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世至尊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敏感
    站于祖堂中间没有封顶的广场中,祖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推开正门,近百个灵位摆放在灵台上,三根粗大的香伫立在铜鼎上,室内香火缭绕,红布垂落,数盏油灯将此处照明。

    问题并不在这里。

    不在明处。

    “小孩不能进去,进去会出事?为什么?列祖列宗不保佑就算了,哪有害他们的道理。邪异还未出现的时候,田家庄便有这种规矩,没有邪异就不会有鬼,有也只能是他们心里有鬼。”

    “不敢让小孩进来,怕被害。长大后,对这里的事情忌讳如深。”

    “请人做法,镇压、超度......你们杀了我们......”

    “我明白了。”

    直拳!

    全身力量汇聚右手,强健的体魄,澎湃的血气,力量聚集下手臂颜色以肉眼可见速度染上了一层红色。

    咚!

    沉闷的一声响起,地板石头裂开,粗大的多道裂缝如蛛网般不断向外延伸。

    这一下造成的动静吓了在外等待的田家庄村民一跳,守堂人事前根本没想到他会这么做,被他造成的巨大破坏给吓得目瞪口呆。

    封本元站好,摆好架势,第二拳挥落。

    大地产生了一丝颤抖,祖堂抖动了一下,摆在灵台上的灵位发生了移位。在外面的人没有太大感觉,但多少能看到祖堂动了动。守堂人跌落在地,地面的裂缝延伸到他的位置,脚差点就陷入到里面。

    “住手!你快住手!”

    守堂人踉跄的跑了过来,可下一拳也已经准备好,落下,第三次冲撞!

    灵位从灵台上齐刷刷的掉了下来,祖堂的外墙产生了一道深深的裂痕,墙灰大片抖落,漫天的尘沙从祖堂内散了开去。

    守堂人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连连将嘴巴内的尘土和着口水给吐出来。

    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大地被恐怖的巨力给硬生生的打出了个洞,灵堂的大门晃晃悠悠的倒了下来,灵堂内的风光一览无遗,祖宗灵位一一掉落,磕倒在地,朝向为前,明明是因为震动而自然抖落的灵位,落在地上后却展现出一种井然有序出来。

    “你们到底造了什么孽啊。”

    封本元从土坑中跳了出来,守堂人脸上带着惊恐,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他的身体在发抖,只不过是几步的路程,脸上却已经满是汗水。他知道会看到什么,他害怕,不敢面对,但还抱着那一丝侥幸,或许......

    守堂人始终还是看到了,坑内的东西,那白皑皑的一片。

    明明早已知道,可在看到的那一刻,他还是惊恐的大喊了出来,双腿发软,腿脚不小心踩到松软的地方,身体就要往坑内滑下去。

    “不!不!啊啊————”

    守堂人双手死死的抵着地面,双腿一通乱蹬,拼了命的阻止自己下去。

    他这样一个年近半百、历经风霜的中年人,居然急得快哭出来。

    封本元将他衣领拉住,一把将他给拉了回来并扔在了地上。

    守堂人趴在地上,脸色变得无比的苍白,大口大口的喘息着,给人一种随时都可能休克而死的感觉。

    封本元当机立断,抓着他的后颈将他按在了坑洞的上方,逼他直面里面的东西。

    “这就是你们做的好事,这该有多少人啊?一百个?一千个?看骨骼大小,年纪都不会太大,居然能狠下心杀掉这么多的孩子,你们是魔鬼啊——”

    “怎么?敢做却不敢面对吗?看着他们,那一对对窟窿,那里就是眼睛啊,他们在看着你。多可怜啊,这些小家伙,死了还要被压着,现在他们上来报仇了......给我看仔细啊!!”

    封本元将守堂人抓起,让他看向前方灵堂,轻声在他耳边道。

    “你们的列祖列宗跪下了。”

    “啊——啊——啊——”

    田族长他们也进来了,看到了坑内的事物,胃部反酸,早上吃的东西一下子全部吐了出来。

    田族长盯着封本元含恨道“你这个魔鬼!”

    “谁是魔鬼不是一目了然吗?”

    封本元耻笑道“难怪死都不肯说,要是这件事被外面的人知道了,死算得了什么,怕就怕在死后还要被唾骂,遗臭万年。”

    “我要走了,关于这里的秘密我会传达到外面,你们可以试着阻挡我。不过我敢保证,你们的下场不会比这一片地要好。”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凭他的实力,他要走没人能拦住他。

    “等等!”

    田族长突然喊了一声。

    “我认了,你想要怎样!”

    封本元回身道“我要知道所有的事情。”

    四圣建国之初,正处百废待兴,百姓颐养生息之际。

    当时的国策方针并没有正式的出.台,只有口头上的几条能以此作为指导的中心思想。

    狠抓粮食,首要解决百姓温饱问题。

    抓产业,充实国库,提高物资储备。

    在其位谋其职,明确责任,细化职能。

    ...

    因为当时时局的特殊性,各地采取最普遍的治理办法就是分权而治,将权利细分,村的归村的管,县的细分区域,普遍以家族制或以小社区管理。过多的分权造成了当时的特殊性,每个地方的管理办法都不尽相同。

    当时的沙井县县令心怀怜悯之心,在全国各地号召着要把没有贡献的人奸,也就是外民,击毙或驱逐出去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外民中的大人都给赶了出去,留下了当时年纪不到十二岁的小孩子。

    他对县民们说,这一群孩子将来会成为沙井县的劳动力,他们不会灭绝,会在我们这里繁衍生息,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人。到时候他们县有这一群廉价的劳动力搞生产、搞建设,沙井县的明天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当时那个年代,在历经战争后久违的和平中,大家都积极的心无旁骛的投身建设,热情是能相互感染的。

    县令的热情感染到了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叫做田想。

    田想无比的认同县令的话,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报名针对外民孩童的监护工作。

    尽管已经有了县令的指令,但收容外民始终是一件不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事情。要让所有人都同意,并向他们证明这个决策是利国利民的,县令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将当时无人开荒,开荒难度较大的一片区域作为外民孩童的收容地。

    外民孩童只能生活在区域里面,没得到批准绝不能出来。

    围墙将区域内外间隔了开来,尽管只是一道简陋到成年人能够轻易翻越的围墙,可对于那时的外民孩子来说,这是一道将他们与外界断绝的天墙。

    百姓没有养外民的道理,这些外民小孩不会得到粮食上的供应,他们想要活下去就只能自己开垦荒地、种粮食,自己搭建自己的家。可他们只是孩子,一群手无缚鸡之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让他们就这般自生自灭的话和杀人没有什么区别。

    田想作为监护人,主要的工作便是教会他们生产,教会他们生存。

    田想开始的想法很单纯,他并不是对这些孩子产生了怜悯之心,他的目的只是单纯的想要建设沙井县,他要将这些孩子培养成未来的劳动力,源源不断的为他们生产,为他们工作。

    他告诫自己不与他们产生感情,不产生任何无谓的怜悯之情。所以,他总是黑着脸,不苟言笑,不断的强调,他们只是工具,生产建设的工具。

    人是感情动物,与他一起来的另两名监护人再也忍受不住这样的工作,不管他们来时对这群孩子是多么的敌视,但在经过数月的相处后,他们发现这群孩子跟外面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他们小手小脚的撑不住这么大的工作量,有多少孩子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倒下,又因为外面的思想正确而导致医师不愿进来相救,最后只能躺在病床上默默的承受着痛苦,最后在痛苦中死去。

    两名监护人承受不住这等内心的煎熬,选择了退出。

    只有田想坚持了下来。

    他的心不是冰冷的,只是他选择了默默承受下去。他知道这件事哪怕是逃避,可它依然会发生,逃避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闭上双眼不代表问题就不存在了。如果真的同情、可怜这些孩子的话,不应该逃跑,而是应该留下来教会他们生存。

    或许他的初衷已经改变了,又或者没有。田想已经弄不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他被孩子们的团结所感染,这群孩子相互依存,相互为伴,成为了一家人,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这是纯真质朴的爱,没有利益,不夹杂着别的目的。那时的他相信着,如果让这群孩子成长起来的话,他们将在彼此的扶持下变得无比的强大,他期待并希望能看到最后,见证他们的成长。

    但好景不长,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收容外民的并不止沙井县一家,不少县甚至是郡都留有一部分的外民来充当劳动力,或是当作牲畜、或是当作生理所需工具。反正外民没有人权,不管他们怎么做,都不会有人或制度来惩罚他们,欺辱外民是思想正确。

    经过这一年时间,上面总算是摆平了大部分急需处理的事情,国家开始走向正规,制度也要开始进行规范化的调整,制定出人性化,能供以长期发展的政策制度。

    其中外民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因为被剥削了人权的缘故,合法的百姓们偷养着外民,做着各种虽然不违法,但是却有违伦理,有驳道德的事情。外民的存在造成社会风气的极大败坏,以及不利于人民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这在社会治理方面将是一个无比严峻的问题,将衍生出后续越来越多的麻烦。

    因此,当局有着整顿外民生态环境的打算,大手笔的整顿措施不会太遥远。

    而就在这个上面风向发生变化的时期,下面的些许动静就会变得无比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