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六百零八章正念想着她
    豆花往隔壁流香阁看了一眼,见豆苗还在,便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回家吧。”她看向她,说道。

    “好,这就走。”豆苗一边说着, 一边放下了手中的活儿。

    次日晌午,豆花才要出门,忽然被赵氏拉住问了一句。

    “我问你,现在豆苗和杜大人,到底是个啥状况?”

    闻言,豆花轻笑:“娘,这事儿你得问豆苗去,我又不是她,我上哪知道?”

    赵氏蹙眉:“她要是能说的话,我还来问你?”

    说着这话,赵氏又叹了口气:“这两天又有人来说亲,说的人家也都不错,我还犹豫着, 要不要让豆苗去见见。”

    豆花笑着摇头:“娘,我劝你,还是别了,就算你给应下了,豆苗也不会去的。”

    赵氏没再说别的,只是又叹息一声。

    其实她心里也是这么觉的的,就算她给应下了,豆苗也不会去。既然那样的话,还不如不应。

    “娘,我先走了。”豆花又向她说了一声。

    赵氏挥了挥手,示意没事了。

    馃子铺子今天开门营业最后一天,等到下午打了烊,就放年假了。

    豆花去铺子里的时候,又往隔壁流香阁看了一眼,见豆苗似乎并不在铺子里。

    豆花心中狐疑,她此时不在,能去了哪里?

    豆苗去拜访昔日交好的人去了,此刻,正在徐府。

    她当初还在清水县的时候,便与徐夫人之间的关系最好,徐夫人也时常请她去府里品茶听戏。再到后来,她去了新安,一年回不来几次,两人再见一面,自然困难。

    徐府里,此时趁着过年,徐夫人又见到了豆苗,两人自然有很多话要说,徐夫人便留下了她,让她在府里吃了午饭再走。

    席间,徐夫人唯一的亲生儿子徐昭也在。

    几年没见,如今徐昭也长大了,乍一看上去,也是个翩翩少年郎的模样,不过,如果但凡稍微了解他一点儿,就能知道,他只不过是空长了一副好皮囊罢了。

    他整日不爱读书爱红粉,游戏花丛,不务正业。为此,徐老爷伤透了脑筋,倒是想要严加管教,奈何又有徐夫人和徐老太太宠着疼着,从中作梗,如何还能管教的起来?

    也是因为这样,徐昭越发肆无忌惮了起来。院子里的几个丫头,就没有几个是他没碰过的。其中,还有一个被收了房,成了名正言顺的通房丫头。

    这个丫头不是旁人, 恰恰就是刘珍儿。

    刘珍儿今年也十五岁了,过了年就十六。豆苗听说,她十三岁的时候,就使了手段爬了少爷的床,到今年七月里,这才刚刚被徐夫人做主,抬了通房丫头。

    被徐昭碰过的丫头不少,徐夫人之所以让她做这个通房丫头,一来是因为瞧着她的确很有几分姿色,徐昭也最是喜欢她。二来,她还有一个身份,便是豆苗的堂妹。

    即便豆苗当初和徐夫人说的很明白了,她和刘珍儿,早已再没了瓜葛, 但徐夫人总还是要顾念一二。如此,这才让她做了通房丫头。若是将来她能为徐家生下一男半女,那妥妥的就是姨娘。

    此时,徐夫人宴请豆苗,徐昭跟着过来凑热闹,但并不知道请的是她。

    他来这边,刘珍儿也一并跟着过来伺候。

    当她认出徐夫人款待的这个人竟然是豆苗的时候,脸面上的神情顿时阴郁了下来。

    要是早知道是她,她就不来露这个脸了。

    因着豆苗和徐夫人的关系,这些年,刘珍儿在徐府里得了不少照应。然而她非但不感激,还对豆苗十足怨怪了起来。

    她始终觉的,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全都是凭借自己的美貌和聪明才智得来的,与她有半点关系?再有,虽说刘珍儿也不怎么待见沈氏,但沈氏到底是她的亲娘,她娘恨谁,她自然对谁也不会有什么好看法。

    她现在还只是个通房丫头,连姨娘都算不上,但豆苗却是徐夫人要宴请的贵客。她这样的丫头,也只有站在一旁伺候的份儿。因此,刘珍儿心里便越发对豆苗怨怪了起来。

    豆苗也只是一开始看了她几眼,并没说什么,也没与她说话。自始至终,她就像是根本没看到她一样。

    在徐府吃完了饭,豆苗又与徐夫人说了会儿话,不多会儿,便告辞离开了。

    此时时候已经不早了,太阳眼瞅着就要落山了。

    豆苗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去了馃子铺子,要了两盒新做的点心。

    豆花此刻还在铺子里,她见豆苗要点心,也没问别的,直接让人给装了两盒,拿给了她。

    她这个时候要点心,豆花不用问,也能猜得出来,豆苗必然是要送去给杜大人的。

    豆苗惯爱在黄昏时分去县衙找杜润泽,因为在那个时候,恰恰是杜大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回到了后宅的时候。豆苗这个时候过去,他恰好有空。

    看着豆苗的身影走出了铺子,豆花微微一笑,心中暗想:不知道,她这回去见杜大人,又会说些什么?他们二人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进展?

    豆苗这次去找杜润泽,纯粹只是为了答谢他。

    那块地的事情,他确实为她帮了很大一个忙,也为她省下了不少钱。不管怎么说,她都应该十分感谢于他。

    于是,她便拿了两盒点心,走到了县衙门口。

    临近年关,县衙里也没多少事儿。衙役大多数都走了,只剩下三三两两的,还站在门口值夜。

    他们都认得豆苗,见她来了,什么都没问,只打了一声招呼,便直接让她进了去。

    豆苗仍然是在杜润泽的书房里找到了他。

    他仍然坐在书案前面看那一堆的公文,豆苗想不通,那些公文到底有多少?怎就好像他怎么看都看不完一样?

    豆苗站在门口,见他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身姿笔挺,腰背挺的笔直。

    他身上穿着一袭家常的竹青色夹棉长衫,白皙匀称的手指握着一支笔,一边看公文,一边用笔在上面圈圈点点。

    豆苗就这样站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并没有直接进去。

    好一会儿过后,认真看公文的杜润泽依然没有察觉到豆苗的到来。

    见他如此,豆苗这回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轻咳了一声,故意发出一点声响。

    这次,杜润泽察觉到了,猛地抬头一看,见此时站在门口的,竟然是她。

    她身上穿着雪色的袄裙,裙摆上绣着喜鹊报春的图案,一支珍珠步摇垂落在她的耳边,轻轻地摇曳。

    “还站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些进来!”杜润泽忽而说道,一贯波澜不惊的语气里面,此刻竟然带着些许恼意,些许急躁。

    他也不知怎么的,刚刚见她站在门口,站在风口里,身上还穿的那么单薄,连个斗篷都不披,他心里突然就焦急了起来。

    大冷天的,还穿的这么少,要是冻着了可怎么办?

    听到他这番话语,豆苗微微蹙眉,心里暗生狐疑:杜大人这是怎么了?她似乎也没做错什么事吧?他怎就突然责备起了她?

    但豆苗也没问,抬起脚步,向着他那边走了过去。

    她顺便关上了房门,挡住了外面的冷风,也挡住了橘黄色的夕阳。

    屋里暖和了,光线却也暗沉了下来。

    杜润泽才点亮了灯,就发现她已经走到了自己面前。

    他刚刚还在想着,如今都年底了,按理说她也该回来了。

    每年她回来,都会来这里见他。今年这都年底了,她怎的还不来?

    巧的是,他正如此念想着,她就来了。