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八百七十三章啥时候能怀上
    她特意在“十分”这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就这几天来看,她的表现,不能不算是勤勉了。但她一定会谨记娘的教诲,往后更加勤勉。

    赵氏也没料到她竟然能答应的这么快,不过不管怎么说,反正她的目的达到了。

    傍晚时分,豆花便和爹娘一起送别了杜润泽和豆苗。

    “回门也回完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赵氏叹了口气,说道。

    来这里本就是操办豆苗出嫁的事儿,如今豆苗也嫁出去了,事儿办完了,自然该走了。

    豆花想说让他们在这里别走了,却也知道爹娘定然放心不下大姐,便没说什么。

    “我不走!”拴子忽然说道。

    “你不走你留在这里干啥?”赵氏叱问。

    “哥哥在这里读书,我也要在这里读书。”拴子想了想,回道。

    赵氏却又斥责他:“家里读不开你了咋的?你在这里读书,还不够浪费束脩的。”

    京城的先生是教的好,可束脩也贵啊。

    “我不管,反正我不走!”拴子抓住了豆花的手,藏在了她身后。

    赵氏要去抓他,却又听豆花说道:“娘,要不就让拴子留下吧,他在这里上学,遇到名师,万一再被点化开窍了呢?”

    赵氏本想说不行的,可又被豆花这句话给蛊惑住了,觉的她说的很有道理。

    对啊,拴子不爱读书,是不是因为没遇上好的先生?要是有了好的先生,他是不是能就此开了窍,也能好好读书了?

    她做梦都想让两个儿子成大器,良子让她十分欣慰骄傲,可拴子却让她操碎了心。

    赵氏犹豫了下,又看向刘万田问道:“他爹,你说呢?”

    刘万田想了想:“让拴子留在这里也行,就是他太皮了。”

    言下意思就是在说,害怕拴子会给豆花添麻烦。

    赵氏也是这么想的,这才犹豫不决。闺女是她的闺女,也是拴子的亲姐姐,可现在嫁了人,那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好再给人家添麻烦。

    拴子这会儿倒是学聪明了,立即说道:“我保证不皮了,什么都听豆花的,她说啥我就听啥。”

    他这话说完,见赵氏扬起巴掌要打他,立即又改了口:“什么都听三姐的。”

    赵氏这才收回了巴掌。

    豆花笑向她说道:“娘,我觉的这样行,拴子惯来听我的话。”

    赵氏又思虑了会儿,随即点了点头:“那行,就让他留下吧。他要是不听话,你就把他扔出去,我也不要他。”

    她最后这句话是看着拴子说的,摆明了就是在吓唬他。

    拴子也不害怕,反而还朝她扮了个鬼脸。

    “爹,娘,那你们打算啥时候走?”豆花又问。

    赵氏想了想:“明日要拾掇拾掇,那就后日吧。”

    豆花只点了点头,没说别的话。

    来的时候她很欢喜,可这一下就要走了,她难免觉的心里伤感。

    赵氏在临走之前,却带着豆花去做了一件事。

    次日一早,赵氏就带着豆花去了医馆,去让大夫给她瞧瞧。这都成亲马上一年了,始终怀不上身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段日子,虽说赵氏一直没问豆花,可心里却一直在暗暗的着急。她听豆花说之前让春回堂的陈大夫给看过了,便没再去找他,而是找了另外一个大夫。省的万一豆花真的有什么毛病,是那位陈大夫看不出来的。

    大夫细细地为豆花诊脉,赵氏则焦急地站在一旁。

    等那大夫收回了手,赵氏便迫不及待地问:“大夫,咋样?她啥时候能怀上身孕?”

    那大夫呵呵一笑:“这个,那我也不好说。一切,还得看机缘吧。”

    “那她身体咋样?”赵氏又问。

    “夫人身体康健,没有大碍。”大夫回道。

    “可咋就一直怀不上?”赵氏万分疑惑。

    “这种事,急是急不来的,还请静候佳音。”大夫笑呵呵地安慰她。

    赵氏叹息,可再一想,她所知道的小媳妇,也不全是成亲一年之内就能怀上孩子的,有的甚至五六年才怀上,兴许豆花就是晚的那个。

    “那用不用给她开点药?”赵氏又问。

    吃点药,是不是能快点怀上?

    大夫摇摇头:“夫人身体康健,无需用药。”

    “娘,我们走吧。”豆花站起身来,与赵氏说道。

    赵氏点点头,随她一起走出了医馆。

    来这一趟,也不算白来。起码让她知道,豆花的身子没问题。她以前总是担心豆花的身子不好,担心她是有什么毛病才一直不能怀上的。如今听大夫说她康健,便放下了大半的心。

    接下来的事,还是看机缘吧。能快点有,这自然是好,但如果不能的话,那就静心等着。再不好,假使豆花一辈子都不能生个孩子,假使宋家不要她了,她这个亲娘也永远都不会不要她。

    出了医馆,豆花也没回家,而是与赵氏一同回去了,帮着她一起拾掇。

    “娘,过段时间大姐肯定得带着孩子们回去了,到时候只有你和爹在家,也挺没意思的。要不然,你也过来吧,还能照应着拴子。”豆花一边帮忙,一边说道。

    赵氏回应一声:“等等再说吧。”

    次日上午,刘万田和赵氏要回老家去,豆花和豆苗全都来送他们。

    赵氏将她们两人分别嘱咐了一番,便上了马车,朝她们挥挥手,让她们赶快回去。

    “走,我带你去铺子里瞧瞧。”豆苗挽着豆花的胳膊,就要带她去铺子里。

    豆花答应了一声,和她一起去了。

    反正这会儿家里也没事,宋锦元也不在家,她若是一个人回去的话,难免要因为爹娘的离开而伤感,还不如和豆苗一起出去走走。

    豆苗的新铺子在她婚前就已经收拾好了,一应东西也都摆进了里面。种花的土地也买好了,只等着农户们收完这一茬庄稼,来年开了春,撒上花种种上花。

    但铺子可不能等到来年春天再开张,豆苗早就让人去齐州运货了,算算日子,应该也快回来了。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下个月,就能开张了。”豆苗满面兴奋地说道。

    这是她在京城的第一家铺子,比以前的所有铺子都要大,耗费的心力也多,她自然期望着能有个好的结果。

    “你婆婆没说啥?”豆花笑问。

    她当初刚刚成亲的时候,只是去了铺子里一趟,就被太婆婆骂了好一通。所以此时,豆花不免要替豆苗担心。杜大人肯定不会责怪豆苗,可杜老夫人就不一定了。

    豆苗听她如此问,嗤笑一声:“我管她做什么?不高兴就别在这里啊,省的看着我她还觉的心烦。”

    反正不管怎样,让她放弃铺子,那是不可能的。至于杜家人怎么想,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最好他们不要干涉,否则,他们不但干涉不了,反而还会惹的一肚子气。

    自打杜润泽升迁到了京城做官以来,杜家便举家搬到了这里,以后也不打算再走了。

    豆花听到她这话,不由得轻轻笑了笑。

    想想也是,杜家现在住着的大宅子,那可是豆苗买的。即便杜老夫人真的看不惯她的话,该搬走的人,也不会是豆苗。

    “先买下了宅子,还是你有先见之明。”豆花夸赞。

    “那是。”豆苗应承下了她的夸赞,又带她去里面看看。

    两人在铺子里看了会儿,又去别处玩了玩,晌午饭也没回去吃,而是去了春风楼。

    豆苗爱玩,也会玩,豆花和她在一起,也能玩的十分开心。

    一直到了暮色时分,两人才分别,各自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