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冷王独宠:嫡女要狠 > 第479章 假死
    凤仪宫。

    借着烛光,皇后俯视着跪在地上的周若汐,面无表情地打量着低头不语的人。

    “你知道,你今日唆使本宫犯下的的错,足以让皇上杀了本宫。”

    “娘娘,这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有外人知道的,而且天启堂的人是绝对不会泄露秘密的,就算他们查,也查不出来什么。”

    皇后脸色凝重,但眼底却掩饰不住浓烈的欲、望,“你为什么要这么帮本宫?”

    周若汐轻笑,“因为臣女与娘娘一样,心都是帮着太子的。”

    凤仪宫,两人抿嘴一笑。

    睡前,晋王拿着一本书进来,看着床榻上的人,神色复杂。

    “王爷,妾身有礼了。”

    “别动”萧成渝放下手中的书,将要起身行礼的白木槿按在了床上。

    烛光下的白木槿,睡眼朦胧,“王爷觉不觉得今日刺杀一案,是皇后所为。”

    萧成渝身影一震,“你可知,妄下断言,污蔑的还是祁国皇后,其罪当斩?”

    “妾身知道,只是,妾身不愿意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去。”

    萧成渝眯眼,眼神分外锐利。

    临阳公主出事,他第一个想到的始作俑者就是皇后,可是,她为什么连周槿儿都要一并斩杀?

    “我知道王爷现在不可能完全信任妾身,但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来将计就计怎么样?”

    白木槿露出狡黠的笑容,在萧成渝耳边低声了几句,

    萧成渝眉头略微舒展,心里已经对周槿儿心生敬佩之意。

    对外放出传言,晋王妃受伤,药不得医,已撒手归西,如果皇后为晋王再许一个她身边的人作为晋王妃,那么便是司马昭之心。到时候,晋王自有理由在圣上面前参皇后一本。

    白木槿非常确定今日之事并非巧合,而且这场刺杀案当中,一定还有其他人参与其中。

    不然,怎么这一次自己受伤回来,府里怎么少了一个周若汐呢!

    第二日,晋王府中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晋王妃因昨日遭遇歹徒,身中一剑后受重伤,回王府的路途中突然血崩,因失血过多而导致人撒手西去。

    这则消息,传到了皇宫,自然,也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

    而晋王府的人也十分敬业,连棺材都给周槿儿准备好了,整个王府上下挂满了白布条,王府正中央,树立的正是周槿儿的灵位。

    周若汐被皇后秘密安置在皇宫中,得到消息后,喜形于色。

    “娘娘,天启堂的人果然是十分信得过,这一下王府没有了正妃,我看晋王还能一辈子不娶妻不成?”

    “呵,白木槿不听本宫的话,那本宫只好不顾及亲情了,眼下我只要说服皇上将本宫身边的人送到晋王身边就好,我倒不相信,死了一个晋王妃,晋王府还不会有新的女主人。”

    “皇后娘娘圣明!”

    周若汐只觉大快人心。这下周槿儿死了,自己终于有机会接近王爷了!

    三日已过,晋王府的白布已被撤下,王府又一次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只是这偌大的王府,却少了晋王妃一人。

    云雀山的村庄上,白木槿轻轻抚着新绿的树枝,估计着在此时此刻会即将发生的事情。

    “你说,我是将皇后捏在手心里呢,还是应该永除后患。”

    白芷摇了摇头,“王妃,恐怕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王妃想除了她,恐怕……”

    “我知道没那么容易,估计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宫中会多了一只替罪羊吧。”

    毕竟秦嫣能坐上皇后的位置,定是机关算计了半辈子了,怎么可能不会给自己留后路。

    “王妃,那咱们什么时候回京?”

    “到时候王爷会过来的,我已经和他初步达成协议,他暂时还不会动我。”

    事情果然不出白木槿所料,三日期限一过,皇后便立马与皇上提议要给晋王选妃。晋王自然不会答应,不过皇后倒也不恼,只感叹晋王对王妃情深义重,感动涕零。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之中,京城来了一位叫白莲的女子,传言她是狐仙转世,身怀异香,可保祁国土地完璧。

    而白莲在进京的第一天,就扬言说晋王府中有位良人,今生今世,非卿不嫁。

    这贵人,便是晋王,萧成渝。

    萧成渝感到感觉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白莲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周槿儿“死”后才出现,这分明不是巧合这么简单。

    白莲温婉可人,容貌美艳,就连皇上见了也不禁对她的容貌赞赏几分。

    “皇上,白莲正是臣妾的远亲,如今家破人亡,现在孤苦无依,只好来投奔臣妾了。”

    御花园中,景色宜人,景美人更美。

    “那就暂且把她安置到皇宫吧。”

    “皇上,莲儿已满十八,却未曾婚配……”

    皇上当即明白皇后的意思,晋王已经跟自己说过了这件事,现在自己也要配合一下。

    “朕听说白莲爱慕晋王,可是晋王早已心有所属,实在是不好强求。”

    皇后当即向白莲使了个眼色。

    “皇上,白莲今生只嫁王爷一人……”咬着嘴唇,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委实让人心软。

    “这……”

    皇帝有些为难,但甚至晋王与王妃甚是恩爱,倘若真是要逼着晋王娶亲,那岂不是当家长的不尽人意了吗……

    按理来说,婚姻本就应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皇上对晋王喜爱又加,就算是因为昭云贵妃的关系,他也不想给晋王多加为难。

    皇后察言观色,见皇上似乎有些动摇,于是趁热打铁,“皇上,莲儿品行端正,而且样貌端庄,自从家道中落后便流落到民间,家世可谓是清清白白,更何况……”

    皇后轻笑,“这狐仙一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越说到后面语气越轻,貌似是在给人一种提醒。

    皇后微微眯眼,打量着皇上的表情,再次开口“皇上,臣妾知道晋王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可是晋王妃已死,晋王是有再多的念想也是无济于事的啊,不如这样,让晋王纳白莲为侧妃如何,正妃的位置暂时先空着,皇上您看怎么样?”

    “这还需问过成渝的意思。”皇帝摆了摆手,意兴阑珊,显然不想再与皇后打什么唇舌之战。

    皇后只好作罢,向白莲示意,让她起身。

    白莲无话,只好失落地站起。

    白莲以为自己没有机会获得晋王的垂怜,可惜上天还是尤为怜爱她,当晋王看见白莲后不但多看了她几眼,而且还同意将她纳为侧妃。

    只是,萧成渝虽然将她纳为侧妃,但却没按常规出牌。

    试问哪一位女子嫁入王府不是风风光光的,就算不风光,那多少也是讲究点排面的。

    白莲好歹是皇后的远亲,即使是侧妃,也是要走一下过场。可惜,萧成渝却未举办婚礼,甚至连堂都没拜,而是将白莲用轿子抬进了王府。

    如此说来,这个晋王也忒不给皇后面子了。

    成亲当日,晋王府灯火通明,兴许是顾及白莲的面子,晋王府才在门外挂了几只红灯笼。

    只是这婚礼,未免太过寒酸,寒酸得像是打了白莲一记响亮的耳光。

    但白莲识大体,也不恼,新婚当夜,白莲一人坐在床榻上,没穿喜服,身旁连一个伺候丫鬟都没有。

    突然,门开了,以为进来的人是晋王,可惜她的“以为”终究还是落空。

    “王妃吉祥。”

    这一声“王妃”叫得好不悦耳,引的床榻上的女子立刻抬起眼眸,眼中含着笑意地打量着站在自己对面的丫鬟。

    “我只是侧妃,按照规矩,你只能叫我一声‘侧妃娘娘’吧。”白莲低头,语气带有着些许的失落。

    “可是在若汐的心中,白莲姐姐就是王妃。”

    周若汐慢慢走近,“白莲姐姐可是天上的狐仙下凡,晋王能娶您做妃子,可是王爷的福气!”

    无事献殷勤……白莲自然不会上套。

    “晋王妃早就已经死了,现在只有白莲姐姐您是晋王府的女主人。”

    白莲苦笑一声。

    偌大的房间,若是没有这个丫头的出现,那就只有她一个人,而自己身穿素色衣装,身上连一块红布都没有。据说新婚的女子都是容光焕发,可是刚刚她照镜子,镜子中映出的容颜可是无精打采。

    这哪像是新婚之夜,她白莲哪里是已出嫁的女子。

    周若汐察言观色,看出对方的心思,便展颜道:“白莲姐姐,你知道晋王妃为什么会死吗?”

    周若汐坐在床榻之上,脸慢慢凑近白莲的双眼。

    不得不说,白莲给人的感觉确实是小鸟依人的美人,眼眸清纯如水,神色唯唯诺诺,一看就是个软柿子。

    呵,怪不得皇后要找她来晋王府,看来皇后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专门挑软柿子捏。

    白莲也打量着周若汐充满戾气的双眼,微微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上天顾及到了白莲姐姐,所以才将晋王妃刺死,让白莲姐姐大架我晋王府。”

    白莲一愣,不知如何回答。

    素未谋面的人来拍她的马屁,穿着像是丫鬟,但是形态举止完全不是,也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后路而想依靠一位主子才这样做,可是,她的那双充满怨恨与敌意的双眼,完全不像是想在王府之中找个依靠这么简单。

    “不瞒白莲姐姐说,上次万花节,王妃随着圣驾去万花山祭拜花神,途中碰到歹徒而中剑身亡,白莲也不想想,圣上出宫,定然会派侍卫护驾,又会有谁敢这么大胆去触犯圣驾,而随行的那么多人当中,为什么却只有晋王妃一个人身亡了呢……”

    白莲摇了摇头,心里渐渐打怵,示意周若汐不要再继续说下去,可是对方的言语之中,依旧不依不饶。

    “还不都是因为上天要欢迎侧妃娘娘您的大驾光临!”周若汐提高了音量,突然握住白莲的手,白莲吓了一跳,连忙将周若汐的手甩开。

    “天色已晚,姑娘还是去休息吧……”

    “白莲姐姐,虽然您现在是侧妃,但是总有一天,正妃的位置会是您的,只要……”周若汐薄唇轻启,“只要您听皇后娘娘的……”

    白莲从床榻上站起身,不知哪来的胆量,唯唯诺诺的目光突然变得严厉,“天色已晚,姑娘还是退出去吧,这种话用不着本妃说第二遍吧!”

    芊芊玉手指向门外,显然是对周若汐语气的不满而下了逐客令。

    周若汐神色一滞,露出诡异的笑容后终究还是退了出去。“奴婢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