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专属贡品:龙王狠坏,狠强势 > 第411章 古代海产产业链的崛起
    各城各县各镇各乡各村。

    一片的火热的高涨的田间劳动在展开,随时可见的劳动人民的身影。

    不知疲倦。

    空前的高涨。

    速度又快,效率又高。

    人人都在田间劳作,那些老幼们则聚在一起放养孩子,一起煮大锅饭,人人都有饭吃,这竟不是神话。

    没有恩怨。

    没有仇视。

    齐心协力,共同开荒。

    不过是十天而已,所有的各村各乡所有的地都一一的种上了粮食。

    远远不止这些,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精力充沛的连周边的荒地也一起开发了出来,在未来的五年内,这些荒地都将免费属于开荒地的人,并且不用交纳各种税课,这大大的保障了劳作者的最基本的生存。

    荒地的作用大得很呢,花生,玉米,番薯,种菜,种瓜果,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口粮么?

    而且,五年之后,仍可优先购买自家的荒地。购买之后,五年内也不用交各种苛捐杂税。

    顿时,这一大片的受灾的地方都在这大半个月内开垦出了一片又一片的荒地,各种种子像不要钱似的往地里种。

    秦恬看到各地的消息报告一一的送过来给她观阅,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回去,只要众人勤劳致富就好。

    那么,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在三个地方建造三个海产加工点,这三个加工点都建在荒地中,并没有什么投资,不过是建了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的屋子,外面的空地上则是成排成行的竹杆,成本极少。

    出海打鱼的都是青壮年,因着风险大,所以,秦恬每人出的工钱暂定为一个月二两银子,包吃住。在加工点干活的都是附近各村各乡的妇女,每人的工钱则是八百钱,包吃个中饭。

    这样的条件放眼这方圆几百里,那也是特别好的待遇了,这消息一放出来之后,刚刚得空闲下来的人民群众便都疯了。

    三个海产加工点都被疯狂的包围了,各种毛邃自荐,各种自减工钱,反正就是为了争取到一个名额。

    不过,争也无用,秦恬在招人的时候,便详细的列出了优先招用的人的条件,孤儿寡母优先,家中有口少的优先,家中地少的优先。

    而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很多,一下子所有的人手都招到了,却还有大把的人没有活干。

    这么多人没活干,这怎么行?

    秦恬想也不想,又招了一些青壮年男子,专门装车运送护送做好的海产品,于是又把几百号人都招上了。只不过,这些专门运送的人员的工钱自然没有这么高,一个人九百个大钱而已,但包吃住。

    海产加工点的活儿都属于临时季节性的工作,不过是众人互惠互利罢了,秦恬是想着帮助劳苦大众,大户人家是想着多赚些钱,一举数得,皆大欢喜。

    不仅如此,秦恬为了帮到大伙儿,又能满足自个儿的口腹之欲,没两天她又想到了一个极好的办法,又能解决劳动力问题,又能给她创收,以及满足她的嘴巴和肚子。

    古代秦家第一座家畜场,立马被她毫不犹豫的给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