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合适的王妃人选
    皇帝没有立即回话,许久过后,这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关于徐晏和豆花之间的渊源,他知晓几分。或许,真的如同齐贵妃所说的那样吧。

    晚膳还没用完,他就被宦者给叫了回去。

    齐贵妃倒也上心,在京城诸多尚未婚嫁的贵女之中挑选了起来,想要挑出个淮阳王妃的合适人选。

    这不单单是给徐晏选王妃,更是皇上授意的,那这其中,肯定就要有其他的考量。

    次日一早,豆花还没起身,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桂花莲子羹的香味。她坐起身子,向身边的婢女吩咐:“快扶我起来。”

    她这话音才落,就见赵氏端着碗进来了。

    “闻着这香味儿,就知道是你来了。”豆花笑向她说道。

    赵氏放下碗,面带笑意:“就你鼻子最尖。”

    说着这话,向她走了过去,帮她穿好了衣裳。

    “我刚刚做好的,你快些洗漱了,趁热吃了。”赵氏拧了帕子让她擦脸,又从旁说道。

    豆花简单地拾掇了一番,便走到桌边坐下,端起碗,吃了起来。

    “娘,你今天做的桂花莲子羹好像格外香甜一些。”豆花吃了两口,抬眼看向赵氏,微笑着说道。

    自从她怀孕以来,味觉更加敏感了,稍微一点不一样的味道,她都能感觉的出来。

    “可不是咋的?用了上好的黄冰糖。”赵氏回道。

    徐晏去看她的时候,给她带去了好些东西,其中就有这黄冰糖。她自己没舍得吃,拿来炖给了豆花。

    豆花顺口问了一句:“徐晏去看过你了?”

    赵氏点头应和:“去了,才回来就去了。”

    赵氏说着这话,又感慨了起来:“他走了这些年,我日日惦记,就怕他会出什么意外。还好,他现在平安回来了,还长了本事。”

    豆花一边吃桂花莲子羹,一边看了她一眼,见她脸上带着笑,看样子是由衷地为徐晏感到高兴。

    赵氏又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还说起了徐晏早已去世多年的母亲。最后她看着豆花,忽然叹了口气。

    豆花感受到她这番异样,便笑问:“怎么了?”

    赵氏向她一笑,摇了摇头,但明显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其实她的心思,豆花也能猜出个大概。大抵,也和豆苗一样吧。

    赵氏的确存了这番心思,如今锦元不在了,豆花孤苦伶仃的,又带着个孩子,以后的日子何其艰难?此次徐晏回来,她见他对豆花心思不减,便暗中想,要是豆花能和徐晏在一起,那就好了。

    不过这些话,她到底没说出口。一来,宋锦元刚刚离世,豆花也不能现在就想着改嫁。二来,她觉的,依照豆花的性子,她应该不会答应。

    赵氏没说出来,豆花也就当做不知道,将一碗桂花莲子羹吃了个干净。

    “这几天可还好?有没有调皮?”赵氏看着她的肚子,问道。

    豆花也低头看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回道:“还好,不像之前那样闹腾了。”

    赵氏接着笑道:“那是孩子乖巧,知道心疼娘了。”

    她说完这话,瞅着豆花的肚子,忽然又道:“你这肚子这般大,不会是怀了双胎吧?”

    豆花心中一动,她倒是从来没想过这个可能。不过,比起寻常的孕妇,她的肚子好像的确大了一些。起初还不怎么明显,月份越大,就越来越明显了。

    “要真是那样,可就好了。”豆花笑道。

    赵氏心中开怀,又与豆花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话,还扶她出去走了走。

    “你这肚子越来越大,眼见着就要生了,我得赶紧找好产婆,准备着才是。”赵氏又说道。

    “嗯,有劳娘了。”豆花笑着应和了一声。

    她现在也无比期待孩子的出生,有了孩子,就有了寄托,她心中的悲伤,或许也就能散了。

    赵氏从她这里走了以后,就欢天喜地地张罗开了。等她回到家,就听说徐晏又让人送了好些上好的药材过来。

    此刻,徐晏才写完一封信,用火漆封了口,交给季风,让他八百里加急送出去。

    季风才走,又一道黑影进来了。

    “王爷,属下已经查到了。”凌雨站在他面前,沉静干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徐晏坐在那里,面色淡然,听她说完,轻声回应了一下,就让她出去了。

    事情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宋锦元之所以会发生意外,根本就不是什么天灾,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薄薄的暮色。倏然,那道凄婉落寞的身影又浮现在了他的眼前,让他的心随之一痛。

    他承认,他无法忍受她的悲伤。她的悲伤,会让痛楚在他的心里慢慢流淌。

    然而皇帝的动作倒是快,不过才过了几日,就为他找到了合适的王妃人选。

    “朕让齐贵妃好生挑选,花费了好一番心思,这才选出了个最为合适的,绝对能让你满意。”皇帝兴高采烈,坐在上首,笑着与他说道。

    徐晏轻轻抿了一口碧绿的茶水,唇边荡漾开一抹浅淡的笑。那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似乎对这件事并不怎么感兴趣。

    皇帝又接着说道:“是梅思翰的小女儿,正是二八年华,相貌明艳,性情可人,又知书达理的,是最合适的人选。”

    徐晏仍然只是笑了笑,没回话。

    他并不意外皇帝会选了梅芷柔,放眼整个京城,也的确只有她最合适了。

    梅芷柔的父亲是翰林院掌院大学士,虽是清流,可门生无数,其中就不乏在这朝中为官的。此外,他也受天下学子的敬重,在这些学子之中,将来肯定有能入朝为官的。

    他若是娶了梅思翰的女儿,那便是相当于为皇室拢住了朝臣的心。

    “九郎,你觉的怎样?”皇帝一直没听见他回话,便向他问道。

    徐晏放下手中的茶盏,抬头看向他,唇边仍然带着浅淡的笑意。

    “有劳陛下费心,可我觉的,不怎么样。”

    他的声音清淡如云,却又像是一股激荡的泉水,撞到了皇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