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雕刻青春的职业 > 第三章 希翼03
    “……四楼、五楼……八楼,好了,终于到了!”我在心里念叨着,微微有些气喘。

    每天一早从宿舍出来,转到食堂吃过饭,再去八楼上班。尽管楼层不低,我还是坚持爬上去,而且一口气中间不休息,这个动力可能是来自于刚参加工作的新鲜感,和迷茫并存的新鲜感。

    新生还没报到,所以,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做迎新前的准备。澎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堆资料递给我。

    “这是去年的,你照着做一套就可以!”他看我木呆呆的没答话,笑着又问,“你会做excell表格吧!”

    “会吧?!”问谁呢,我被自己逗笑了,“会!”再次的回答很肯定。心里却在想,大不了学呗,我可是过了计算机二级的!

    可是没一会儿,我就为自己的“无知者无畏”后悔不迭。本来“二指禅”输入就慢,再加上这台486的大头娃娃反应迟钝,屏幕上的光标闪来闪去,跳上跳下,就是不听指挥。该换行的时候出了格,按了回车,却原地不动。

    折腾了半天,连个报到表都没弄完。

    “小鱼走,跟我开会去!”小书记站在门口招呼我。

    “嗯!”我答应了一声连忙站起来,顾不上正在处理的表格,拿上本子和笔跟上书记的步伐。

    这几天的会议特别多,都是关于迎新的,通过会议落实会议是东大行政工作的一贯风格。

    只是刚参加工作的我们还没适应,尤其是外校来的肖兰。

    就像昨晚,本来在大副的屋子里聊得正好,却被林昊的敲门声打断。

    “达令们”他说,“十五分钟以后,食堂四楼会议室!”

    他一开口,我就像被挠了痒痒。林昊学的是历史,却像中文毕业的才子,斯文有余、阳刚不足。

    其实此前我见过他两次,一次是大二迎新时到团委转组织关系,他坐在那儿,清清爽爽、一脸的阳光。有着一副林志颖式的俊朗外表,对人热情和气,所以留下亲切友善的印象。再次见他是两年后的毕业离校,我们去送一位江苏籍的同学。站台上,他也挤进人群中和那个男生拥抱告别。因为陌生多看了几眼,再次加深印象。

    可有时,人和景一样,宜远观却不宜近赏。和林昊认识了、熟悉了,又不太能接受他过于外显的热情,有点矫情。抑或是因为他没有和大家一起整理档案,就像一粒生米混在煮熟的饭中,难免有些夹生。

    此时,他也觉察出自己的通知不合时宜,转身要走,却被肖兰拦下。

    “哎,如果我不在宿舍,你怎么通知我,”她故意问,“现在可是休息时间!”

    “兰妹妹的问题很犀利呦!”林昊没做正面回答,却赶着通知下一家去了。

    没想到这里的辅导员会有这么多行政事项,自从来到东大,细细碎碎的杂事就没断过。肖兰本以为辅导员就该像兰大的一样,可以是兼职教师,可以学习深造、可以科研教学、可以……总之,很自由。

    其实,作为新留辅导员来讲,他们所要承担的行政工作实在是少之又少。虽然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是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由于校情不同,对辅导员身份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东大辅导员的选拔管理体制都很严谨,因为要把他们作为行政干部的储备,所以指派的行政事务特别多。他们还有一堆“婆婆”,人虽然归属学院,却还受学生处、团委领导,更不要说牵扯到其他行政部门的其他事项,只有内涵没有外延。

    正所谓千根线,一根针!

    就像今天,来的人虽然多,可都是领导,干活的还是我们。

    大家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别的会议,先不说主持会议的是校领导,就是参会的书记、处长也都是第一次见。会议室被塞得满满的,我们这些小喽啰就拉了椅子挤在窗跟前,像小学生做笔记一样认真,丝毫不敢怠慢。

    刚开始,会场里的气氛严肃沉闷,领导分配任务、各部门协调安排,安静的只听到一个人在讲。

    一个小时过后……

    还是一个人在讲,但有更多的人在小声议论;还是有人在记录,但有更多的人手里夹着烟在那儿吞云吐雾。

    滋溜滋溜的喝水声、椅子拉来拉去的摩擦声、人来来回回的走动声、门开开关关的折页声、还有悦耳动听的bp机铃声都交织在一起,嗬!真够热闹的!

    那些司空见惯的在于我们却新鲜好奇,原来开会还可以这样!

    肖兰看我发愣,悄悄递过来一张字条:我饿了!中午吃什么?我想吃肉夹馍!

    谁曾想,肉夹馍没吃上,却吃了一堑!

    开完会回到办公室,一看到电脑,我就傻啦!走时它还好好的,现在却黑屏了。我立刻紧张起来,又是敲键盘又是按鼠标,鼓捣了一阵,电脑毫无反应,只得重启。好像一场恶作剧,已经做了一半的表格竟然不翼而飞,都怪我走时太匆忙,忘记了保存。

    我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该冲谁发火。没办法,午饭也没吃,只好加班加点的从零开始。

    还好熟能生巧,我对着电脑做了一下午,总算照猫画虎地完成了任务。头昏脑胀的回到宿舍,已经是晚饭时间。

    此时的楼道内特别热闹。

    大副又在下面。就见他手脚麻利地将一把挂面扔进沸水里,用筷子搅了搅,片刻,等水再次沸腾后,又填了几根小青菜进去。

    一抬头,他看见我无精打采地站在门口,笑着问,“回来了!吃了没?给你带一口!”

    大副长的敦实憨厚,心眼也好,又因为年纪最大,对大家都很照顾。可能是因为青梅竹马的女朋友还在上学,所以生活中特别勤俭。虽然谈不上紧衣缩食,也够得上粗茶淡饭了。

    分到宿舍后,好像就为了区别学生时代,我们都置办了一套炊具,摆在黑漆麻糊的楼道里。刚开始新鲜,像模像样的熬粥、炒菜、下面。一个星期不到,就烦了,自己做终究抵不过吃食堂方便。

    坚持下来的只有大副,倒不是喜欢,而是节省。

    和他那锅寡淡无味的清水挂面相比,我们的业余生活还算是料味十足,特别是这段时间,大家最欢愉,延续着整理档案时结下的情谊,凑在一块儿闲聊。也不需要什么娱乐项目,更何况还有高昂那儿高大上的场地。

    吃罢晚饭,也不用招呼,陆陆续续人就齐了。

    和我们的寒酸相比,高昂称得上富有。我们那只能叫宿舍,人家这可以称为家。别看屋子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什么有什么。

    按下床和沙发必备的家具不提,屋子里还摆着电视机、冰箱这样的大家电,当然还有诸如电脑此类的奢侈品。这几天天儿热,不知道从哪儿又搞到一台窗式空调,下午才找人装上。

    此时,向晨正凑在跟前研究,“昂子!这玩意儿好使吗?”

    高昂呵呵笑着,好一会儿才说,“你试试呗!”

    他是学热控的,人长得和他名字一样高高壮壮。和大副的敦厚朴实相比,他更聪明睿智。也许是家庭条件的优越感,也许是自身的优秀,总之,他的自信中还带着些许霸气。走起路来,八字步不急不缓,说起话来,生冷硬不卑不亢。不熟悉他的人会觉得他太骄傲,不易接近,其实熟悉之后就会发现他也很热情。

    大副把窗户关上,拉上窗帘,打开空调开关。

    我、敖亚、肖兰正坐在沙发上看肥皂剧,突然听到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大副!”敖亚瞥了他一眼,喊道,“干什么呢!吵死啦!”

    向晨赶紧把空调关上,“昂子,你这东西是先进,就是噪音太大!”

    “二手的都这样!”高昂讪笑着说,“热吗?热了,就开风扇!”

    “不热,不热!”向晨一屁股坐在床上,转过头来问我们,“有那么好看吗?!这小子长的油头粉面的,还没我帅呢!”

    他的话没完,就遭到了我们仨整齐的六个白眼。

    他们不理解女生为什么会沉迷于唧唧歪歪的电视剧就像我们也不理解男生看一场球赛的惊心动魄、心潮澎湃。

    生理、心理都决定了我们和他们的不同,当然也包括了外界对我们和他们的不同认知。

    在迎新的筹备中,男生都是系里的中坚力量,更何况新生辅导员本来就应该是主角。

    可是,同样是主角,肖兰和我则稍显尴尬。作为外来户,我们都要经历被再次认知的过程。要撕掉女生身上固有的标签:柔弱、单纯、感性、不坚定等等,被人信任,被人认可,被赋予责任,这绝非易事。

    “这事儿还是你来做吧!”“澎湃,你把这个安排一下!”“澎湃,你负责联系各教研室!”他们都这样说。

    我杵在一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看他忙忙碌碌,相比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我可以的!”“这个,我也能做!”没人理我,因为声音小的只有自己能听见。

    “小鱼,你把这个准备好,可以吗?”终于有人注意到我。

    “没问题,当然可以啦!”我欣然领命。

    此时派给我的活儿不仅仅是一件事,而是一项任务,提升自信的一项任务,因为即将到来的他们,我必须自信!

    “我准备好啦!”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新任的辅导员都会有这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