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六百七十八章故人相见
    宋锦元左思右想不明白,但也没追上去问。拿着宣纸,回到了住的客栈。

    这一路上,他都在思索着徐晏的用意。

    春试结束以后,有不少考生都纷纷地寻找起了门路,和朝中的官员以及京中的显贵之家互相攀起了关系。宋锦元才考完了春试就离京找豆花去了,自是没那个时间。就算他有的话,他也不屑于如此。

    莫非徐晏是以为,他和李左相攀上了关系?当真是个笑话。

    这事儿宋锦元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殿试马上就要到了,他必须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才是。

    却不料,这日,他正在房中温书,忽然见齐恒进来与他说道:“少爷,外面有个人送来了这个东西。”

    说着这话,他便把手中的东西放到了宋锦元面前的书案上。

    宋锦元拿起一看,见是一张名帖,邀请他明日过府作客。

    “梅思翰。”宋锦元微微蹙眉,念出了名帖上的名字。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位梅思翰,就是翰林院的掌院。

    翰林院掌管学子选拔一事,今年的春闱,就是由翰林院掌院和礼部尚书共同主持的。只是,他与这位梅掌院并无交情,也不相识,他为何忽然邀请他?

    何况,眼看着就要殿试了,梅掌院这个时候邀请他过府,就不怕传出什么话,有损他的声名?

    宋锦元心里万般不解,又向齐恒问道:“是什么人送来的?”

    “我瞧着像是个家仆打扮的人。”齐恒回忆了一下,回道。

    “他还有没有再说什么?”宋锦元又问。

    “还说了明日巳时,再来接你过府。”

    宋锦元点点头,回应了一声,之后便让他出去了。

    梅掌院邀请他,他自然不好拒绝。

    次日巳时,昨日来递名帖的那个人,果然又来了。

    他与宋锦元见了礼,又招呼了两声,便让他上了车。

    宋锦元坐着梅府的马车,大约半个时辰过后,就被带到了梅府。

    他在京城的时间不长,又整日读书,对这里的情形并不十分了解,只是听人说,梅掌院的为官之道,很是清流。此刻到了梅府,他悄悄地打量了一下四周,果然见处处都透着一股子清贵之气。

    梅府的家仆把他带到了花厅里,不消片刻,他便见到了翰林院掌院梅思翰。

    宋锦元见他从外面走了进来,便站起了身子,躬身行礼。

    他没怎么细看梅思翰的长相,只见他身着鸦青色的家常衣裳,脸面上笑呵呵的。

    他也不知道他为人如何,不过他既然为官清流,想必为人应该也不会错吧。

    却不料,正当此时,他却忽听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宋公子,一别数年,我们又见面了。”

    宋锦元顿时诧异,赶忙抬眼去看他。

    眼前的老者看上去约莫五十多岁的年纪,须发稍显花白,脸上却带着一片慈和的笑意。

    宋锦元万分疑惑,梅掌院认得他?

    惊讶之余,他便细细地打量起了他。这回仔细再看,竟然真觉的他看上去有几分眼熟。

    他是谁?他在哪里见过?

    梅思翰依然笑呵呵地看着他,见他疑惑不解,便又笑着说道:“前些年在新安的杏花林里,多谢公子和姑娘的一顿饭。”

    一听这话,宋锦元恍然大悟。

    他一脸惊讶地看着他:“您就是,那位老丈?”

    梅思翰哈哈笑了起来:“正是,正是老夫!”

    宋锦元心里满是震惊,又欢喜十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还能再遇到当年的那位老丈。而且,他竟然还是翰林院的掌院。

    他当时的确看了出来,那位老丈必定身份不俗,只是没想到,他恰恰会是翰林院的掌院。

    如果只是和当年的那位老丈久别重逢,那他必定万分欢喜。不过,再一想起他的身份,宋锦元便有些犹豫了。

    如果被人知道他认得梅掌院,且又有当年的旧事,会不会让人觉的,他的功名来路不正?

    梅思翰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便又笑着与他说道:“你放心,今日你前来我府上这事儿,并没有其他人知道。”

    宋锦元向他笑了笑,点了点头。

    梅思翰复又让着他坐下,让家奴重新上了茶。

    “那位姑娘呢?”梅思翰又问道。

    当时是那位姑娘邀请他一起过去吃饭的,此时要是再见了她,他倒是想好好谢一谢她。

    还有,当时她所念出的那句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思索这个问题。如果能再见到她,他还想问她一句,这个问题,她思索出来了没有?

    宋锦元听他问到了豆花,便回了一句:“她如今在齐州,开着一家铺子。”

    听说豆花在开铺子,梅思翰的脸上不禁浮现起惊讶之色。着实想不到,那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竟然能在齐州开铺子。

    “那你们两个,可曾成婚?”梅思翰又问道。

    当年,即便这对儿小人儿还小,但他也能看的出来,宋锦元的心思一直都在那位姑娘身上。又过去了这么多年,如今两人都长大了,是不是早已经成婚了?

    宋锦元微微摇头,浅笑着回道:“还不曾,现在只是写下了婚书。”

    听闻此言,梅思翰哈哈笑了起来;“这样正好,老夫还能赶得上喝你们一杯喜酒。”

    说着这话,他又看向宋锦元接着道:“等到他日成婚,可莫要把老夫给忘了。”

    宋锦元笑着点头:“一定。”

    梅思翰为人和善,没有丝毫官架子。他与宋锦元说了一席话,很快便熟悉了,便也不再叫他“宋公子”,而是直接喊他的名字。

    梅思翰忽又问他:“锦元,你是何时结识的李左相?”

    听他如此问,宋锦元心头一怔,怎么连梅掌院也问起了他和李左相的关系?可他和李左相,根本就没有关系。

    “不瞒您说,我和李左相,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根本都没见过他。”宋锦元回道,心中疑惑满满。

    那日徐晏特意等他,只为告诉他不要与李左相走的太近,而今,就连梅掌院都如此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他这话,梅思翰也皱起了眉:“那这就怪了,你既然不认得李左相,他为何郑重其事地向圣上举荐了你?”

    宋锦元万分诧异,李左相举荐了他?他是不是举荐错了人?

    他和那位李左相,真的素昧相识。

    见他这副震惊的模样,梅思翰心中便明了了,他是真的和李左相没什么瓜葛。

    那李左相为何偏偏举荐了他?难不成,是偶然读到了他的文章,被他的才华给折服了?可那位左相大人,什么时候会做这种事了?

    梅思翰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叹息一声;“最近左相爱女失而复得,兴许也是因为心里开怀,这才做出此举。”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宋锦元一听这话,顿时想到了什么。

    他向梅思翰问道:“左相的女儿,是不是叫李妙言?”

    “你如何得知的?”梅思翰疑惑着问道。

    女子闺名,自然不好被外人知道了去。然而梅思翰向来人缘好,为官为人都中正,在朝中也极有威望,所以,李左相前年还托他为自己的女儿寻找如意郎君,他这才知道了左相的女儿原来闺名叫做李妙言。

    “我这次回京,就是与她一同回来的。”宋锦元回道,紧接着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那位姑娘姓李,没想到,她恰恰就是李左相的女儿。早知如此,他当时便不会与她同车,再雇辆车送她回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