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九百九十三章害怕豆花吃亏
    拴子打架这事,如果杨夫人不再上门来找,那也就过去了。

    “锦元又去衙门了?”过了会儿,刘万田忽而问起了宋锦元。

    他和赵氏都觉的,现在是大白天,宋锦元既然不在家里,那肯定是在衙门当值。

    然而豆花却回道:“没有,他出公差了,去了冀州。”

    “怎的又出去了?”赵氏蹙眉问道。

    她来的这几次,宋锦元经常不在京中。

    豆花叹了口气:“公事繁多,这个谁也没办法。”

    赵氏便又嘱咐她:“既然锦元不在家,那你可更得照顾好了自己,别让他担心。”

    “我会的。”豆花回应,“再说,现在不是有娘了吗。”

    听她此言,赵氏也笑了起来。

    豆苗那边不怎么需要她担心,杜润泽一直在她身边,家里公婆也在,怎么着都能照顾好了她。因此赵氏便决定,往后要多来照看豆花。

    “老太太也在这里是不是?”赵氏又问。

    她来京之前米氏还和她抱怨,说老太太都去了半年多了,现在也不回去。

    豆花点了点头,又听赵氏说道:“当初老太太要来京,你公爹和你婆婆都拦着,可她却铁了心一样,说什么都不肯听。他们不让她来,她就轻车简行,只带了几个人就走了。”

    说到这里,赵氏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你婆婆就担心老太太会找窍,会弄的你不愉快。”

    她紧接着问:“老太太有没有找你麻烦?”

    豆花并没有隐瞒太多,回道:“找麻烦是肯定会找的,不过有锦元在,老太太也不可能太过分。”

    她说着,又笑问:“你进这院子的时候,看见门口有许多人了吧?那都是锦元安排的,就是为了拦着老太太不让她进来。”

    她如此一说,赵氏和刘万田恍然,原来是因为这样。

    “我刚刚还在纳闷呢,好端端的,院子里咋就安排了这么多人守着,原来是因的这个。”赵氏笑着说。

    她对宋锦元自然是十分放心的,也完全相信他不会让豆花吃了苦头、受了委屈。他让人拦着老太太不许进来,这不但没有委屈了豆花,反而是委屈了老太太。

    不过宋老太太到底是长辈,如今又在这里,既然他们来了,不过去瞧瞧,总归不好。

    因此,赵氏便要和刘万田一起去老太太那边坐坐。

    豆花也没拦着他们不让去,反而还打发了个丫头,让她送他们过去。

    宋老太太听说他们来了,虽说不大想见,但也全了礼数,出来见了。

    问好过后,宋老太太便让刘万田和赵氏坐,又吩咐丫头上茶。

    赵氏瞧了几眼宋老太太,见她似乎精神不济,话也不多。更让她惊讶的是,她竟然在老太太身边见到了红莲。

    赵氏并不知道当年的事,所以此时见到红莲,心中惊讶万分。这姑娘不是早几年就嫁人了吗?为何现在又出现在了这里?

    她可没忘记,红莲是宋老太太的侄孙女,更是她的心头好。老太太不喜欢豆花,就一直想让宋锦元娶了红莲。后来不知何故,红莲忽然去齐州嫁了人,老太太这才放下了心中的期盼,也无奈妥协了,接受了豆花嫁给锦元的事实。

    赵氏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红莲在这里,只怕豆花要添麻烦了。

    近几日天气越来越热了,因着暑热,宋老太太便觉的有些受不住。她这几日身上疲乏的厉害,时常觉的头晕,又胸闷气短,连看戏都不出去看了。

    赵氏和刘万田也看出了她精神头不好,因此就没多打搅,只稍稍坐了片刻,又说了几句话,便告辞走了。

    回到豆花身旁,赵氏便问她:“我瞧着老太太精神不好,迷迷瞪瞪的,是病了?”

    “这我就不清楚了,这几日开始暑热了,她也有可能是热的。”豆花回道,并不怎么为老太太担心。

    她现在连自己都快顾不过来了,哪还有能力去担心老太太?她若是病了、不舒服了,打发人去请大夫就是了,不用她跑腿,也不用她花钱。大夫的诊金和药费,这些全都是走府里的账上的。

    “早些日子锦元就和她说了,这边入了夏以后暑热难当,怕她受不住,想要送她回去,可她死活不愿意走。”豆花笑着说。

    是老太太自己不愿意走的,那这里的暑热,她也只能自己熬着了。

    “还有那红莲,她又是怎么回事?”赵氏心里惊讶又好奇,便向豆花问道。

    她来之前,并没听米氏说过红莲也在这里的事,为何来了这里,竟然看见了她?

    豆花浅笑着回道:“这事要是说起来,那可就话长了。”

    但赵氏和刘万田有的是时间听她说,于是,豆花就把当年的那些事,拣着重要的告诉了他们。

    听她说完,刘万田和赵氏越发惊讶。

    原来当年,豆花竟然和孙威联手,做下了这么一件——大好事。

    好固然是好,可现在红莲又回到了宋老太太的身边,还是吃尽了苦头回来的,她能不怨恨豆花?老太太能不怨恨?

    红莲一来,那豆花的日子,可不更加雪上加霜了?

    “我心里有数,防着她呢。”豆花回道,让他们安心。

    豆花心里清楚,红莲恨她,肯定不会对她有善意,也肯定不会让她好过。好在红莲这个敌人是明面上的,只要仔细防备着,就不怕她会害她。

    可赵氏还是为豆花担心,又在心里暗暗决定,往后一定要多来照料豆花,也要帮豆花防着红莲。

    几人又叙话了一会儿,及至傍晚,良子从书院回来了。

    赵氏一见了儿子,亲近的了不得,拉着他嘘寒问暖了好一番。

    “娘,我都长大了,你实在是没必要再为我如此忧心。”良子浅笑着回道。

    半年多没见了,再见到爹娘,他也十分开心。

    “不管长多大,你也还是我儿子。”赵氏拉着他说道,又问他读书读的咋样。

    良子一一回应了,赵氏少不得又嘱咐了他一番,告诫他读书虽要紧,但也不能累坏了身子。

    还有两年,良子就要考秋试了,赵氏希望,到时候他能够一下考中举人。

    “娘,你放心好了,肯定没问题的。”豆花对良子信心满满,相信他肯定能一举即中。

    赵氏和刘万田都在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至于死活不想读书的拴子,他们也都想好了。

    再过个几年,等到拴子满了十三岁,就让他到豆花的铺子里,先学着做生意。既然读书不行,那总得有个一技之长才行。

    此时,拴子正一个人在院子里玩的欢畅。这一整天都没去学堂,他心里爽快不已,就连上午被豆苗逼着剥核桃的那点委屈,此刻也早就被忘到了九霄云外。

    爹娘和两个弟弟都来了,豆花早就吩咐了厨房,让早点做晚饭。

    “可惜锦元不在,豆苗也不能过来,要不然,咱们一家可就团圆了。”吃饭的时候,豆花叹了口气,说道。

    “我和你爹都来了,往后也不走了,还怕没机会团圆?”赵氏笑着反问。

    “是,娘说的是。”豆花拿起筷子,开始吃饭,先夹了一只烤鹌鹑的腿,放在了拴子的碗里。

    此时,豆苗和杜润泽也在吃饭。

    豆苗胃口不错,一边吃一边与杜润泽说着白日发生的事。

    “……杨夫人竟然还以为我是个好说话的,气冲冲的过来了,结果怎样?还不是被我三言两语给气走了?”

    杜润泽脸上扬起笑,没说什么。

    豆苗却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你怎么都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