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百八十章赖她床上不走
    即便宋锦元现在是官员,轻易不让告假。可如果是回家成婚,那也是能被应允的。

    因此,宋锦元都已经开始算日子了,计算着什么时候带豆花回去。

    家里那边,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回去了。

    宋锦元安安静静地看着她,温润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以及,满满的期待。

    豆花被他这样看着,却有些不自在了。于是,她索性转过了身去,留给他一个后背。

    看不见他,她也就不会心怦怦直跳了。

    宋锦元勾唇一笑,他多么想把她拥入怀里。可他今晚已经做的足够多了,倘若再多了,她肯定要生气的吧。

    豆花不看他,那颗心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再后来,她便睡着了。

    次日,等她醒过来的时候,天早已经大亮了,身边也早已没了宋锦元的身影。

    她才要起身,小叶就走了进来,见她正好醒了,便从铜火炉上拿了她的衣裳,走了过来。

    “我的衣裳何时放在那里了?”豆花疑惑着问道。

    她记得清清楚楚,昨晚上床睡觉的时候,她把自己的衣裳搭在了屏风上,为何此时小叶是从铜火炉上拿下来的?

    小叶被她如此问,笑着回道:“是大人放上的,大人说姑娘畏寒,早上穿衣的时候会寒凉,所以就先把衣裳放在了铜炉上。”

    听她如此说,豆花心里便明白了,原来是宋锦元放上的。

    豆花从小叶手中接过了衣裳,穿在身上。被铜火炉暖过的衣裳,舒舒服服、暖暖和和的,一点都感觉不到冰冷。

    穿好了衣衫,豆花又问她:“大人是什么时候走的?”

    小叶回忆了一下,回道:“大人五更天的时候就走了,走的时候天还黑着呢。”

    说完,小叶笑了起来,又接着道:“大人临走的时候还特意交代了,让不要叫醒姑娘,等姑娘什么时候自己醒了,再进来。大人对姑娘,可当真是体贴入微啊。”

    豆花微微一笑,再想到昨夜情形,有点不好意思。

    宋锦元一直以来都是个谨慎守礼的人,小时候还不懂事的时候,总喜欢粘着她,到后来长大了,会和她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却没想到,他昨晚竟然赖在她的床上不走了。

    他赖了这一晚,以后会不会每晚都来赖在她的床上?豆花心中暗想。

    心里想着这些,豆花又想到他现在应该是在朝堂上,也不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形。

    大殿上,皇帝高高坐在上首,听宋锦元说着与匈国和谈的经过。

    “呼延初登单于位,国内并不十分安稳,若是与我大宁国战事缠绵,实乃弊大于利。因此,陛下所说的条件,呼延单于很快就答应了。让公主去和亲,匈国归还冀州,两国永结百年之好。”

    皇帝一脸高兴,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朕听闻,除此之外,你又让匈国驻兵后退百里,并定下了物价,这件事,你再仔细说与朕听听。”

    宋锦元回应了一声“是”,随即便接着说道:“是臣先提出,等到以后北疆通商,若局势还剑拔弩张,这一来不利于通商,二来,也显现不出匈国想要和平通商的诚意,所以,便让他们退兵百里。”

    “那呼延为何能答应?”皇帝疑惑着问。

    这种条件,换做任何一个国君,只怕都不会答应。

    宋锦元又回道:“那是因为臣先说,如果要通商的话,以十五只羊,换取一石粮。”

    这下,皇帝明白了,也哈哈笑了起来。

    “所以呼延以退兵百里为让步,换来了更低一点的物价,以十只羊,换一石粮。”皇帝顺着他的话说道。

    宋锦元颔首:“陛下英明。”

    他现在虽然走上了仕途,可他家的那些铺子,他并没有少参与。这一招高开低走,早就用的得心应手。

    十只羊换取一石粮,这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是个十分有利的物价。

    当时宋锦元提出这个条件之前,心里就已经有了预估,知道呼延单于能答应。

    匈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并不适宜耕种,粮食短缺的厉害。尤其是每年冬天,更要闹起饥荒。因此,之前那些年,一到冬天,他们就屡屡泛边,抢夺粮食。对于民众来说,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呼延单于解决了粮食的问题,那他单于的位置,也就能坐稳了。

    如果能正大光明地买,谁又会去抢?所以,呼延单于定会在心里衡量,即便退兵百里,即便用十只羊才能换一石粮,从大局来说,这也是有利的。因此,他才能最终答应了下来。

    皇帝兴高采烈,许久都没有这么高兴过了。

    大宁国所面临的危难,又一次被解除了,他的皇位也牢靠了,也能高枕无忧了。

    皇帝微微转头,往内侍赵怀先那边看了一眼。

    赵怀先会意,恭敬地点了一下头,随后走到了御前,拿出一份圣旨。

    “翰林院编修宋锦元听旨。”

    他见宋锦元已经准备好了,便打开圣旨,逐字逐句地念了出来。

    前面都是些官话体面话,夸赞宋锦元如何如何才敢卓然,立下了多么多么大的功劳,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升迁为从五品鸿胪寺少卿,钦此。”

    宋锦元领旨谢恩,听到旁边的一众官员窃窃私语。

    他才刚刚入仕半年,就连升三级,从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直接升到了从五品鸿胪寺少卿,从此正式进入了朝堂。而且,他还如此年轻,甚至不及弱冠。

    不过,他们也只能议论议论罢了,别的也说不出什么。毕竟,这是人家靠自己的真本事挣来的,是拿性命换来的。

    当初陛下问谁愿意出使匈国的时候,他们没一个愿意去的。便是最后去了的陈尚书,那也是因为被惩罚,所以才被派去。

    何况,宋锦元也确实有本事,竟然就被他给和谈成了。

    鸿胪寺掌与外交流、使臣觐见、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他升任鸿胪寺少卿,也算是实至名归。

    圣旨是皇帝早就拟好的,早已打算好了升他到这个官职。

    匈国一事,宋锦元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帝现在对他只有欣赏和欢喜,就连先前因为玲珑公主一事而对他生出的几分偏见,也全都一扫而光。

    牺牲玲珑公主一人,而换来北疆的安定局面,他觉的,十分值得。

    只是,委屈了他的女儿。但事已成定局,玲珑公主去匈国和亲,这也是必然的。

    皇帝心疼她,也只能多给她一些陪嫁,算作补偿。

    宋锦元领旨谢恩,又听皇帝说道:“朕听闻,你心中早已有心仪的姑娘,不如朕今日就做了这个月老,为你们赐婚如何?”

    这是他当初早就答应了宋锦元,也答应了徐晏,此时,自然会做到。

    “多谢陛下。”宋锦元立即回道。

    这才是他最想要的,这才是他出使匈国的因由。皇上赐婚,那便等于是昭告了所有人,他和豆花名正言顺,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敢拿这事来欺辱她。

    众大臣却面面相觑,看皇上如此模样,似乎之前玲珑公主的事,根本就不曾发生过一样。他们也眼观鼻,鼻观心,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不过,皇上能做到如此,却让他们有点出乎意料了,到底是谁给他出的这个主意?

    不管是谁出的,这都是个极好的主意。

    如今宋锦元风头正盛,皇上若是此时还因为玲珑公主而迁怒于他,这才是伤了功臣的心,也伤了所有大臣的心。

    除了升官和赐婚以外,皇帝又赏赐了宋锦元一座大宅子,以及一些钱财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