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百三十五章想让我去?
    冀州是边防重城,如今却被匈国攻占了,那岂不是意味着,他大宁国的国门从此大开?只要呼延愿意的话,说不定就能一路南下,打到上京城。

    他的皇位都面临威胁了,皇帝如何不忧心?如何不焦急?

    秦济平才走了没一会儿,还没走到宫门口,就被赵怀先给急匆匆地喊住了,说是皇上又要见他。

    他又返回了明华殿,见皇帝一副忧心如焚、坐卧不安地样子,正在急躁地来来回回踱着步。

    “陛下。”他才要跪下行礼,就被皇帝给制止了。

    “你快看看,呼延竟然亲自带兵攻下了我冀州。”皇帝安稳不下来了,将急报塞进了他手里。

    秦济平也没料到竟然会如此,错愕片刻,立即单膝跪地,义愤填膺地请求道:“请陛下允许我立即带兵前往冀州,必将敌军赶出,夺回冀州。”

    为今之计,皇帝自然会速速派兵前往。然而从上京城到冀州,一路山高水长,那么多的兵马,也不是几日就能到达的。

    “你马上就去调兵,立即启程。”皇帝说道。

    秦济平答应了一声“是”,站起了身子,又言之凿凿地向皇帝承诺,“请陛下放心,臣必将敌军赶尽,绝不负陛下重托。”

    皇帝点了点头,又让他快些走。

    为今之计,也只能一面派兵前往冀州,一边与呼延斡旋。

    当他得知呼延竟然在和谈期间攻打了冀州之时,他最先想到的,便是杀了那两个匈国的使臣。但后来再一想,使臣不能杀。

    双方商谈,不斩来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果他杀了匈国的使臣,必然就给了呼延进一步南下的借口。

    这次,匈国如此行径,绝对是出其不意,在他放松警惕之时,就这么夺了冀州。

    他本以为自己全都谋划好了,却不料,匈国竟像是未卜先知一样,早他一步就谋划好了。

    如果呼延真的想打,那他只能硬着头皮迎上。

    如果呼延还是想要和谈,那样最好,起码,能让他获取得以喘息的机会。

    只是,如此一来,他可就要完全处于被动的境地。

    次日早朝,皇帝又收到了呼延写给他的书信。

    信上说,他怀抱诚意想要和谈,想要和他们大宁国永结秦晋之好,可他竟然如此轻贱他的一番诚意。既然如此,那这谈判,也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满朝文武哗然,各个都站不住了。

    “陛下,如今看来,匈国必然是蓄谋已久的。他攻我不备,夺取了冀州,要是再一路南下,那我大宁危矣!”李左相出列,手持笏板,痛心疾首地向皇帝进言说道。

    他所说的,皇帝心里自然清楚。此时再听他如此一言,只觉的心里尤其烦躁。

    “那左相有什么好办法?”皇帝问道。

    李左相回道:“为今之计,咱们只能先争取时间,一面做好迎战的准备,一边派人去和谈。”

    派人去何谈,即便谈不成,那也拖延了时间。

    匈国本来就是趁着冀州防守空虚,这才一举攻下了。只要他们做好了准备,再制定好了应敌之策,那匈国想要打败他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此,李左相便觉的,现在最为紧要的,就是拖延时间。

    “陛下,臣觉的左相所言,十分在理,必须马上派出使臣前去和谈。”

    一贯与李左相唱反调的齐右相,此时竟然与李左相站在了一起。

    在国家危难面前,私人恩怨自然要先放在一边。

    “谈什么?万一呼延狮子大开口可怎么办?”皇帝紧蹙双眉,略显烦躁地说道。

    李左相回应:“呼延这次之所以能师出有名,皆因为陛下不愿意嫁玲珑公主,这才招致如此灾祸。如果这次陛下答应嫁玲珑公主去和亲,想必呼延也会退让一步。”

    毕竟,他们大宁国实力不弱。只要两国不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那必然是维持边疆和平更有利。

    “这——”皇帝心中为难。

    “陛下”, 齐右相呼喊一声,忽然跪了下来,“危急时刻,陛下切莫儿女情长,我大宁的百年江山社稷才是重中之重啊!”

    齐右相言辞恳切,在他之后,其他大臣也纷纷跪地,劝谏皇帝。

    如此情形,纵然皇帝心中再如何不舍,也只能选择舍弃了玲珑公主。

    他双手紧紧握着龙椅的扶手,环顾着下面跪了一地的大臣,又问道:“那,谁愿意做这个使臣,去往匈国和谈?”

    底下静悄悄的,没有一人回话。

    皇帝本就因为舍弃了玲珑公主儿心中不痛快,见如此情形,更是怒从中来,倏然站起身来,指着一众大臣骂道:“亏得你们一个个说的情真意切,赤胆忠心,像是马上就要为我大宁舍生赴死一样。原来你们一个个,全都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所打算!”

    皇帝怒极,骂完了大臣,便愤然离去。

    他心中苦闷,即便去了明华殿,也没有了处理政务的心情。

    皇帝扔下了手中的折子,叹了口气,向赵怀先吩咐了一声:“去把淮安王叫来。”

    九郎自来镇定,又胸有丘壑,说不定,这件事,他能有主意。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这个去匈国和谈的使臣,也只能让九郎来做了。

    去匈国和谈,的确是危险了,然而他身为徐氏子孙,这也是他应该尽的义务。他这个皇帝都已经妥协了,已经连自己最宠爱的女儿都推出去了。

    即便心里万分不情愿,那又有什么办法?谁让他是皇帝?谁让她是公主?

    说到底,还是这江山社稷,还是这百年基业更为重要。

    徐晏不用上早朝,但早朝上所发生的事,自然瞒不过他。他心中料定,皇帝此时宣召他,必然是为了那件事。

    果然,皇帝才见了他,便与他说道:“九郎,你可知道,呼延竟然趁我兵力空虚之际,在和谈期间,攻占了冀州了。”

    徐晏静静地听他说完,没有回答说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而是说道:“为今之计,陛下应该尽快让人去和谈才是,抢回先机,这样才能不处于被动地位。”

    他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皇帝听他如此说,不禁又叹息一声:“朕自然知道,可那满朝文武大臣,竟然全都是窝囊废,没一个敢去的!”

    那些大臣都不愿意去,自然是因为有自己的顾虑。

    匈人彪悍,也不讲究什么礼数。他们去匈国和谈,要是和谈不成,惹了呼延不高兴了,被杀了都是有可能的。再说,和谈些什么?万一呼延提出让他们开放整个北疆,或者割让几座城池怎么办?要是真的如此了,那可不就成了出卖大宁的千古罪人?那可是要被千夫所指的。

    如此巨大的风险,自然没人敢去冒。

    徐晏也没再回话。

    皇帝又看了看他,忽然幽幽叹息说道:“九郎,这次的事,是真的十分棘手。就连玲珑,朕也保不住她了。她身为皇室公主,这也是她应该尽的义务。”

    徐晏仍然没回话,但心里却冷笑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要是一开始他就答应让玲珑公主去和亲,那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困境。

    “九郎”,皇帝又喊了他一声,继而说道,“你是朕亲封的淮安王,你也是皇室子孙。”

    徐晏听闻此言,抬眼看向他,见他正满面期许地看着自己。

    于是,他唇边勾出一抹浅笑,问道:“陛下的意思,是想要我来做这个使臣,去匈国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