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倾世王妃萧墨儿 > 第三十八章 疑窦终开
    历朝历代,后宫争斗是无可避免也无处不在的。刚继位的高宗皇帝的后宫,此刻也上演着同样的戏码。

    高宗的正妃王氏,在高宗继位后被立为皇后,但高宗最宠爱的却是萧淑妃,二人还在晋王府时就经常有一些摩擦,现在更是日日明争暗斗,积怨颇深。高宗对此深为厌恶,却又无可奈何。

    先皇逝世周年这天,高宗前去感业寺乞福,遇上了处心积虑打扮了许久,看上去清新妩媚的武则天。原本就有些暧昧情愫的两人,此番相见竟忍不住执手泪眼,激动的相对而泣,令随侍的太监宫女都大为震惊。

    自然,有人把看到的一切如实禀告了王皇后。皇后初始大怒,可转念一想,何不把这个尼姑引进宫来,让她对付萧淑妃,这样既扳倒了宿敌,自己也有了新的助力!如此一想,她便悄悄派人让武则天把头发留起来,告诉她兴许以后还有进宫的可能。

    冰雪聪明的武则天一听,登时大喜过望,知道机会来了,当然遵旨照办。

    做出如此糊涂之举的王皇后,却不曾想到,她的这个饮鸩止渴的草率决定,却在不久后的将来,将自己送上了死亡的深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皇后算是武则天的恩人。虽然她的初衷只是利用她。她并不知道自己带回来的是一个心机谋略都胜萧淑妃十倍的敌人。她只期望这个女人能帮助自己解决燃眉之急。

    她深恐萧淑妃和自己门第相当,又是正常纳入的妃子,日后可能会取代她的地位。而武则天出身不高,又曾经侍奉先皇,这会是她永生不能抹去的人生污点。皇上即便可能一时被她迷惑,但碍于礼法,却不可能给她任何名分。退一万步说,她即使得宠,对自己的威胁也不会有萧淑妃那么大。毕竟自己将其从感业寺接回来,相当于有再造之恩,按理说,武则天应对她感激涕零。

    她这些一厢情愿的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可她错估了这个看似恭顺的女人。武则天的心计与狠辣,不仅远远超过了萧淑妃和她,更是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刚满,王皇后就从容地禀告李治,“皇上,您和先帝的才人武氏,既然已经情投意合,莫如把她接回宫里,免得长此以往,会损坏您的形象!”此番话语对于早有此意却苦于找不到理由下旨的李治来说,无疑是及时雨。王皇后主动接纳武则天,他简直是喜出望外,遂颇为动容地说:“皇后如此贤德,乃我大唐之福啊!我这就下旨,召武氏入宫。“

    如此各怀心事的两人,竟然一拍即合,武则天没费什么周折就重新回到后宫,这是她命运转机的第一步。事实上此时的武则天,已经身怀龙种,并在入宫后不久,便生下了皇子李弘。

    回宫后的武则天,迅速击败了萧淑妃,并获得了高宗李治的无上宠爱。经过不少生活磨难的她,此刻早已褪去了青涩,变得成熟稳重了。她费尽心思琢磨这个比自己年幼几岁的年青皇帝的所有喜好,并曲意逢迎。对于后宫的人情世故、阴谋算计,她也了然于心。此时的她如同一头猎豹,不再蠢蠢欲动,而是伺机以待,只要出招,便会一击毙命。

    这一年,李恪也被加授太子太师衔。墨儿知道,新任皇帝在向自己这位才情谋略都远胜自己的兄长示好。

    永徽三年(652年)五月,时年30岁,在后宫女子中已不算年青的武则天,被拜为二品昭仪,宠冠六宫。

    墨儿亲自挑选了上好的礼物,一对羊脂白玉如意,一个极品翡翠玉镯,前去恭贺。这个时候的武则天虽然盛宠在身,但毕竟品阶不高,对于吴王妃的到访不禁喜出望外,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两人聊了半晌,墨儿借口有事便自行告辞,她愿意示好,却并不愿意和她深交。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毕竟,离历史上的那个死亡魔咒,已经越来越近了。她处心积虑准备的一切,终于要派上用场了,她不仅又是激动又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