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门辣妻:俊俏夫君来种田 > 第361章:担心了吧
    就算祁良辰这一次,真的带着祁张氏回去镇上了。

    宋文月就算心里不是很舒服,但也绝对不会多说什么的。

    毕竟,她也时时刻刻的记着,不管祁家人如何,都是祁良辰的家人。

    两个长辈,更是把他养育成人,这份恩情,自然是要报答的。

    祁张氏想着宋文月肚子里面还有个孩子,这心里就不踏实,想要看,又害怕看见宋文月。

    祁良辰在家里住了一天,祁张氏就让他回去镇上了。

    宋文月把酒楼的事情,打算交给张富贵,但也不是一下子就突然不管了。

    这两天,她还是去酒楼里面的,只不过时间没有那么长而已。

    人多的事情,宋文月也会帮帮忙,但更多的,则是教张富贵怎么做。

    翠娥想着宋文月有了身孕,虽然坐着,但是那板凳冰凉的很。

    熬夜做了个垫子,等着宋文月来酒楼,就给她铺在了板凳上。

    宋刘氏起了个大早,给柳氏和宋文月煮了红糖荷包蛋做早饭。

    又给宋杰明煎了鸡蛋,煮了清汤面。

    等宋文月起床后,热气腾腾的早饭,已经摆上桌子了。

    屋里的炭火,也是宋刘氏早早的就生起来的。

    要知道,这屋里两个大人,一个刚生了孩子,一个刚怀孕了。

    又有两个小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能着凉受了风寒。

    虽然这两天,宋刘氏一下子就忙碌了起来,但她的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欢喜。

    脸上的笑意,从未消散过。

    宋刘氏抱着宋杰明在自己的怀中,一手拿着筷子给他喂饭。

    萱萱还在屋里睡着呢,也就没有抱出来。

    宋文月和柳氏坐在那儿吃着饭,柳氏看着婆婆如此贴心,不免道,“婆母,让明哥儿自己吃吧,您也不用喂他了,怪累人的。”

    “不累,我自己的大孙子,我抱着高兴。”宋刘氏把筷子上的面条送进宋杰明的嘴里,这才笑看着怀中的孙子,“明哥儿如今做哥哥了,往后啊,自己吃饭的机会就更多了,奶奶可是要抱妹妹了。”

    “不,不行,要抱我。”宋杰明听见这话,小嘴一嘟,很是不高兴的说道。

    因为宋杰明有了妹妹,也算是意义上的大孩子了。

    这称呼,也就从明娃儿,变成了明哥儿。

    若是没有妹妹,估摸也得长到了七八岁,才能改称呼的。

    宋文月看宋刘氏逗弄小侄儿,也是无奈的很,喝了两口红糖水,算是吃饱了。

    “娘,我去酒楼看看。”宋文月放下筷子,准备收捡碗筷的时候说道。

    宋刘氏听见这话,担心的说道,“咋又要去啊?昨天不是才去了吗?这女婿还没回来呢,等他回来,让他陪着你去啊?”

    “娘,没事的,我们东家如今回去青州郡了,我得看紧一点,更何况快要过年了,人多事情杂乱,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什么事情,坏了大家的心情。”宋文月也不想去啊,这大冷的天。

    这样的天气,舒舒服服的躺在被窝里不好吗?

    但这酒楼,往后就是自己主要的经济来源啊。

    更何况,这算是自己的酒楼了,宋文月还想着,等过了年给酒楼焕然一新呢。

    如今不好好勘察一下,准备一下,等到时候肯定是手忙脚乱的。

    如果真的打算做火锅店,这人手肯定是不够的。

    翠娥这段时间洗碗筷,洗的手上都裂了口子。

    成天在水里泡着,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但火锅店就是如此,碟碟碗碗的特别多,比起炒菜店要多好几倍呢。

    这些,都是宋文月如今在考虑的问题。

    不过,她从来不和家里人说着,毕竟,自己就算是说了,他们也不能明白。

    就算是听明白了,也帮不了什么忙,还得平白担心。

    “这倒也是。”宋刘氏听着女儿的话,一时间还真是无法反驳。

    柳氏看宋刘氏一脸愁容,显然是很担心宋文月,这才笑着说道,“婆母,要是您不放心啊,就陪着小姑一起去吧,我在家能照顾好两个孩子的。”

    柳氏这话是真心的,倒是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宋刘氏一听这话,转过头看着柳氏道,“你这说的什么话,娘担心月儿,也担心你啊,萱姐儿这么小,明哥儿又闹腾,我走了,你怎么能行?”

    “就是,娘,你就安心在家里照顾嫂子,给我做好吃的,我去一会儿了,中午还回来吃饭呢。”宋文月笑眯眯看着宋刘氏。

    如今她也是刚刚有了一点点早孕的反应,但是并不强烈。

    也就那天查出来的时候,有点干呕,平日里都正常的很。

    可能是月份比较小,所以还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反应。

    正好趁着这段风平浪静的日子,宋文月还得提早打算。

    看女儿都这么说了,宋刘氏也不再坚持,“行,那你路上慢点,也不晓得你爹他们咋样了。”

    “嘿嘿,担心了吧?”宋文月咧嘴一笑,这才说道,“你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担心我爹饿着了?放心吧,大伯母想要过这个好年,可不得好好巴结我爹呢?饿不着。”

    宋文月已经从柳氏的嘴里听说了,每年过年的时候,爹爹都要给大伯家过年的钱。

    今年这银子,还没给呢,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大伯母肯定是很殷勤的。

    说句难听的,虽然也就是一二两银子的,但对于寻常家庭来说,已经很多了。

    要知道,祁家以往,一年下来都不到十两银子的。

    如今,祁良辰每个月给家里一两银子,祁张氏就欢天喜地了。

    可是大伯一家人呢,天天来自己家里打秋风,这每次不得拿个二三两银子。

    虽然能管上几个月,但心里自然是惦记着的。

    本来还有几分担心呢,可是听见女儿这么说,宋刘氏也就不担心了。

    点点头,很是赞同宋文月的话,这才说道,“是了,肯定是惦记的很,因为你租房子这些事情,娘把银票和银子都随身带着的,你爹走了,我压根就没给钱,反正东西你都买好了,也用不着花银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