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六百一十四章咱们让娘丢脸了
    宋锦元迷惘,接下来,他到底该如何?

    他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拼尽了全力,还是无法找到。

    难道,真的要放手?为了成全,为了爱?

    或许是吧,他这辈子,就像是为她而活的一样。只要是她开心的事,是她想做的事,他无所——

    不,他有所谓!他很有所谓!

    没有她,他感觉自己活不下去。

    宋锦元停住了脚步,心中顿时一片清明。

    好像就是在刹那之间,瞬息之间,他忽然就想明白了。他还不能放手,绝对不能。

    再想想豆花平日里都是怎么对他的,他心里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即便真的要放手,那也得是豆花让他放手,他再放手。

    他总是问自己,问别人,她喜欢不喜欢自己,要不要和他在一起,但他却从来都没有问过她。他该去问她的,别人都不能相信,只有她自己亲自说出口的,他才能相信。

    如此一想,宋锦元便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他该去问一问她,找个合适的时机,他一定要亲自去问她。

    次日,是大年三十。一大清早,赵氏和刘万田便带着孩子们回了刘家庄。上完了坟,再去老宅那边,与刘老爹和李氏一起吃顿午饭,下午再回去城里。

    刘万田带着良子和拴子出去了以后,赵氏便带着豆花和豆苗去给冷氏上坟。

    今年徐晏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每天都会来这里看看冷氏,还为她重新修葺了坟头。如此看上去,清净又气派。

    今年徐晏回来了,赵氏与很多话想要和冷氏说,便站在她的坟前,絮絮叨叨了许久。

    直到临近晌午的时候,她这才带着姐妹两个,直奔老宅而去。

    此时日头正好,冬日里天短,地里也没活儿,庄上人一天便只吃两顿饭,中午一顿省去了。今天又是大年三十,便是平日里不闲的人,此时也闲了下来。

    此时还不到该准备年夜饭的时候,于是,巷子口,屋山头,就成了庄上人的好去处。

    道路两边的太阳地里,或站或蹲,全都是袖着手闲聊的庄稼人。

    赵氏带着豆花和豆苗姐妹两个走过,他们的目光便追随了一路。

    数数日子,豆花一家也搬离了村子好些年了,如今,豆花和豆苗都长大了,也不再是小时候的模样。

    遇到原本相熟的人,赵氏便热络地与他们打招呼。

    “这是豆花和豆苗?”村妇望向那一对儿姐妹,脸上满是不敢置信,又向赵氏说道,“几天的孩子啊,竟然长这么大了,比你还高了。要不是和你在一块儿,我都不敢认了。”

    赵氏笑着与她寒暄,却又听她问起了这两个孩子的亲事。

    说起这个,赵氏脸面上顿时挂不住了。

    这姐妹两个, 没一个让她省心的,在亲事上,全都让她操碎了心。

    豆花还好说,到底还小,今夜吃了饺子才十六,亲事也不算着急。可豆苗都十八了,老姑娘了,亲事竟然还没个着落。

    赵氏实在是没脸再说下去,又应和了两声,匆匆地走了。奈何这一路上熟人太多,不是这个问就是那个问,她如何能招架的过来?

    赵氏心里不舒服,便往豆花和豆苗那边狠狠地剜了一眼,似是在威胁她们:再不嫁出去,就别再叫我娘!

    触及到她如此目光,豆花心里一颤,歪向了豆苗,与她悄声说道:“咱们让娘丢脸了。”

    豆苗耸耸肩,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这事儿,她能有什么办法?

    好不容易应付完了庄上的人,赵氏这才带着豆花和豆苗顺利去了老宅。这回,他们没料到的是,刘万方和沈氏竟然也在,以及他们家的三个儿子。

    见这场面,赵氏心里就猜疑了起来,人都到齐了,这是要做什么?

    刘老爹依然蹲在堂屋门旁,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见她们娘三个过来了,便在脚边的空地上磕了磕烟锅子,与赵氏说道:“回来了?去帮你娘做饭吧。”

    赵氏也没回绝,答应了一声,便进了灶房。

    灶房里,李氏和沈氏都在。

    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最好的就是菘菜炒猪肉。这一刀猪肉,还是月初的时候,刘万田送来的。刘老爹一直给挂在南屋檐下面,没舍得吃,就打算今天拿出来做了吃。

    赵氏也不是空着手来的,还带着别的东西,有鸡有鱼有肉,当即便拿了出来,交给了李氏。

    李氏依然是一副阴阳怪气的样子,也不和她多说话。好在赵氏早就习惯了,也不和她计较。

    倒是沈氏,时不时地往赵氏那边瞅两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赵氏喊了豆花和豆苗一声,让她们帮忙去洗菜。却不料,两人还没过来,就被沈氏给抢了先。

    她赶忙从赵氏的手中接过瓷盆,脸上挂着讨好的笑意:“我来,我来洗。”

    赵氏没搭理她,不过既然她要洗,那就让她去洗好了。天那么冷,水也冷,她还不舍得让两个孩子受冻。

    沈氏端着盆子到了井边,打了水,开始洗菜。

    豆花和豆苗站在不远处看着,心里全都在暗暗想着,几年不见,她这是改了性子了?不再好吃懒做了?

    这几年下来,沈氏倒是老了不少,脸上也干干瘪瘪的,皱纹一层又一层,看上去得比赵氏老了十岁。想必,这几年下来,她肯定没少吃苦头。

    但豆花和豆苗才不会管她的事,当初她是如何做的?如何害的大姐差点儿丢掉了性命,这事儿,他们家谁都没忘。

    沈氏洗好了菜,端着盆子,离开了井边,又进了灶房,把菜交给了赵氏。

    赵氏仍然不和她说话,接过了菜盆,便开始生火炒菜。

    灶房里有赵氏在忙活着,沈氏左瞅瞅右看看,也没有自己能帮的上忙的地方。况且,赵氏又是一副不想搭理她的样子。于是,她索性便走了出去。

    豆花和豆苗姐妹两个,此时正站在院子里说笑。沈氏看见了她们,便向着那边走了过去。

    “豆苗。”她先喊了豆苗一声,脸上堆满了笑,“我听说,你的铺子都开了两个了,你可真厉害!”

    豆苗本不想搭理她的,但转瞬一想,又改变了主意:“我啊,也就一般般吧。不过还有个消息你不知道,我的第三个铺子,也快要开了。每个铺子都日进斗金,当初,谁能想到呢?你说是不是?”

    说着这话,豆苗故意抬起了手,理了理耳边的碎发,金灿灿的镯子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差点没晃瞎了沈氏的眼。

    沈氏见了,自然眼馋。这么大这么亮的一个镯子,肯定是纯金的吧?那得值多少钱?想她这一辈子,可怜巴巴的,别说赤金的首饰了,她连个银簪子都没有,一年到头,发上只挽着个草棍。

    这辈子要是也能有一个这么大的金镯子,她就算是死了,也能闭上眼了。

    沈氏在心中暗想了会儿,脸上又堆满了笑容,与豆苗说道:“我听说,你和那徐府的当家夫人关系挺好的。”

    豆苗转眼看向她:“你听谁说的?”

    “我听珍儿说的。”沈氏回道。

    “哦”,豆苗点点头,一副十足了然,却又不屑的模样,“我还当是谁呢,原来是她啊。”

    她那个女儿,她还好意思提?不满十三岁就使了手段,爬了少爷的床。混到如今,也才只是个通房丫头罢了。

    如果说刘珍儿的确是个有本事的,那就让徐昭娶了她做正头娘子啊。

    好在她早就和徐夫人说了,她们家与刘珍儿家早就断绝了关系,再无瓜葛。要不然,她每次去赴宴,站在一旁伺候着的那个卑微低贱的通房丫头竟然是她的堂妹, 这让她的脸往哪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