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八百一十六章过了年就走
    赵氏觉的,她都是辛劳大半辈子的人了,哪里还用人来伺候?要是不让她做活儿,她自己都觉的不得劲。

    “娘,你不是正为难嘛,这不正好?有理由回绝了。”豆花又笑着说道。

    昨日听赵氏说了那事,她回去想了想,想出了这个办法。

    娘不想收奶奶娘家那边送来的人,又不好回绝,倘若家里已经有丫头了,自然也就不再需要丫头了,这岂不是个绝佳的借口?

    因此,豆花一大早就让管家出去,帮她挑选了两个勤快灵活的丫头,又亲自给赵氏送了来。

    “那也不用。”赵氏仍然拒绝。

    她又不是那等地主婆,让个人来伺候她,她怎么想都觉的别扭。

    豆花见她执意不肯要,叹了口气,与那两个丫头说道:“既然娘不肯要你们,那你们也别怪我,我也没别的法子了,只能再让人把你们送到集市上去。”

    两个丫头一听这话,都是焦急又害怕地哭了起来,连连向赵氏磕头,哀求道:“求求夫人发发慈悲,留下我们吧,我们什么都能做,绝对听夫人的吩咐,求求夫人不要卖我们了!”

    她们这些做婢女的,被人卖来卖去,若是能遇上个好主家,那便是撞了大运、积了德了。她们虽说才刚来,可也瞧见了赵氏是个实在良善的人,在这家里,肯定要比跟着其他主子强。”

    她们苦苦哀求,又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赵氏本就不是个铁石心肠的人,见她们如此,不禁心软了。

    最终,她叹了口气,说道:“行,那你们就留下吧。”

    两个丫头一听这话,顿时破涕为笑,又连连给赵氏磕头道谢。

    豆花打发两人去帮赵氏把还没洗完的衣裳洗了,随后又把她们两个的卖身契给了赵氏。

    赵氏还是觉的心里不得劲,这一下,忽然就多了两个丫头来伺候她了。

    “我咋就觉的跟那地主婆似的?”赵氏蹙眉絮语。

    豆花笑着回:“娘,你也不瞅瞅,哪个地主婆比的上你?”

    赵氏笑嗔她,却又听见豆花说道:“你下半辈子就是享福的,等着良子将来做了大官,给你挣个诰命回来,你那福气可就享也享不完了!”

    这话赵氏爱听,脸上的笑意越发扩散:“我可就等着那一天呢。”

    家里多了两个丫头,赵氏一下就清闲了下来,坐在屋里和豆花说话。

    娘儿两个正说着话,忽然见豆子回来了。后面跟着沉沉的乳娘,怀里抱着孩子。

    “大姐怎的回来了?”豆花疑惑着问。

    豆子还没出阁的时候就和春子关系好,如今回来了,也每日都会去她那边寻她。这会儿连晌午都还不到,怎就忽然回来了?

    豆子听她这么问,便向她笑了笑,回道:“觉的身上不大利索,精气神儿也不太好,就先回来了。”

    “这是咋了?着了风寒了?”赵氏接着她的话问。

    豆子摇摇头:“不知道,八成是吧,前几日倒是真挺冷的。”

    如此一说,赵氏便认定了她是着了风寒,便从乳娘怀里接过了沉沉,让豆子赶紧去睡觉。

    “盖严实了被子睡上一觉,发发汗就能好了。”赵氏催促。

    豆子答应了一声,便回房去睡了。

    豆花和赵氏两人看着沉沉,逗着他玩儿。

    豆子睡了一会儿,吃晌午饭之前被赵氏叫了起来。

    “感觉咋样了?”赵氏问道。

    “倒是好些了。”豆子回应。

    赵氏便放下了心,还想着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找个大夫来给她瞧一瞧。

    吃过晌午饭,豆子仍然觉的身上疲乏,便又上床去睡了,赵氏和豆花依然看着沉沉玩儿。

    半下午的时候,宋锦元又来接豆花回去。

    他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串红通通无比诱人的糖葫芦。

    豆花见了他手中的糖葫芦,就觉的颇有几分无语,也不知道怎么的,他时常会买糖葫芦给她,来哄她开心。

    不过豆花也很喜欢吃,不仅仅是单纯地喜欢吃糖葫芦,更是愿意品味他对她的那一份深情。

    赵氏见宋锦元像是哄孩子一样地哄着豆花,不禁也笑了起来。

    然而,沉沉看着他那一串糖葫芦,却移不开视线了。

    “小姨夫。”他奶声奶气地忽然喊他,眼巴巴地望着他手中的那一串糖葫芦。

    赵氏和豆花都笑看着他,想看看他到底会如何。

    沉沉没怎么见过宋锦元,和他认生,以前豆子和赵氏都让他叫小姨夫他也不叫,今儿倒是乖巧,为了一支糖葫芦,主动开口了。

    可宋锦元并没给他。

    “小姨夫。”沉沉又叫了一声,仍然眼巴巴地望着他手中的糖葫芦,还伸了伸小手。

    他被豆花抱着,坐在她膝头上,可怜巴巴地望着宋锦元。

    宋锦元面带笑意,拿着那一串糖葫芦,向着他那边走了过去。

    沉沉以为他是要把糖葫芦给他,早就伸出了手来等着。

    却不料,那串让他垂涎欲滴的糖葫芦却径直绕过了他,最后被放到了豆花的手中。

    这本就是为豆花买的,自然要给她。

    沉沉看看那串糖葫芦,再看看豆花,忽然小嘴一撇,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赵氏和豆花全都笑了起来。

    “好了,别哭了,给你。”豆花为他擦了擦小脸上的泪水,把那串糖葫芦放到了他手中。

    沉沉又抽噎了两声,渐渐地停住了。

    “你们哪天回京城去?”赵氏向宋锦元问道。

    “定了过了年以后的初三。”宋锦元回应。

    赵氏微微蹙眉:“这么早?”

    她本来还想着,看看能不能让豆花过了上元节再走。她这一走,可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回来了。

    “娘,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去京城。”豆花又说道。

    反正已经决定让良子去京城读书了,良子能去那边读书,那拴子也能去。如果两个孩子都在那里,爹娘在这边也就没什么惦念的了。

    可赵氏却摇摇头:“家里这一大摊子事儿,我哪里走的开?”

    豆苗明年要出阁,家里这边,还得她来操持。

    沉沉吃完一支糖葫芦,豆花便把他给了赵氏,要和宋锦元一起走了。

    临走之前,赵氏还叮嘱她:“明儿别来了,在家里多帮你婆婆做点事儿。”

    “知道了。”豆花笑着回应,扶着宋锦元的手上了马车。

    回到家里不久,丫头就送了晚饭上来。

    豆花见打头的是小叶,并不是采苹,便问了一声:“采苹呢?”

    “被老夫人叫去了。”小叶回道。

    她口中的“老夫人”,指的便是米氏。

    小叶和小云不是宋家的丫头,而是豆花从京城带来的,她嫁到了这边,她们也一并跟来了,便算是她的陪嫁丫头。

    若是在京城,则家中只有豆花这一位夫人,她们没有改口,因此便称米氏为“老夫人”。

    听她此言,豆花疑惑了一下,又问:“做什么了?”

    小叶摇摇头:“奴婢不知。"

    豆花没再追问,在桌边坐下,开始吃饭。

    入了夜以后,外面刮起了风。北风呼啸,吹的屋里头也跟着冷了不少。

    宋锦元害怕豆花会冷,便将她抱进了怀里。

    他本来真的只是想要让她暖和一点,可谁知,抱着抱着就变了。

    两人自从那夜圆房以后,并没有再做过。当日豆花那痛苦的样子,还让他记忆犹新,他不舍得再让她受那份痛楚。

    那夜,豆花也累着了,疼痛未散,自然也就不会再想那回事。因此,之前的几夜,两人全都安安稳稳地睡觉,并没做别的。

    豆花感受到了自他身上散发的热度,滚烫滚烫的,烫的她那颗心,也跟着躁动不安了起来。于是,她也抱住了他,并且主动吻上了他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