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百四十八章想把女儿嫁他
    豆花想到宋锦元,忧心忡忡,实在睡不着了,便索性坐了起来。

    中秋之夜,明月皎皎,却勾起了万千情思。

    此时,徐晏也还没睡。

    他的房里没有点灯,他颀长优雅的身影站在窗前,沐浴在银灰色的悠悠月华里。

    今年的月,和去年的月,一样圆,一样明亮。

    去年今夜,他便在心中暗想,往后的每一个中秋佳节,月圆人圆之日,他都能够与她一起度过。然而今夜,月又圆了,人却再也不可能圆了。

    夜色凉如水,一点一点地蔓延上他雪白的衣袍,钻入他的肌肤之内。

    他在窗前站了好一会儿,这才关上了窗子,转身走进了纱帐。

    次日下午,一张名帖放在了徐晏眼前。

    他并没有打开去看,而是在心中思忖着:李先明要见他?所为何事?

    徐晏垂眸盯着那张名帖看了会儿,忽而说道:“去告诉他,本王没空。”

    季风回应了一声“是”,便走了出去。

    王爷明明有大把的空闲,却并不见李左相,可见是不想见他。

    李左相被徐晏回绝了,也没怎么觉的懊恼。他也算是大致知道的,淮安王就是这么个清清冷冷的性子。他在皇上心中地位超然,更能影响到陛下的决策。这几年以来,想要拉拢讨好他的人自然不少,可没有一个人成功了。

    因此,今日李左相被拒绝,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他不能就此放弃,还得想别的办法才行。

    他唯一的女儿正当妙龄,正好出嫁。可他爱女心切,挑来挑去,总也挑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就是如今太子年幼,其余皇子也都不大,要不然,他定会想方设法把他的女儿推到太子妃或者王妃的位子上。

    李左相正为此事愁苦着,直到昨日在明华殿里见到了淮安王徐晏。

    他天人之姿,年纪轻轻就谋略深远。即便现在身无官职,可依照陛下对他的信任,他的崛起,必定是迟早的事。

    他虽然不是陛下的亲兄弟,可也是皇室血脉,如今又被加封了淮安王。两淮那么大一片富庶的地方,全都成了他的封地。妙言要是嫁给他,成为了淮安王妃,那绝对炽手可热,比嫁给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子要好的多。

    于是,李左相便将主意打到了他身上。

    只是淮安王性子冷清,这些年了,也从没听说过他有什么喜好。如今淮安王府里,一没侧妃二没侍妾,难道是因为他不近女色?

    徐晏并没猜透李左相的心思,更不知道李左相是为自己的女儿选中了他。他还以为,李左相是想要拉拢他,所以才递了名帖过来想要结交。

    他又怎么可能与他结交?皇上早就对他有意见,甚至都想废除相位。这趟浑水,他绝对不会去沾染。

    然而,第二日,李先明的名帖又一次送到了徐晏面前。与之一起的,还有一封信。

    徐晏打开信看了一眼,见上面竟然写着会帮他除掉陈家。

    陈家是老郡王妃的母家,如今并不怎么显赫。但老郡王妃却有一个幼弟,如今戍守在南疆,听说已经立下了好些个战功,说不定有朝一日,就能成为威慑一方的大将。

    到时候,老郡王妃说不定就会借着她幼弟的势,对他进行反击。这种局面,自然不是徐晏希望见到的。

    不过,这也并不能对他产生太大的威胁。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通过此事,他也察觉到,李先明定然花了不少功夫来打探他的事吧,他打探到了多少?

    徐晏微一沉思,便吩咐季风一声:“去告诉李先明,本王应下了。”

    季风点头应和,走了出去。

    且说这会儿,豆花正和豆苗在外面寻找合适的铺面。

    上京城繁华,铺面也气派,可豆花看了几个,都觉的不是很满意。不是价钱贵的离谱,就是地段不太好。

    晌午之前,她看了最后一个铺面,可仍然不太满意。

    那铺面的主人满面愁容,皱着眉头说道:“我说姑娘,这么好的铺子你都说不行,那你到底是想要啥样的?”豆花回道:“我就想要个地段好点的,价钱实在点的,最好能再大一点,带后院的更好。”

    她打算等到铺子开张以后,从新安的馃子铺子调人过来。那么,就肯定要考虑到她们的住宿问题。

    那掌柜紧皱双眉,想了想,又说道:“姑娘,那这样吧,我还知道不少铺面要出售,我给你留意留意,要是遇到合适的, 我就告诉你。”

    豆花点头,笑着回应:“有劳了。”

    “但我也得把话先说在前头,我帮姑娘找铺子,这可是要收钱的,要收八百文的辛苦钱。”那掌柜又说道。

    “这应该的。”豆花回道。

    商量妥当了这事,豆花便和豆苗一起离开了这间铺面。

    她们走出去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有两道视线,一直追随着她们。

    “你过去问一问,她们刚刚是在说什么。”李妙言打发了身边的一个丫头,让她过去探听。

    她并不认得刚刚的那两位姑娘,但她却认得她们所乘坐的马车。那是宋锦元府上的马车,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还有那两位姑娘,又和他是什么关系?

    丫头答应了一声便过去了,李妙言继续在珠宝铺子里挑选着首饰。她挑了一对儿石榴红的玉镯子戴在了腕上,鲜红鲜红的颜色,越发衬的她肤如凝脂。

    “小姐戴这个,那一准儿就是天底下最最好看的姑娘了。”珠宝铺子里的掌柜立即恭维说道。

    李妙言又看着自己的腕子端详了一阵,回道:“我要了,掌柜的去左丞相府找管家领银子吧。”

    “哎,好,好。”掌柜的眉开眼笑,连声答应着。

    他认得李妙言,知道这位小姐是李左相的掌上明珠。所以,每次她来,他都会小心招待着。

    买完了手镯,李妙言便上了停在铺子门口的马车。

    先前被她派去打探的那丫头也回来了,站在车窗旁边,与她说道:“小姐,问到了,那两位姑娘是想要买个铺面,听说是想要开铺子做买卖的。”

    开铺子做买卖?李妙言双眉紧蹙。

    她们乘坐的是宋府的马车,那也就是说,是宋府的人。难道,是宋锦元短缺了银子,所以才让家中人开铺子做买卖?

    李妙言心中疑惑,想了一路,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她才回到李府,就听人说老爷叫她过去一趟。

    李妙言换了身家常的衣裳,去了李先明的书房。

    “父亲,找我何事?”李妙言悠然问道。

    李先明抬头看向她,见她站在那里,亭亭玉立,身姿卓然。他这女儿行事又稳重,是个能干的,可不恰恰就是淮安王妃的合适人选?

    李先明未语先笑,指指旁边的椅子:“坐。”

    李妙言依言坐了下来,看向他,等着他说。

    李先明笑与她说道:“女儿啊,父亲这回给你相中了一个绝好的人。”

    “父亲既然说是绝好的,那我自然相信父亲。”李妙言柔和的声音回道。

    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是父母定下的,那她自然要遵从。再说,父亲一贯疼爱她,又怎么可能会把她嫁给一个不好的人?

    “你不想知道是谁?”李先明又笑问。

    “这不合礼数。”李妙言回道,但转而又说道,“不过,如果父亲硬是要告诉我的话,那我也只能勉为其难听一听了。”

    她面上带着笑意,看着李先明。

    李先明也哈哈笑了起来,她这个女儿,知书达理,又不乏灵动,着实让人想不喜欢都难。要是淮安王见了她,定然也会喜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