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八百四十一章求个心安
    躺了好一会儿,豆花也没睡着,直到小叶进来叫她。

    “夫人,起身吧,仔细睡多了夜里睡不着。”

    豆花答应了一声,便坐了起来。穿好衣裳,下了床。

    一整个下午,她仍然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傍晚时分,宋锦元才回来,就看出了豆花有心事。

    见她心事重重,于是,宋锦元便问道:“这是怎么了?今天玩的不开心吗?”

    他言语温柔,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豆花抬眼望他,见他满目柔情,正凝望着她。她见他如此,心里不禁越发难过了起来。

    “锦元”她迟疑了一下,喊了他一声,又说道,“是我让你为难了。”

    宋锦元却觉的莫名其妙,好端端的,为何豆花会说这话?

    “这又是怎么了?”他轻柔和缓的声音问道。

    豆花却没再回话,片刻过后,又向他笑了笑:“没事。”

    宋锦元又追问了一声,她却仍然没有回答,便也没再接着问下去。

    只要是她的事,不管大小,他都会十分在意,更别说此刻她这明显愁绪满满的样子。

    因此,宋锦元便暗暗留了心,想着等会儿再问问别人。

    这几日有藩属国请求来朝觐见,整个鸿胪寺都忙了起来,寺卿大人把大半的职务都分给了他,他便整日都在忙着这事,至于那些流言蜚语,并没听见过。

    豆花刚刚之所以没有告诉他,是因为她心里暗暗觉的,这件事,还是得想出个应对的方法出来。让她再想想吧,说不定明天就想出来了呢。

    才入了夜,豆花便早早地睡了。

    等她睡着了,宋锦元就叫了小叶进来,询问她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事。

    “今日夫人是一个人出去的,未曾带着奴婢一起,所以奴婢也不知道。”小叶如实回道。

    宋锦元点了点头,便让她出去了。

    次日,豆花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空了。

    她梳洗完了,又吃了早饭,便去了铺子里。

    她真的很喜欢自己来照料铺子,也喜欢在这里,哪怕是一个人静坐,什么事都不做,她也喜欢待在这里。看着如潮的人流,能让她心里有满足感,有成就感,觉的生命有意义、不空虚。

    可是现在,她连这件事都不能做了吗?连这里都不能来了吗?

    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她也知道宋锦元不在乎。可再一想到他因此被人非议,她就觉的十分对不住他。

    既然她当初选择了他,就是想要和他好好过下去,以他的喜为喜,以他的悲为悲,又怎么能明知会为他惹麻烦的,还任性妄为?

    如果他是在地方为官,那也就罢了,没人敢说的着什么。可在这上京城,没有什么比身份地位名声前途最重要。他们可以不在乎他人怎么说,可有人在乎,而且或许。这也将影响到他的仕途。

    豆花思来想去,觉的或许还是她退让一步比较好。

    可就这么离开,从此不能常来,更不能参与铺子的经营,一想到这些,她就感觉心里难受。就好像是倾心付出的东西,忽然之间就被别人给抢夺了去一样。

    豆花一个人坐在楼上的雅阁里,透过打开的窗子,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过了上巳节,天气是真的暖和起来了。即便上京城的春天来的晚,可此时,也已经是春意盎然了。街上的行人,早已脱掉了厚厚的夹衣,换上了轻便单薄的春装。

    豆花看着街头人流涌动,再想想自己的处境,忽然就感觉无比落寞了起来。

    面对如此进退两难的情形,她心里为难,也愁闷万分。

    她正思绪万千,忽然见小叶进来了,与她说道:“夫人,家里收到了给你的一封信,怕是有急事,齐管家就让人给送到这里了。”

    豆花答应了一声,从她手中接过了信。

    豆花一看信上的笔迹,就知道是豆苗写的,可信里的内容,又是赵氏的语气,想来应该是赵氏念着,豆苗执笔写的。

    倒是并没有什么十分紧急的事,赵氏絮絮叨叨了不少,无非就是在问她在这里过的怎么样,有没有不习惯,可还顺利?更重要的,现在有没有消息了?

    豆花心中一片无奈,自从她嫁出去以后,娘便恨不得每日都问她一遍怀上了没有。

    如今三月初,她和宋锦元成婚以来,也足有四五个月了。在那件事上,他们倒是勤勉的很,可到现在,依然没个动静。

    她的月事前几日才刚刚过去,想来是没有怀上的。

    还好娘不在这里,要不然,可不得日日都被她催促逼问?

    “我瞧着今日天气很好,夫人不出去走走?”小叶与她说道。

    “不大想走动”,豆花回应了一声。

    “我刚刚见后厨新做出了一些点心,怪喜人的,夫人要不要尝一尝?”小叶又笑问。

    豆花仍然摇摇头:“你去尝尝吧。”

    小叶倒是十分想尝一尝,便答应了一声:“那好,夫人要是有事的话就叫我。”

    豆花点了点头,看着她的身影走了出去。

    豆花又将手中的信看了一遍,见豆苗写完了赵氏交代的事,又说可能过段时间会来京城一趟。

    她要来,豆花自然欢喜。而且豆苗肯定也不会像赵氏那样,整日催促着她生孩子。

    可转而,豆花心里忽然又黯然了起来。

    她成婚四五个月了,如果快的话,也该怀上了,可为何现在还没个动静?

    她也知道不能着急,如果一二年以后还是没有的话,那才能说明问题。然而豆花又隐隐地担忧,她不会真的有什么问题吧?

    心里放不下,又趁着这会儿没事可做,她便一个人出去了,并没带着小叶一起。

    昨日流觞曲水会的时候,她听见坐在她身边的两位夫人聊天,说是春回堂有一位陈大夫,医术很是高明,许多疑难杂症,都被他给看好了。

    豆花觉的自己不大可能会有病,可为了让自己心安,又觉的还是看一看为好。

    她一个人去了春回堂,那位陈大夫今日倒是在,只是来看诊的人实在太多,还需要排队。

    豆花排了一小会儿,就轮到了她。

    她见那位陈大夫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大夫,留着山羊胡,身形瘦瘦的,但整个人看上去却精神矍铄。

    他什么都没说,便开始为她把脉。

    把了一会儿,他收回了手,这才问道:“夫人来,是想看什么病?”

    豆花心里一愣,是啊,她来看什么病?她并没觉的哪里有不舒服的地方。

    她来这一趟,只是为了求个心安罢了。

    因此,她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我想问一问,我可能怀上身孕?”

    那大夫皱了皱眉,思索了一下,便又问道:“夫人成亲多久了?”

    “四个月余。”豆花如实回道。

    陈大夫又皱了皱眉:“夫人无需担心,要是一年以后还没能怀上,再来看不急。”

    “那我是没什么问题?”豆花不放心,又问了一遍。

    “没有没有。”陈大夫摆摆手,示意她赶紧走吧。

    他这里忙的很,病人那么多,全都在等着他去治,哪里有功夫和一个没病的人耗费时间?

    豆花便站起身,走了出去。

    听到大夫那番话,她心里压着的那块大石也算是放下了。

    她并没什么问题,至于什么时候能怀上,那就要看机缘了。

    她才走出诊室,就看见队伍里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子。豆花心中暗想,这姑娘看上去好端端的,她是来看什么病?

    在那年轻姑娘的后面,还站着一位年约五旬的老妇,那老妇替她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姑娘,你是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