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八百七十一章高高兴兴嫁人
    赵氏见她这模样,觉的不对劲,立即如临大敌一样地问:“你们是不是早就做过了?”

    听她如此问,再见她这副紧张的模样,豆苗忽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她一边笑,一边回道:“我倒是想,可杜大人他不从啊!”

    赵氏也不知道她说的是真的还是在开玩笑,瞪她一眼,感觉万分无力。她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奇怪的女儿?豆子和豆花都温柔恬静,偏偏豆苗是这个模样。

    还好她明天就要嫁出去了,以后有夫君和公婆管着,不用再来烦她了。

    “反正你好好看看,别跟豆花似的,头天不看,到时候不知咋弄了。”赵氏说完这话,便要出去。

    可豆苗却来了兴致:“真的?豆花还有这事?”

    赵氏没搭理她,转身出去了。

    豆苗却又在心里想,那豆花和锦元的洞房花烛夜到底是怎么过的?

    赵氏给的这本书,豆苗也没怎么细看,只随意翻了翻,就放在了一边。这种事,还能比开铺子更难?还需要她好好学习?

    她安心地睡了,一夜无梦,睡的十分好。

    可次日天一亮,她就被赵氏给叫了起来。

    早饭过后,赵氏给豆苗绞了面,又让她去沐浴。

    豆花也早早就来了,她还记得她当日出嫁的时候,又忙又累,心里既期待,又紧张。可此时再看豆苗的模样,她从她脸上看不出丝毫紧张,反而全是安闲自在。她开开心心的,更像是在享受一样。

    见她如此,豆花也为她高兴。能高高兴兴地嫁给自己喜欢的人,那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沐浴完了,换上了喜服,赵氏又请喜娘来给她上妆。

    等到一切收拾妥当了,都已经过了午了。赵氏端来饭,喂豆苗吃了,之后便让她静静地坐在房里等着,哪里都不许去。

    豆苗倒是想出去瞧热闹,可心里也有分寸,一直老老实实地待着,并没有出去。

    豆花在一旁陪着她,与她说话。

    又过了会儿,豆花听到了喜乐声从远到近传来,料到是迎亲的队伍来了,便起身说道:“我出去看看。”

    等到豆花出去,迎亲的队伍已经已经到了门口。

    她看见杜润泽骑在一匹白马上,身着大红色的喜服,走在最前面。许是今日真的欢喜,他那张惯常不苟言笑的脸上,今日竟然带上了如同春风一般的笑容。

    豆花心中感慨,五年前杜润泽去他们家乡上任的时候,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豆苗身上,把豆苗气的了不得,扬言说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她不原谅他,便时常去找他的麻烦,一来二去的,两人竟然就看对眼了。谁也想不到,两人竟然走到了今天,圆满地结合在了一起。

    杜润泽心里也欢喜非常,他今年二十又五,即将到而立之年,总算等到了她。他当初放弃留在京城的好机会而选择去清水县上任,为的就是找她。他都已经算好了,那时她尚未及笄,定然不曾出嫁。如果他再晚去几年,到时候她肯定已嫁他人。但他也想好了,即便他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嫁了别人,那他也不会放弃,就算是抢,也要把她抢来。

    如今能有这种结果,杜润泽觉的圆满了。他心存感激,感激老天爷待他不薄,让他遇到了她,又让他找到了她,还让她嫁给了他。

    他在门口翻身下马,就要进去。

    可在他进去之前,大门却被关上了。

    拦门的是良子和拴子,两人早得了赵氏的招呼,让他们做做样子,象征象征就得了。又特意说了拴子,让他千万不要像豆花出嫁的时候那样,死命拦着门不让宋锦元进来。

    良子是个谦和有礼的少年,也牢记赵氏的嘱咐,只象征性地拦了一下,就打开了大门。

    这次拴子也没再闹腾,大门打开了以后,他就站在了豆花身边。

    豆花笑问他:“你这回怎的不多拦一会儿了?”

    她可是听说了,当日宋锦元来接亲的时候,被拴子刁难了许久。没成想这次轮到豆苗出嫁,他倒爽快了。

    拴子这次没有拦着门不放,也不全是听了赵氏的嘱咐。

    听豆花这样问,他便回道:“让二姐夫赶紧把豆苗接走吧,别在家里了。”

    听她此言,豆花忍俊不禁,又问他:“你就这么不喜欢豆苗?”

    “谁让她总是欺负我?”拴子瘪了瘪小嘴。

    其实豆苗也不是真的欺负他,只是逗笑和他闹着玩,没想到却被他记仇了。

    不过拴子不敢拦门,也是因为他害怕杜润泽。

    杜润泽以前是他们那里的县令大人,即便现在不是了,可官威仍在。再加上他总是一副淡漠严肃的样子,便使得拴子更加怕他了。此时他来接亲,拴子自然不敢胡闹。

    杜润泽进了家里,先拜见了刘万田和赵氏,随后又随喜娘到了豆苗房门口。

    此时豆花正在豆苗身边,往外面看了一眼,与她说道:“来了来了。”

    她说着这话,拿起红盖头就给豆苗盖在了头上。

    豆苗自己也想看看热闹,正想朝外面看看呢,这一下被盖上了盖头,什么都看不到了。

    盖头才盖上,外面就传来了喜娘催妆的声音。一连催了三次,豆花和全福婆子搀扶起新娘走了出去,将她交给了喜娘。

    喜娘又将她交给了等在外面的杜润泽,两人一同去拜别父母。

    今日刘万田和赵氏全都穿着簇新的衣裳,坐在椅子上接受他们的拜别。他们脸上带着笑意,却也时不时地扭头去抹抹眼角的泪水。家里最后一个姑娘也嫁出去了,他们既欢喜,又难过。

    花轿离去,熙熙攘攘的看热闹的人群也随着花轿走了,家里门口,一时间反倒显得寂寥了。

    赵氏手里端着空盆,站在门口,还没进去家里。

    豆花站她旁边,见她神情落寞,便上前去说道:“豆苗这下得偿所愿了,杜大人肯定待她百般的好。”

    赵氏听到她这话,舒了一口气:“可不是咋的?”

    当初杜润泽是官,而豆苗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还抛头露面地出来做买卖,到最后,清水县稍微有点头脸的公子哥儿都不愿意娶她。可杜润泽却向她提亲,一应礼仪都十分隆重走心,要说杜润泽不是真心喜欢豆苗,她断然不相信的。

    不管怎么说,豆苗总算是嫁出去了,她以后也能安心了。只是,最能闹腾的这个丫头忽然不在她身边了,一时间,她心里总觉的空落落的。

    “娘,外面风大,咱们进去吧。”豆花劝道。

    赵氏答应了一声,转身走进了家门。

    由于婚事是在京城办的,老家那边的亲戚也不可能过来。因此,此时家里也没有其他的亲戚需要他们招呼。

    豆花并没有立即就走,而是在这边陪了爹娘一整天。

    花轿被抬走以后,一路缓行,绕过了大半个上京城,这才停在了门口。

    朱漆大门重新被漆过,上面挂着个门匾,匾上写着“杜府”两个大字。就连蹲在门口的那一对石狮子上面,颈上都戴上了两朵大红花。

    花轿停了一会儿,豆苗听了喜娘的提点,随后就看见轿帘微微动了一下。

    喜娘搀扶着她走下花轿,又过了火盆过了马鞍,随后又被带入了喜堂。

    豆苗头上盖着红盖头,看不清眼前的情形,只能听到周围沸沸扬扬的喧闹,想来是有不少人。

    她和杜润泽各执大红绸花的一端,开始拜堂。

    喜堂前面站着赞者,二人只随者赞者的唱和升拜。

    拜完了堂,天色便昏暗了下来,两个小嬛手执红烛在前面照路,又两个小嬛交替着替换下他们脚下踩着的红麻袋,将他们送入了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