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青春无悔:人生只若如初见 > 我捧着一颗心来
    自落笔以来,不知未觉,已步过几个春秋。不知多远,亦不知所长。不可否认,在本书中即我的人生自述中,一直是处于我个人的角度看待这一切。用我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来书写这一切。也许在某些观点,都是片面的,激进的,错误的,甚至于是无知的。我向来都很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的同时,何尝不是尊重自己?

    人生在世,何患无错。“知错改错不认错”这是本人的人生信条之一,其实我很喜欢曹操这个人的性格,谈不上欣赏。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曾天下人负我。

    虽说我一贯在强调这是我本人的自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描述自己的人生大意的某个片段,很少提到自己、更别谈自己的父母、亲人。一直都是刻意地描写,春秋笔法很重。看似寓意深刻,其实都是泪流满庞。真做假时假亦真,何患贾不做真?

    人可无傲气,但必有傲骨。一小我就很自负。父亲常道:“子,你有什么足以傲气?一穷二白,一无所有,无所事事,一无所成。”向来我都是暗笑不语,从不接他的话头。不妨照实说,那是最苦的一代人,父亲母亲没读过多少书。文化程度并不高,父亲或许认为棍棒之下出才子。其实不然,天地君亲师,在此我也不多说,仁者见人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父母亲那一份真挚的爱,决不容我们自己去质疑。

    吾日三省吾身,夜有所想,也有所思。每当落笔,即是对自己的肯定,又是对自己的否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不只是件坏事。下棋时多想想的人,不说是棋道高手,但起码不是菜鸟。

    小聪明?大智慧?由小渐大还是由大见小?一直都想不通。有兴趣大家也可以自发的思索。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不妨往大些讲;“我读过的shu很多也很杂,从小时的小学课文,到中学的散文。人物传记,唐诗宋词,中外历史名著。基本都有所涉略。“书天上繁星也,理论上我这一辈子都没可能读完,入木三分的少,不求甚解的多。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小说这一文体。或不可否认,中国四大名著亦属于小说,自身小都很喜欢。起初看西游记,然后看水浒,接着是三国,最近我居然迷上了红文。从儿时刚翻开书看见红楼里的字都头疼的我,居然现在也看上了红楼。白天看,夜里看,经常熬夜到凌晨三四点还在看,甚至还看哭过一次,也不知为何?希望我能完完整整地读完红楼这本书。如果有幸的话,我更希望看看外国人的《圣经》。最好是英文版的原著,新约和旧约。突然又想起以前想看一本书,相对于我将要说的这本书,圣经还算是比较有人情味的书,至少还是本大众书。而她则是老祖宗留下的《周易》自从我小时候买这书起,满打满算,差不多有十年了,我就看过一次。什么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的,想起我现在都难受,真心看不懂。如果老了有机会,一定好好研究。不求看懂,起码耐着性子看完每一个字。

    至于现在比较流行的网文。我这些年一直都在看。毕竟创造了一种新题材、一群富翁,流派也很多——仙侠、都市、言情、架空、东方玄幻、西方奇幻等等,数不胜数。不过相对于土豆、西红柿等的作品。我还是喜欢小众作者的作品。不是说快餐的味道不好,而是小众作者写的更真诚,更有人情味。一笔一划都出于己心。大学我没读过,但是高尔基有句话没有说错。

    自身情绪时常随着书中剧情跌宕起伏而变化万千。你哭我不会笑,你笑我亦不会哭。通俗易懂的来说,网文有爽点,有泪点。穿越重生网文的爽点不在于读者的带入,而是读者与书中角色,文章作者的共鸣。

    龙傲天只有一个,还是虚构出来的。中国上下五千年,这不才出一个叶良辰嘛?

    自认为我是个情感很丰富的人,在享受亲情、友情、爱情的同时,何尝自身也在受到她们的的约束。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谁知无底洞有多深?无它,只有自己丈量。我不是路西法,却一直在堕落。回头想想,人生几何?堕落至今已有七年,加上之前颓废三年。整整十年,一生又能有几个十年?

    是时候该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存在的意义。人生百味,怎敢只识一味?

    多说无益,只是无痛呻吟,自传也该做一小结。开头还是结尾?亦或是中段?也祝各位读者2017年新春快乐,阖家幸福。希望明年能再见~!

    昨日的堕落天使——寄思人-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