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独上西楼月如钩 > 第二十三章 用人(二)
    上官家的两百人,领头乃上官矢志,贤妃亲侄,当前上官家第三代里最有可能的接班人,虽然只有22岁,但据说已经通过了家族考验。

    在齐王看来,他这位表哥,貌赛檀郎,文武双全,就一点不好—少年老成,酷爱神秘,什么话都要说一半留一半,喜欢叫人去猜。

    比如吧,此次他带来两百余人,高调宣布都是齐王命他们上官家沿途收来的灾民,就不怕他被阿爷猜忌么?齐王问,他却只是笑着扔下一句“无碍”,再不肯多吐半个字。

    好歹是知道他不会害到自己,要不然......

    齐王正想到此,上官矢志一脚迈进了屋。

    “大王今日如愿拿到安置参与权,怎的还是愁眉苦脸呢?”他将手中卷轴打开,摊在齐王面前,指点一下几处红圈位置:“这都是我们能去的地方了。”

    齐王眼前的这份地图,虽然不比袁希的新,但也绝对比太子手头那份要准确得多。

    齐王低头比划一番,发现了问题:“咱们目前所在,可离这几处都挺远。这几日过来的灾民可是不少,又要送往何处去?”

    上官矢志负手于背后,反问:“大王觉得呢?”

    以礼贤下士闻名,虽说不喜,却也已经习惯了他这幅模样的齐王,还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问道:“难道太子还故意留了一处?他是要自己做?!”

    上官矢志“嗯”出一声,点点头:“大王能想到此处,不错!”

    齐王忽略掉他语气里那种大人表扬孩子的感觉,问:“表哥能查出来具体位置吗?”

    “不用查,就是这儿!”上官矢志轻蔑摇头,笑着伸出手指一点地图,自信满满。

    齐王定睛一看,吃惊不已:“这儿?!这儿是咱们住的地方!”

    “正是!”上官矢志很满意自己带来的一鸣惊人的效果,于是多解释了两句:“太子选出的几处,皆为四不相接的高丘,交通不弱,视野又宽广,大王想想,在荆州附近的,可不正是咱们此处最好?!”

    “那,”齐王有一点没想通:“这里做了安置点,太子又要去哪里?”

    “大王可有听说,太子打算,在灾民里头招兵了?”上官矢志答非所问,反而多加了一道谜题给齐王。

    “大王慢慢想,属下该去准备分派人手了。唉,还真是想见见林家那位小娘子呐!”上官矢志见齐王如期陷入了沉思,丢下一句意味深长的感慨,负了手,施施然离去。

    齐王心头一凛:如今远离京城,林四娘子却依然有办法相助太子吗?

    不,不对,这不可能。

    那么,这些事,在出发之前,她都已经料到了?.......

    林沉音当然不是这等未卜先知的神人。

    太子举动,自有她的献策原因,但也离不开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师两位的指点。

    两位学士都是官场浸淫经年的老人,知道太子尚幼,威望不足,地方官员肯定不会太听话,因此,他们一方面故意不去隐瞒林四娘子献策之事,另一方面,他们又重新设计了一套预备方案。在这套预备方案里,除了大思路不变,许多细节,已与沉音提议大不相同,这征兵一条,亦是添在此方案里的。

    只因有齐王同行,恐生变故,少师王亮才不得不一道南下,好随机应变。

    这会子,他正也在沉思着。

    “齐王派他的人前往各地,”柳少詹事半晌未得少师一言,愈加显得忧心忡忡:“只怕是想要从中做梗。”

    “若是做梗,反倒不怕。”王少师席地而坐,闻言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柳少詹事。

    “先生请讲!”太子忙虚心请教。

    王少师两手在双膝上按了按,细细道来:“其实,单是齐王,费些心思,也好打发,可如今上官家的人也到了,此事,就有些难办了。”

    “上官矢志此人,老夫见过,机智果敢,年轻一代里,少有。倘若是他来设计,应当会全力协助齐王做好安置。他要做梗,那就只会留在这里,千方百计只坏我们这一处安置点。”他一边说,一边肯定地点头。

    “他会猜到这里来?”太子对上官家这位一直隐于人后的年轻人并不是很熟。

    王少师点点头:“他若是没有这等本事,上官家不会派他来。”

    “那咱们放出风声,招募灾民入伍一事,可有风险?”柳少詹事能够理解李太傅借机为太子培养军中力量的意图,但也一直对此持有保留意见。

    “官家本就有意征西,趁此际扩充兵力,也是官家点了头的。不过,”王少师苦笑了一下,语气里透出淡淡的佩服:“上官家一来,咱们此举,功绩就得减半了。”

    刘少詹事想到上官家带来的那些人,惊讶了:“难道他们那两百来人,真的都是沿途收来的?”

    王少师肯定道:“错不了!”

    太子明白了:“所以,他们已经先行替齐王征了兵,咱们现在,反倒是落了后了。”

    王少师叹道:“上官老儿,一双儿女不怎么样,倒是教出了个好孙子啊!”

    柳少詹事没有他这么多感慨,只接着问道:“那这安置点之事,咱们是否需要重新选址?”

    “既然知道他们要来破坏,换了也是一样。”王少师至此也想通了:“就按原计划行事,多加提防,水、火、饮食,特别要注意。”

    “还有,”他想起林四娘子那晚临走前对他说的话,终于下定了决心:“殿下,是时候准备前往大堤了。”

    一直把自己当透明人的石生闻言睁圆了眼,看看少师,又瞧瞧太子,忍不住惊呼:“王大相公,这玩笑可开不得!咱们来此四日,已经下过三日半的雨了,堤上危险重重,殿下如何去得?!”

    王少师站起来,只盯着太子,一字一句地说:“殿下若往,臣等必拼死以护殿下周全!可若殿下不往,则齐王必往,自此以后,殿下亦危矣!”

    其实沉音原话,远没有这般惊心动魄,不过是极为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自古大军出征,将领能够身先士卒的,往往得军心,打胜仗。殿下此去,若能往那水里去淌上一遭,应该也能赢得些民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