这几年权利的交替变更,血雨腥风洗礼过的唐王朝,此时才终于恢复了太宗李世民时期和平安乐的模样。而年青的高宗皇帝,终于也有了一个帝王应有的威仪。在朝廷事务的处理上,他日益得心应手,也算得上勤政爱民。

    永徽元年(650年),高宗下旨任李恪为司空,授梁州都督。事实上对这个才能卓著的兄长,高宗还是非常敬重的。他决心多加安抚,委以重用。一是让其感恩戴德,誓死为朝廷效忠,二是让天下臣民看看,他高宗并非忌贤妒能之人。

    永徽二年(652年),李恪又被加授太子太师。看上去好似风光无限,岁月静好。长安城的一众老臣,对高宗皇帝尽心维持的这种兄敬弟恭的美好形象,似乎也赞叹不已。

    但只有墨儿明白,离历史上记载的李恪之死的期限,只有两年时间了,她必须得加紧行动。只是现在的李恪,根本意识不到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他沉浸在自己的美好想像里,为了这个对他无限尊重的皇帝弟弟,鞠躬尽瘁,尽心竭力。

    话说高宗初始登基的四五年间,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房玄龄等一重老臣把持朝政,高宗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但他没有表现出多大的不满,暗自韬光养晦,很快事情便有了转机。

    太宗时期,因辩机和尚触怒李世民而被贬出京的高阳公主,在高宗皇帝继位后,感觉时机来了。便伙同附马房遗爱,联络与高宗不和的薛万彻、柴令武,打算发动政变,废掉高宗,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但事不机密,计划被泄露。

    一向以仁慈著称的高宗皇帝,此次行动却是雷廷万均。与此事相关的一干人全都被逮捕。看来任何人都是有底线的,一旦触碰,必致对方于死地。

    震怒的高宗下旨让长孙无忌彻查此案,阴险毒辣的长孙无忌,觉得机会来了,他要借此机将他一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李恪,牵连进来,让他再无翻身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