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百四十六章给你一个惊喜
    李左相此言,让皇帝稍微寻思,又向坐在一旁的徐晏问道:“九郎,你有什么见解?”

    徐晏玉手执茶盏,轻启双唇回道:“陛下不如派工部员外郎杜瑾秋前去查看。”

    皇帝听了他所提到的人,不禁点了点头。

    李左相也微蹙双眉,杜瑾秋,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抛却别的不说,杜瑾秋为人公正,又从不结党,确能忠诚。再者,他曾听说过,杜瑾秋于农时水利方面,的确颇有一番造诣。

    让杜瑾秋前去查看,不但能查出赋税一事是否瞒报,说不定还能查出蝗灾的原因,从而一劳永逸。

    李左相早就知道这位年纪轻轻的淮安王厉害,却不曾想到,竟能如此一针见血。难怪皇上如此信任他,做出决策之前也喜欢问问他的意见。只怕,这位淮安王将来必定能权倾朝野,无人能出其右。

    李左相悄悄地看着他,见他玉白的手指捏着青瓷的茶盏,送至唇边,轻抿了一口。

    他容颜绝美,姿态优雅,看上去宛若一副让人赏心悦目的山水画。

    李左相心中暗暗思量,忽然听见皇帝喊他。

    “左相怎么看?”皇帝问道。

    李左相立即回复:“臣也觉的,杜瑾秋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皇帝点头:“那就这么定了,明日朕便封杜瑾秋为钦差大臣,让他即日去锦州调查。”

    商量完了这事,皇帝便将李左相给打发走了。

    他走了以后,徐晏也起身要走。

    然而皇帝却喊住了他:“九郎,今晚在宫里吃了饭再走吧。”

    今日是中秋节,团圆节,可他家中除了他以外,就只有一个不讨他喜欢的老郡王妃,想必定然要觉的孤独。

    徐晏回道:“多谢陛下一番美意,我先走了。”

    他拒绝的话说的如此干脆,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明华殿。

    他走的时候已经是日暮时分了,皇帝又看了两份折子,揉了揉眉心,不再看了。

    团圆节,会在宫中的丹凤轩设宴,让众嫔妃以及皇子公主们都来参加。

    如今后宫之中,最为得宠的就要属齐贵妃。今夜,齐贵妃打扮得格外美艳,早早地就到了丹凤轩。在她后面,一个乳母正抱着九皇子,亦步亦趋地跟着。

    如今宫中没有皇后,齐贵妃便成了最大最尊贵的那一个。

    众妃嫔见她来了,全都向她行礼。

    皇帝过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已经到齐了,只缺玲珑公主一个。

    皇帝最为关心挂念的就是她,其他人都无所谓。此刻见她没来,自然要询问。

    “回陛下,玲珑公主说了,不想来,就不来了。”赵怀先凑近皇帝耳边,回道。

    他说这话的声音不大,可仍然有不少人听到了。

    如此驳斥了皇帝颜面的话,按理说,皇帝该龙颜大怒才对,可他并没有,反而叹息一声,说道:“她不想来,那便不来了吧,等会儿朕再去看她。”

    他知道,玲珑公主这是在怨恨他,不想见到他。

    他也不想送她去匈国和亲,他甚至都想把今年尚且八岁的五公主送去匈国了。可呼延却点名道姓的,非要要她不行。

    但凡有一丁点办法,他都不会让她去匈国。

    这次宋锦元出使匈国,如果能和谈的成的话,那玲珑公主必然要去和亲。如果和谈不成的话,那他大宁国,很可能不止丢一座城池这么简单了。

    皇帝对玲珑公主的宠爱是真的,可也仅止于此。倘若和别的东西比起来,她都没一座城池重要,更别说大宁国的万里江山了。

    今年,或许是她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团圆节了。皇帝见不着她,便觉的心中悻悻,就连齐贵妃在一旁与他说话,他也是心不在焉的。

    见他如此,齐贵妃明白他心中所想,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劝慰她说道:“陛下莫要忧心,现在公主还小,还不能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等到公主长大了,自然就能明白了。陛下这样做,也是为了她好。”

    皇帝听闻此言,微微点了点头,又叹息一声,说道:“是啊,朕也希望,她能明白就好了。”

    嫁去匈国,确实背井离乡,可呼延单于实力不弱,又正当壮年,她嫁过去就是匈国的王后,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被齐贵妃如此开解,皇帝便觉的心里轻松多了,便开始举杯,与众位妃嫔和皇子公主们畅饮。

    且说徐晏离开了皇宫,回到了淮安王府。

    他才回去,便听人说刘姑娘来了。至于是哪位刘姑娘,他不用猜都能知道是谁。

    他早上出去的时候,还在心里想着,今天是中秋节,她会不会来与他一去过节?还记得去年中秋,他便是与她一同度过的。

    他今日在宫里待了不少时候,不仅仅是因为皇帝不让他走,也是因为,他仿佛有那么几分,不敢回去。

    他自然是期盼着豆花能来,也恰恰因为这样,让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如果她不来呢?那又该如何?

    害怕心中的那份期望落空,害怕失望会成为现实,所以他便犹豫彷徨,心里充满忐忑。

    于是,他并没有立即回来,而是一直待在明华殿。直到暮色时分,这才走了。

    此时听说豆花来了,徐晏面色不惊,但心里早就欢悦一片,就连脚下的步伐,也不期然快了起来。

    季风跟在他后面,见他如此,便知道王爷定然心情很好。也是,每次只要刘姑娘一出现,他都能感受的到他的好心情。

    听说刘姑娘正在花厅等着他,徐晏便直奔花厅而去。

    自从分别,他已经许多时日不曾见过她了。这几天她是怎样过来的?她还好吗?徐晏一边在心里暗暗想着,一边去了花厅。

    花厅里面,赵氏和豆花姐妹两个正在说话。豆苗眼尖,最先发现徐晏回来了。

    “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们都等了你许久了。”豆苗站起身子,看向他说道。

    徐晏乍一见到他,微微蹙了蹙眉,心中诧异:为何豆苗会在这里?

    “是不是出什么急事了?”豆花也站了起来,向他问道。

    她眉目温柔,声音暖暖的,看在他的眼里,让他感觉自己整颗心也跟着温暖了起来。

    徐晏摇摇头,清浅又温和的声音回道:“没有。”

    他见赵氏也来了,便向她走了过去,行礼问好。

    见到赵氏,他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当年如果不是赵氏,他和他的母亲,说不定也活不下去。因此在徐晏心中,也把赵氏当做自己的母亲去对待。

    赵氏也把他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疼爱,甚至因着他那些艰难的遭遇,更是多疼了他几分。

    她一把拉住了他,又仔细端详了端详,皱着眉头说道:“我怎么瞧着,还是没多长点肉。”

    徐晏身姿颀长,身形清瘦,再加上他惯爱穿一袭白衣,时常会给人一种感觉,仿佛不知何时,他就要飘飘然羽化而登仙一样。

    赵氏见他身子还是单薄清瘦,不禁越发疼惜。她本以为,他现在身居高位,养尊处优,衣食精细,定然能再长得健硕一点,可不曾想,竟还是如此。

    “你怎么来了?”徐晏向她问道,面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赵氏回道:“我这不是惦记着今年豆花不能回去过中秋节了,所以就和豆苗一起来了,这都来了有四五天了。早就想来看看你了,又怕你不得闲。豆花还非说要给你一个惊喜,让我们一定要在今天过来。”

    赵氏一边说,一边无奈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